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自己开课课件)(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文档属性

名称 升华与凝华(自己开课课件)(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9-17 09:57:00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升华和凝华
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
今天是周末,天气很热,我要亲自做雪糕。先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过了一会儿,我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怎么发现雪糕盒外面有许多小水珠呢?此时讨厌的电话铃响了,我只好放下雪糕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雪糕变成了液体,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直接?
物态变化
物质是否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
可以或者不可以
探究碘的物态变化
1、实验前,在烧杯里你观察到 什么 ?
猜想把碘加热会 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
3、停止加热,在烧杯壁和表面皿底部看到了什么现象?烧杯底部有无液态碘?
4、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5、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实验探究记录
升华吸热
物质可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
固态碘
无液态碘
紫色的烟
熔化
第3节 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樟脑精由大变小,直至消失
升华现象
刚取出的冰棍,外面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
凝华现象
固态吸热直接变成气态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每到隆冬时节,北国江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垂柳苍松凝霜挂雪,戴玉披银,晶莹剔透,仰望松树枝头,宛如玉菊怒放,雪莲盛开,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观赏雾凇,最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雾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当你身临其境,站在冰雪之中,领略那神奇的雾凇,如玉的白雪,当你张开双臂迎接那徐徐飘落的雪花,你才能领悟到所有的语言描述,文豪、诗人的赞叹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雾凇,人们通常叫它“树挂”,是雾和水汽遇冷凝固和凝华而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升华现象

凝华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美丽的雪景

凝华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走进中药房会闻到中药气味
冬天,北方玻璃窗上的冰花?
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后,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灯丝在高温下工作时升华成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壁凝华而成。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
凝华(放热)
升华(吸 热)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自然现象吗?

雪(冰)




云(雾)的形成
水汽进入大气后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多余的水汽就变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直接变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形成了云。(雾和云都是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
液化、凝华
雨(雪)的形成 当云越积越多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云中的小冰晶变成水滴,与云中原有的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就成了雨。 当高空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变成了雪。
液化
凝固、凝华
霜的形成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温度在0°C以下的夜间,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多余的水蒸气遇冷在物体表面上直接形成冰晶,这就是霜。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变成水汽,二是变成水。
凝华
露的形成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路边的草、树叶上经常可以看到露珠,露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多余的水蒸气在植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消失了。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液化

雪(冰)




(液化、凝华)
(液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凝固凝华 )
热带雨
水蒸汽上升
在高空,水蒸汽凝结成小水珠
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云
当小水珠变大就下雨了


升华
凝华
直接
人们常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
(吸热)
(放热)
干冰升华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因为二氧化碳在平常是气态的,把它变成固态后,它的温度非常低,也就是所说的干冰了。将他打到高空中,它为了迅速升华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因此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落到地下,形成雨
装弹
准备发射
发射
飞机播洒干冰降雨
上图是“干冰胡须”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将 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 78. 5℃,你能解释干冰在空气中长出胡须的现象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干冰冰冷的表面凝华而形成的
三、干冰的作用 :1、致冷;
2、人工降雨
一(2)
一、升华与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升华
2、凝华
二、云、雾、雪、露、霜、雨
(吸热过程)
(放热过程)






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凝华
第3节 升华与凝华
凝固
变大
习题
1、严冬的夜里,小华将洗净的衣服和被单晾在阳台外面,第二天清晨发现湿衣服和被单都冻得发硬了。这主要是衣服和被单上的水—————的缘故。小华把衣服收进房间用火烘烤,冻得发硬的衣服逐渐回复成柔软的湿衣服,这主要是吸收热以后————— 的缘故。湿衣服继续烘烤着,它逐渐变干,这是湿衣服里的水被——————的缘故。过了几天,小华发现晾在外面冻得发硬的被单尽管没有太阳晒,也慢慢变干,这是凝固的冰发生————————的缘故
凝固
熔化
蒸发
升华
习题
2、舞台上要表现云雾缭绕的效果是用“干冰”作道具,打开盛放“干冰”的容器,容器周围即产生大量“白雾”,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吗?
打开盛有“干冰”的容器后, “干冰”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而升华,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很多小水滴形成了雾。
习题
3、炎热夏天,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洒水车洒湿路面,这时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
A 洒水车经过暴晒,热能增加,湿度增加
B 洒水后空气湿度增加,人身上汗水较难蒸发
C 地面上水反射了太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热量
D 水蒸发时,地面温度升高,把热带到了人身上
B
习题
1、“神舟四号”发射时,“长征”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及其底座将要被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架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水汽化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