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C.解放军进驻北京 D.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3.“……我们只能以纪念的方式,来纪念五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比如鸭绿江上的钢铁大桥,可以用来纪念……”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越南战争 D.朝鲜内战
4.
右图反映的是1949—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 649
135
38.3
16 392
1957年
13 000
535
50.5
19 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7.“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8.下面是某同学围绕“文化大革命”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9.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10.阅读下表,判断小明同学比较两次会议的角度是( )
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A.历史影响 B.会议目的
C.会议时间 D.会议地点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8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12.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13.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4.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5.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制度是( )
A.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设置民族自治区 D.开发民族经济
16.“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Mucau”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被火烧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自分开后首次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说明( )
A.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比较活跃
C.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完成
18.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
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19.
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20.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小学教育
C.基础教育 D.中等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
快马加鞭,不到十五年,就要超过英国
(2)根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1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4分)
22.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2分)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4分)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4分)
【一位老人的智慧】
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请问是哪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2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 642亿元
第15名
1990年
18 668亿元
第10名
2000年
99 215亿元
第6名
2010年
362 181亿元
第2名
(5)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经济:1952年底,① 的基本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② 个五年计划。③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分)?
(2)政治:1954年制定的《④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⑤ 。(2分)?
(3)外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首次提出的⑥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⑦ ”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4)国防:经过两弹元勋⑧ 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⑨ 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⑩ 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3分)?
(5)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2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4分)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图2 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图2能获取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6分)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
1.B ①处应填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处应填胜利曙光,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③处应填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④处应填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2.D
3.B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鸭绿江”,可以判断出“那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4.A 根据图中的数据,1949—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家采取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土地改革。
5.C C项说法错误,“一五”计划只是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并不能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6.A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7.B
8.D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没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9.B 焦裕禄、王进喜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故选B项。
10.A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是对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影响的比较。
11.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A、B、D三项的说法与本题不符,都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均可排除。
12.B 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在农村政策的变化,农村由实行人民公社转变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国家、集体所有,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可排除。故选B项。
13.D 观察图表,可知从1992年开始江苏省的GDP快速增长,这是由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B、C三项都是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14.B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正是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才有了中美贸易的变化,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两国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信息不符,均可排除。
15.B 16.C
17.A 《富春山居图》的历史性合璧,说明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18.A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发行了五花八门的票证,凭票供应。故选A项。
19.D 根据图片可知,这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被称为“东方魔稻”。
20.C
二、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 (1)措施:实行“一五”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或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2)问题:出现“大跃进”运动。影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完成了工作重心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推动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答出两点即可)
(4)要从国情出发选择工业化道路;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或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22.参考答案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如深圳经济特区(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作用:能加强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等。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意思相近即可)
23.参考答案 (1)土地改革;一;19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4)邓稼先;原子弹;(战略)导弹部队。
(5)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自强不息。
24.参考答案 (1)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②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
(3)原因: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4)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