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压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2.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B.毽子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毽子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具有惯性
D.由于惯性,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
3.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磁铁静止不动,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第3题图
A.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C.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D.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
4.下图是某同学所画的物体在四种情况下所受力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水平面上匀速前进的箱子在水平方向所受到的力
B.一对平衡力
C.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力
D.静止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到的力
5.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第5题图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第6题图
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第8题图
底面积不等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可能使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的方法是: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 )
第9题图
A.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B.相同高度的水和煤油(仍有剩余)
C.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D.以上都有可能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1.紧急情况逃生时,使用普通破窗锤产生的碎玻璃容易伤人。如图为一种新型破窗锤,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窗玻璃上,然后拉长弹性绳,人离玻璃较远后松手,破窗锤在弹力作用下瞬间击碎窗玻璃而不会伤到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盘能吸附在窗玻璃上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若吸盘面积太小,则拉长弹性绳时容易脱落
C.锤头前端做得比较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D.手不断向左拉动新型破窗锤的过程中,人的拉力要不断变大
第11题图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丁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p丁<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丁<p丙
C.p甲>p乙>p丙>p丁 D.p丁<p甲<p乙=p丙
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分别倒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液体均未溢出)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13题图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 )
第14题图
玉米棒漂浮在盐水里,如图所示,现将容器缓慢地倾斜起来,关于水对底部A处的压强及玉米棒浸入盐水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A处的压强增大,玉米棒浸入体积减小
B.A处的压强不变,玉米棒浸入体积不变
C.A处的压强增大,玉米棒浸入体积不变
D.A处的压强不变,玉米棒浸入体积增大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0分)
16.细心的小玲同学发现,较重的衣服挂在图中甲衣架上时更不容易变形,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甲衣架能增大与衣服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小了对衣服的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图
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7题图
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观察分析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s。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___________车运动得最快。(填“甲”、“乙”或“丙”)
19.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第19题图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与水平线的夹角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
(2)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的方向,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其中F代表推力,f代表摩擦力。
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推力F由0逐渐开始增大为F0,然后一直保持不变。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____________________fA;②FB____________________fB,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静摩擦。
第20题图
21.2016年的网红非“共享单车”莫属,共享单车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骑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其相关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第21题图
车架材料
铝合金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共享单车的车轮制成凹凸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2)质量为50kg的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___。(g取10N/kg)
(3)若李明10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李明骑行此路段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单车的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不断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22题图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第23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小萌发现家中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用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吸盘挂炊具,于是她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重物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她有如下猜想:
第24题图
①与塑料吸盘圆形盘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②与竖直墙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小萌用直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吸盘式挂钩紧压在________________墙面(填“相同”或“不同”),分别向挂钩上挂钩码,直至吸盘脱落,如图乙所示是吸盘刚好脱落时所挂钩码的情况,由此可判断猜想①是________________的。
(2)(2分)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2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第25题图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________________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________________,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________(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26题3分,27、28、29题每题7分,共24分)
26.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拍摄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以保存证据,还原真相。在一次A、B两车追尾相撞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突然发现B车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后却又放缓车速,即恶意别车。A车避让不及,追尾相撞,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第26题图
(1)如何理解“道路前方的车子纷纷‘倒退’”?
