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后,我们可以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作出归纳总结.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⑴从定义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
⑵从角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2.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⑴当所证的两条线段位于两个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
⑵当所证的两条线段位于同一个三角形,通过等角对等边证明;
⑶寻找某条线段,证明所证的两条线段都与它相等.
善于发现、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是解几何题的一个常用技巧.常见的构造方法有:平分线+平行线、平分线+垂线、中线+垂线.如图所示:
例题与求解
【例1】(2017内江)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
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进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互余的性质得出∠B=∠BDE,即可得出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证明:∵DE∥AC,
∴∠1=∠3,
∵AD平分∠BAC,
∴∠1=∠2,
∴∠2=∠3,
∵AD⊥BD,
∴∠2+∠B=90°,∠3+∠BDE=90°,
∴∠B=∠BDE,
∴△BDE是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在△ABC中,BC=5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 cm.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分别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求得△DBP和△ECP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D=PD,CE=PE,那么△PDE的周长就转化为BC边的长,即为5cm.
【解答】解:∵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
∴∠ABP=∠PBD,∠ACP=∠PCE,
∵PD∥AB,PE∥AC,
∴∠ABP=∠BPD,∠ACP=∠CPE,
∴∠PBD=∠BPD,∠PCE=∠CPE,
∴BD=PD,CE=PE,
∴△PDE的周长=PD+DE+PE=BD+DE+EC=BC=5cm.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本题的关键是将△PDE的周长就转化为BC边的长.
【例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试判断△BDE的形状.21·世纪*教育网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ACB=60°,BD是AC边上的中线,则∠DBC=30°,再由题中条件求出∠E=30°,即可判断△BDE的形状.
【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AD=CD,
∴∠DBC=∠ABC=30°,
∵CE=CD,
∴∠CDE=∠E,
∵∠ACB=∠CDE+∠E,
∴∠E=30°,
∴∠DBE=∠E,
∴BD=DE,
∴△BDE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结合求解.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E=3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4】(2017浙江衢州)问题背景
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DAE=∠ABF=∠BCG=∠CDH,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易得△DAE≌△ABF≌△BCG≌△CDH,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21*cnjy*com
类比探究
如图2,在正△ABC的内部,作∠BAD=∠CBE=∠ACF,AD,BE,CF两两相交于D,E,F三点(D,E,F三点不重合)
(1)△ABD,△BCE,△CAF是否全等?如果是,请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2)△DEF是否为正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进一步探究发现,△ABD的三边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设BD=a,AD=b,AB=c,请探索a,b,c满足的等量关系.2-1-c-n-j-y
【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B=∠ABC=∠BCA=60°,AB=BC,证出∠ABD=∠BCE,由ASA证明△ABD≌△BCE即可;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BEC=∠CFA,证出∠FDE=∠DEF=∠EFD,即可得出结论;
(3)作AG⊥BD于G,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G=60°,在Rt△ADG中,DG=b,AG=b,在Rt△ABG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BD≌△BCE≌△CAF;理由如下:
∵△ABC是正三角形,
∴∠CAB=∠ABC=∠BCA=60°,AB=BC,
∵∠ABD=∠ABC﹣∠2,∠BCE=∠ACB﹣∠3,∠2=∠3,
∴∠ABD=∠BCE,
在△ABD和△BCE中,,
∴△ABD≌△BCE(ASA);
(2)△DEF是正三角形;理由如下:
∵△ABD≌△BCE≌△CAF,
∴∠ADB=∠BEC=∠CFA,
∴∠FDE=∠DEF=∠EFD,
∴△DEF是正三角形;
(3)作AG⊥BD于G,如图所示:
∵△DEF是正三角形,
∴∠ADG=60°,
在Rt△ADG中,DG=b,AG=b,
在Rt△ABG中,c2=(a+b)2+(b)2,
∴c2=a2+ab+b2.
【例5】(2017浙江义乌)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 x=0或x=4﹣4或4<x<4 .
