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养蚕
1. 我们来养蚕
板书设计:
我们来养蚕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如果桑叶上有水,用纸巾将水吸干。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教学反思:
没有新鲜的蚕卵,学生没有机会亲眼观察到蚕卵和蚁蚕,只能通过图片给学生讲解。这一课,我试着在电脑室给学生上课,让他们自己上网收集蚕卵和蚁蚕的资料,以及养蚕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找到后制作成ppt文件,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中。课后反思,如果能创建一个主题论坛让他们把找到的资料都发表在上面,内容应该更丰富,反馈也能更及时。另外学校电脑教室的上网速度太慢,带宽有限。
要在学生拿到蚕和桑叶之前讲清楚桑叶的保存、蚕的饲养环境(小盒换大盒)、疾病预防。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来养蚕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四、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效 果
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课件10张PPT。第二单元 养蚕 2.我们来养蚕(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蚁蚕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蚕这位新朋友养蚕的方法简介1.刚出生的蚁蚕宝宝最怕冷,要把温度保持在20几度左右,一般认为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温度。
2.蚕宝宝还需要较高的湿度,要经常往盒子里喷些水。
3.蚕最喜欢吃新鲜的桑叶。4.要保持蚕宝宝“家”的清洁卫生,每天打扫,及时清除蚕粪和病蚕。打扫完毕后,要洗净手再喂蚕,以免蚕宝宝生病。
5.为了让蚕吃饱,一般一条蚕要占据两条蚕的位置,随着蚕不断长大,要为它不断扩“座”。蚕座的疏密要适度。6. 蚕宝宝要经过四次眠后蜕皮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
7. 5龄蚕饷食后6~8天,便开始吐丝结茧,这时的蚕叫熟蚕,把熟蚕捉到簇上结茧叫上簇,即将成熟的蚕吃桑叶逐渐减少,由青白转为蜡黄色,排软粪,胸部透明,头部左右摆动。请同学们记好这些方法,争取养出健康的蚕宝宝。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