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共6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8 11: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南海蒙古高原安东安西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柳公权《玄密塔碑》1.农业一.经济的繁荣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耕地达6.6亿亩
育秧移植栽培
兴修水利46处
亩曲辕犁直犁与曲辕犁有什么不同?曲辕犁进步在什么地方?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回转省力;二是加装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适于精耕细作;三是改进了犁壁,能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基本定型。
灵活、轻巧、高效 唐代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昼,夜不停。筒车一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茶神—陆羽2.手工业(重点:丝织业、陶瓷业) 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蜀锦花鸟纹锦 有位阿拉伯商人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穿了五件丝绸衣服。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秘色瓷是中国最早的一种专为皇家烧制的瓷器,与一般的越窑青瓷不同,烧制数量极少又不在民间流传,后世一千多年世人都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物“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秘色越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唐朝手工业分布3.商业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一、隋的统一一、经济的繁荣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规划整齐
市坊分开坊(居民住宅区)
市(繁华商业区)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这些外国的客商以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中国官僚,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
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许多西域姑娘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则时有少年光顾。
故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扬一益二)。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南诏彝族
白族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天可汗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体现怎样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资治通鉴》以前 贵中华,轻视夷狄
唐朝 一视同仁一、唐朝的民族政策政策:“偃革兴文,布德施惠”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唐)柳宗元: 1.民族交融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唐朝处理民族关系都有哪些措施?
①册封;②战争;③设立行政机构;④和亲;
⑤会盟。
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青藏
高原吐 蕃藏族游牧、农耕生活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
松赞干布
统一青藏高原。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统一2.唐蕃和亲 吐蕃的松赞干布决定迁都逻些,因为那里形势险要,原野秀美。布达拉山居高临下,雄峙高原,就在布达拉山修筑王宫,即碉堡式的布达拉宫。迁都后真正据有了西藏高原的心脏地区,接着统一各部,改革发展,建立起吐蕃王朝。(2)唐蕃和亲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王室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太宗为了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长安逻些黄河长江日月山唐吐蕃西安拉萨海青海柏文成公主入吐蕃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帮她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如、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可以带去内地的优良品种(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
2.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jǐ yǔ]蚕种,派遣掌握各种技能的的工匠。2.唐蕃和亲 唐番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文成公主为什么会受到吐蕃及后来藏族人民的喜欢?(作用)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3)唐蕃友好关系的新发展: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玄宗时唐蕃“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风气:
比较开放、充满活力;昂扬进去、积极向上;兼容并蓄。表现:1、妇女受到诗书、音乐等教育
2、爱好运动(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
3、习俗受少数民族影响;
4、尚武盛行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仕女唐代风气开放,妇女社会地位较高。《弈棋仕女图》霓裳羽衣舞大唐舞技 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虢国夫人游春图》唐朝长安人流行穿胡服吃胡食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馕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梦回唐朝:领略博大宏放 你在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什么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体现了:
展示了:
激荡着: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精神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开放的政策,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1.光耀千古的诗坛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李白诗集》书影李白像诗仙—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最经典的诗句(摘录)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狂傲不羁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脍炙人口的忧愁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豪气的句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浪漫深情的诗句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诗圣—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讽谕诗,而其闲适抒情之作,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秦中吟》《新乐府》。
白居易白居易像直白如话,
通俗易懂。
讽喻社会,
同情人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八年十二月,五日纷纷雪。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书法、绘画、音乐、歌石窟和雕刻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筋柳骨2.书法、绘画、音乐、歌石窟和雕刻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唐朝: 阎立本<<历代帝王像>>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吴道子“画圣”吴带当风2.书法、绘画、音乐、歌石窟和雕刻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隋唐的音乐、舞蹈的特点:吸收外来乐舞,多姿多彩。主要作品《秦王破乐阵》《霓裳羽衣舞》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座洞窟,塑造了大量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的壁画,现存壁画50000多平方米,各种彩塑3000多身,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洞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和雕塑敦煌莫高窟内的塑像课堂小结D1.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犁③翻车④筒车(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
巩固练习D3.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B.家中摆设唐三彩
C.丝织品品种单一 D.长安城人来人往
4.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吗(  )
①唐三彩 ②青瓷  ③白瓷 ④青花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C5.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6.右图是唐三彩骑驼载乐舞俑,驼背
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
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
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
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CD7.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字(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8.(2016?大同期末)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BB9.“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武则天 D.金城公主
10.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对修复长城一事置之一笑的理由应该是(  )
A.唐初北方无边患
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BD11.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12.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BB13.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的精神风貌是(  )
A.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B.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4.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B A 15.“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所说的“天可汗”是指(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
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⑤王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ADA17.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18.王明特别喜欢历史,他想通过唐诗来研究唐朝由盛而衰的这段历史,请你给他推荐一个最佳人选( )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商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