【考点】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先确定特殊位置时成立的x值,
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
②如图2,构建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OMC,和半径为4的⊙M,发现M在点D的位置时,满足条件;
③如图3,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种情况的画法:分别以M、N为圆心,以MN为半径画弧,与OB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P,再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通过画图发现,无论x取何值,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都存在一个,所以只要满足以MN为腰的三角形有两个即可.
【解答】解:分三种情况:
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
②如图2,以M为圆心,以4为半径画圆,当⊙M与OB相切时,设切点为C,⊙M与OA交于D,
∴MC⊥OB,
∵∠AOB=45°,
∴△M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C=OC=4,
∴OM=4,
当M与D重合时,即x=OM﹣DM=4﹣4时,同理可知:点P恰好有三个;
③如图3,取OM=4,以M为圆心,以OM为半径画圆,
则⊙M与OB除了O外只有一个交点,此时x=4,即以∠PMN为顶角,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有一个,以N圆心,以MN为半径画圆,与直线OB相离,说明此时以∠PNM为顶角,以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不存在,还有一个是以NM为底边的符合条件的点P;
点M沿OA运动,到M1时,发现⊙M1与直线OB有一个交点;
∴当4<x<4时,圆M在移动过程中,则会与OB除了O外有两个交点,满足点P恰好有三个;
综上所述,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x=0或x=4﹣4或4.
故答案为:x=0或x=4﹣4或4.
能力训练
1.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来源:21cnj*y.co*m】
2. 如图,△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BAC的平分线AF交CD于E,则△CEF必为(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如图,在△ABC中,AB=AC,∠ABD=∠ACD,AD的延长线交BC于E.
求证:AE⊥BC.
4. 已知:AD是等腰△ABC一边上的高,且∠DAB=60°,∠ABC= 度.
5. 已知: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点F是CD中点,连BF交AC于点E,∠ABE+∠CEB=180°,比较线段BD与CE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AC,∠ABD=60°,过D作ED⊥AD,交AC于点E,恰有DE平分∠BDC.试判断线段CD、BD与A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7. 如图,在正△ABC中,D、E分别是BC、AC上一点,AE=CD,AD与BE交于点F,AF=BF.求证:CF⊥BE.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 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
参考答案:
1.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15 度.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可知∠ACB=60°,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即可得出∠E的度数.
【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ACD=120°,
∵CG=CD,
∴∠CDG=30°,∠FDE=150°,
∵DF=DE,
∴∠E=15°.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互补两角和为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
2. 如图,△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BAC的平分线AF交CD于E,则△CEF必为( )2·1·c·n·j·y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1=∠2,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3=∠4,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5=∠4,然后求出∠3=∠5,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CE=CF,从而得解.
【解答】解:如图,∵AF是∠BAC的平分线,
∴∠1=∠2,
∵∠ACB=90°,CD是AB边上的高,
∴∠1+∠3=90°,
∠2+∠4=90°,
∴∠3=∠4,
∵∠5=∠4(对顶角相等),
∴∠3=∠5,
∴CE=CF,
∴△CEF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利用阿拉伯数字加弧线表示角更形象.www.21-cn-jy.com
3. 如图,在△ABC中,AB=AC,∠ABD=∠ACD,AD的延长线交BC于E.
求证:AE⊥BC.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首先证明∠DBC=∠DCB,可得DB=D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得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由AB=AC,得出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AD垂直平分BC,即AE⊥BC.
【解答】证明:∵AB=AC,
∴∠ABC=∠ACB,
∵∠ABD=∠ACD,
∴∠ABC﹣∠ABD=∠ACB﹣∠ACD,
即∠DBC=∠DCB,
∴DB=DC,
∴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AB=AC,
∴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AD垂直平分BC,
∴AE⊥BC.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难度适中.证明出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
4. 已知:AD是等腰△ABC一边上的高,且∠DAB=60°,∠ABC= 30或150 度.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于BC为腰,则点B可为顶角的顶点,也可为底角的顶点,高AD可在三角形内部也可在三角形外部,故应分三种情况分析计算.
