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2017)下册: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单元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2017)下册: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单元测评(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8 15: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
A.朱德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5.右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  )
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
B.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签订仪式
C.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D.西藏僧、民欢迎解放军进驻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稳定物价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三大改造”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观察右面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1949—1952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10.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曾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根据右图所展示的场景,此照片最适合陈列在(  )
A.抗日战争纪念馆 B.渡江战役纪念馆
C.平津战役纪念馆 D.抗美援朝纪念馆
11.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  )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2.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②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了由亚非29个国家参加的一次盛会,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重庆谈判
14.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6.右面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7.右图是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请问这套邮票是哪一年发行的(  )
A.1982年 B.1999年
C.2004年 D.2006年
18.1955年9—10月,毛泽东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19.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抗美援朝 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4分)
材料二 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一的经济状况?(4分)
材料三 下面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6分)
22.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4分)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4分)
23.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新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完成: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6分)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6分)
(3)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第一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C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故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2.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刘少奇为副主席,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际意义在于:打击了帝国主义,极大地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4.D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再联系图片可看出,图片的建筑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正缓缓通过这里。A项说法错误;B、D两项在图片中没有体现。
6.D
7.A 从题干中的时间“1949—1952年”分析,粮食人均产量提高和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关。
8.D 题干没有反映土地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信息,①不符合题意;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9.C 这首歌曲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这首战歌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0.D 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图片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的场景。
11.C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A项错误;在国际法实践中,承认标准主要依循有效统治原则,也就是说“一个政府事实上控制了这个国家,并受到大部分居民习惯上服从并有长久存在的合理希望,可以说代表这个国家,因而有权被承认”,由题干中“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的信息可知,中共中央主张废除过去屈辱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与“另起炉灶”的含义相符,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
12.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但不是唯一原则,排除含④的选项。
13.B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重庆谈判的时间是1945年,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
15.A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6.B 示意图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源建设、军工项目、机械工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化工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占98%,这表明当时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17.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是在1954年,邮票是为纪念本次会议举行50周年而发行的,故1954+50=2004,正确答案为C项。
18.B
19.B 从图片的内容分析,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D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二、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 (1)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2.参考答案 (1)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周恩来同志的外交风采等。(言之成理即可)
23.参考答案 (1)①和平解放西藏,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④稳定全国物价。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新中国的成立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基础;党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