(2)为什么恶意别车容易造成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
27.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时尚的电动独轮车,让您享受穿梭于闹市的轻松与快乐,电动独轮车代替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是时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1所示,该独轮车的质量为10kg,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0cm2。(g取10N/kg)
第27题图
(1)该电动独轮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问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
第28题图
(1)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物块M对地面压强。
(2)小物块P的质量。
(3)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29.如图,水平地面上的一个足够深且质量为0.5千克的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8S。(g取10N/kg)
(1)求圆柱形木块的体积V木。
(2)在容器中加入水,当水深为0.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继续往容器中加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第29题图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压强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B 7.D 8.B 9.C
10.C 11.C 12.A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6.受力面积 压强
17.500 不变
18.(1)20 (2)乙
19.(1)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铅垂线
20.= > <
21.(1)粗糙程度 (2)7.5×105Pa (3)10m/s 12N
22.等于 大于 小于
23.14.2
三、实验探究题
24.(1)不同 相同 正确 (2)可以将相同的塑料吸盘分别挂在光滑墙面和粗糙墙面上,而且挂相同的钩码,观察吸盘脱落情况。 若其中一个吸盘先脱落,则说明猜想正确;若吸盘同时脱落,则说明猜想错误。
25.(1)①到达MN ②MN(合理都正确) (2)b 相同时间内,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四、解答题
26.(1)以A车行车记录仪为参照物,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说明前方车辆速度较小。 (2)前方车辆突然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方,然后却放缓速度,使得A车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来不及躲闪,造成追尾事故。
27.(1)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km。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1×104Pa。
28.(1)1200Pa (2)2kg (3)1.4J
29.(1)木块的体积 V木===2.8×10-3m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1m=100Pa
(3)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F浮=G木,ρ水gV排=G木,V排===2.1×10-3m3。又因为 V排∶V水=S木∶S水,V水=×2.1×10-3m3=3.5×10-3m3,m水=ρ水V水=1.0×103kg/m3×3.5×10-3m3=3.5kg,G水=m水g=3.5kg×10N/kg=35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G木=5N+35N+21N=61N
课件44张PPT。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压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
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
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
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C2.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B.毽子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毽子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具有惯性
D.由于惯性,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C3.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磁铁静止不动,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C.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D.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C第3题图4.下图是某同学所画的物体在四种情况下所受力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平面上匀速前进的箱子在水平方向所受到的力
B.一对平衡力
C.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力
D.静止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到的力B第4题图5.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
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
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
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
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
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第5题图B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B第6题图7.“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
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
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
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D第7题图8.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
B第8题图9.底面积不等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可能使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的方法是: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 ( )
A.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B.相同高度的水和煤油(仍有剩余)
C.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D.以上都有可能C第9题图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第10题图C11.紧急情况逃生时,使用普通破窗锤产生的碎玻璃容易伤人。如图为一种新型破窗锤,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窗玻璃上,然后拉长弹性绳,人离玻璃较远后松手,破窗锤在弹力作用下瞬间击碎窗玻璃而不会伤到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吸盘能吸附在窗玻璃上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若吸盘面积太小,则拉长弹性绳时容易脱落
C.锤头前端做得比较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D.手不断向左拉动新型破窗锤的过程中,人的拉力要不断变大第11题图C★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丁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AA.p丁<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丁<p丙
C.p甲>p乙>p丙>p丁
D.p丁<p甲<p乙=p丙【解析】根据压强的表达式:p=F/S写出各个压强的表达式,然后逐个进行比较即可。设圆柱体的重力是G,底面的横截面积是S,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强:p甲=F/S=G/S,同理,乙对地面的压强:
。丙的重力大于1/2G小于G,横截面积与
乙相等,所以: 。丁的重力大于1/2G小于G,
横截面积与甲相等,所以:p丁<G/S,比较各个压强的表达式可知:p丁<p甲=p乙<p丙,故选A。13.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分别倒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液体均未溢出)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B第13题图14.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 ( )A第14题图★15.玉米棒漂浮在盐水里,如图所示,现将容器
缓慢地倾斜起来,关于水对底部A处的压强及玉米棒
浸入盐水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的压强增大,玉米棒浸入体积减小
B.A处的压强不变,玉米棒浸入体积不变
C.A处的压强增大,玉米棒浸入体积不变
D.A处的压强不变,玉米棒浸入体积增大第15题图C【解析】图中将容器缓慢地倾斜起来,A点处水的深度变大,故A点压强变大,玉米棒原来漂浮在水中,倾斜后玉米棒仍漂浮在水中,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故浮力大小不变则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玉米棒浸入体积不变,故选C。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3分)
16.细心的小玲同学发现,较重的衣服挂在图中甲衣挂上时更不容易变形,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甲衣挂能增大与衣服的 ,从而减小了对衣服的
________。第16题图受力面积压强17.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第17题图500不变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第18题图(1)观察分析丙车图
像可知,丙车做匀速
直线运动的时间为____s。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车运动得最快。(填“甲”、“乙”或“丙”)20乙19.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与水平线的夹角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
(2)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的方向,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第19题图不变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铅垂线★20.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其中F代表推力,f代表摩擦力。
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推力F由0逐渐开始增大为F0,然后一直保持不变。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____fA;②FB____fB,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____最大静摩擦。第20题图=><【解析】①图像中A点,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此时的推力与此时的静摩擦力平衡,则FA=fA;由图可知,静摩擦力逐渐增大,物体在该过程中始终静止,故推力也逐渐增大,推力最终增大到与fmax相等。②当静摩擦力增大为最大静摩擦力时,最大静摩擦力会突变为滑动摩擦力,此时有fB<fmax;而推力并不会减小,正是由于推力FB=fmax>fB,使得物体运动起来。21.2016年的网红非“共享单车”莫属,共享单车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骑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其相关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1)共享单车的车轮制成凹凸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第21题图粗糙程度(2)质量为50kg的李明骑行时共享单车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g取10N/kg)
(3)若李明10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李明骑行此路段时的速度为________和对单车的动力为________。7.5×105Pa10m/s12N22.(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不断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2题图等于大于小于★2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 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第23题图14.2【解析】第二次测试和第一次测试时间间隔t=1.12s-0.16s=0.96s,都以超声波到达汽车时为准,此时间内汽车行走了13.6m,汽车行走速度v=13.6m/0.96s=14.2m/s。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①与塑料吸盘圆形盘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②与竖直墙面的光滑程度有关。★24.小萌发现家中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用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吸盘挂炊具,于是她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重物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她有如下猜想:第24题图(1)为了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小萌用直径大小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吸盘式挂钩紧压在______墙面(填“相同”或“不同”),分别向挂钩上挂钩码,直至吸盘脱落,如图乙所示是吸盘刚好脱落时所挂钩码的情况,由此可判断猜想①是________的。
(2)(2分)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不同相同正确 若其中一个吸盘先脱落,则说明猜想正确;
若吸盘同时脱落,则说明猜想错误。 可以将相同的塑料吸盘分别挂在光滑墙
面和粗糙墙面上,而且挂相同的钩码,观察吸盘脱落
情况。【解析】(1)要想验证①与塑料吸盘圆形盘面的面积大小有关这一结论,小萌用直径大小不同的吸盘式挂钩紧压在相同的墙面上,由图乙可知猜想①是正确的;(2)实验做法:将相同的塑料吸盘分别挂在光滑墙面和粗糙墙面上,而且挂相同的钩码,观察吸盘脱落情况;判断方法:若其中一个吸盘先脱落,则说明猜想正确;若吸盘同时脱落,则说明猜想错误。2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第26题图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
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
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__________
________,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
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
止释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
行的距离x1和x2。到达MNMN(合理都正确)(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___(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b相同时间内,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第26题图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27.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拍摄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以保存证据,还原真相。在一次A、B两车追尾相撞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突然发现B车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后却又放缓车速,即恶意别车。A车避让不及,追尾相撞,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道路前方的车子纷纷‘倒退’”?
(2)为什么恶意别车容易造成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答案】(1)以A车行车记录仪为参照物,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说明前方车辆速度较小。
(2)前方车辆突然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方,然后却放缓速度,使得A车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来不及躲闪,造成追尾事故。第27题图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27.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时尚的电动独轮车,让您享受穿梭于闹市的轻松与快乐,电动独轮车代替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是时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1所示,该独轮车的质量为10kg,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0cm2。(g取10N/kg)(1)该电动独轮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问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km(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
压强是1×104Pa。★28.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1)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物块M对地面压强。
(2)小物块P的质量。
(3)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答案】(1)1200Pa (2)2kg (3)1.4J
【解析】(1)物块M的重力:G=mg=2kg×10N/kg=20N,物块M对地面压强:p=F/S= =1200Pa;(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
=20N,GP=F1=20N,mP=
=2kg;(3)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
Lmax= =0.7m 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f=F=2N 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功:W=Fs=2N×0.7m=1.4J。2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且质量为0.5千克的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8S。(g取10N/kg)
(1)求圆柱形木块的体积V木。
(2)在容器中加入水,当水深
0.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继续往容器中加水,当木块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
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第29题图【答案】(1)木块的体积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01m
=100Pa(3)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F浮=G木,ρ水gV排=G木,
V排=
m水=ρ水V水=1.0×103kg/m3×3.5×10-3m3=3.5kg,
G水=m水g=3.5kg×10N/kg=35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容+G水+G木=5N+35N+21N=61N又因为 V排∶V水=S木∶S水,×2.1×10-3m3=3.5×10-3m3,V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