【解答】解:由题意得,分三种情况:
(1)当点B为顶角的顶点时,且AD在三角形内部,∠ABC=90°﹣∠DAB=90°﹣60°=30°;
(2)当点B为顶角的顶点时,且AD在三角形外部,∠ABC=∠D+∠DAB=90°+∠60°=150°;
(3)当点C为顶角的顶点时,∠ABC=90°﹣∠DAB=90°﹣60°=30°,
当点A为顶角的顶点时,AD在三角形内部,∠ABC=﹣∠ADB﹣∠DAB=90°﹣60°=30°,
故答案为:30或15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www-2-1-cnjy-com
5. 已知: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点F是CD中点,连BF交AC于点E,∠ABE+∠CEB=180°,比较线段BD与CE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延长BF至点G,使FG=BF,连CG,证△GFC≌△BFD,∠CGF=∠FBD,CG=DB,求出∠CGF=∠CEG,推出CG=CE,即可得出答案.21*cnjy*com
【解答】结论:BD=CE
证明:延长BF至点G,使FG=BF,连CG,
∵F为CD中点,
∴CF=DF,
在△GFC和△BFD中
∴△GFC≌△BFD(SAS),
∴∠CGF=∠FBD,CG=DB,
又∵∠ABE+∠CEB=180°,∠CEG+∠CEB=180°,
∴∠CGF=∠CEG,
∴CG=CE,
∴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AC,∠ABD=60°,过D作ED⊥AD,交AC于点E,恰有DE平分∠BDC.试判断线段CD、BD与A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求出∠ADB=∠ADF,根据SAS证△ABD≌△FED,推出∠F=∠ABD=60°,AB=AF=AC,得出△ACF是等边三角形,推出AC=CF即可.
【解答】解:AC=BD+CD,
理由是:延长CD到F,使DF=BD,连接AF,
∵ED⊥AD,DE平分∠BDC,
∴∠ADB=90°﹣∠BDC,
∴∠ADF=180°﹣(90°﹣∠BDC)﹣∠BDC=90°﹣,
∴∠ADB=∠ADF,
在△ABD和△AFD中,,
∴△ABD≌△AFD(SAS),
∴∠F=∠ABD=60°,AB=AF,
∵AB=AC,
∴AF=AC,
∴△ACF是等边三角形,
∴AC=CF=CD+DF=BD+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7. 如图,在正△ABC中,D、E分别是BC、AC上一点,AE=CD,AD与BE交于点F,AF=BF.求证:CF⊥BE.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首先易得△ABE≌△CAD(SAS),得出∠1=∠6,BE=AD,∠AEB=∠ADC,然后取BF中点M,得到AF=BM,从而得出△AME≌△CFD(SAS),利用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8与∠1+∠2的关系以及∠BAE与∠1+∠2的关系,利用∠BAE=60°,可得∠8的度数以及∠3的读数,从而得到∠BFC的读数,最后可得CF⊥BE.21cnjy.com
【解答】证明:取BF中点M,连接AM.
在△ABE和△CAD中,∠EAB=∠DCA=60°,AB=CA,
,
∴△ABE≌△CAD(SAS)
∴∠1=∠6,BE=AD,∠AEB=∠ADC,
∵AF=BF,BM=BF,
∴AF=BM.
∵FD=AD﹣AF,ME=BE﹣BM,
∴FD=ME.
在△AME与△CFD中,
,
∴△AME≌△CFD(SAS),
∴∠7=∠MAE=∠5+∠6,∠3=∠4,
∵AF=MF,
∴∠8=∠3+∠5=2(∠1+∠2),
而∠BAE=∠2+∠5+∠6=∠2+∠3+∠6=∠2+(∠1+∠2)+∠1=2(∠1+∠2),
∴∠8=∠9=60°,∠3=∠1+∠2=∠BAE=30°,
又∵∠9=∠8=60°,∠4=∠3=30°,
∴∠BFC=∠9+∠4=90°,
∴CF⊥B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作出相关辅助线,利用角的关系进行解答.21教育网
8. 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21·cn·jy·com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等边△ABC中AD=BE=CF,证得△ADE≌△BEF≌△CFD即可得出△DEF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BE=CF,
∴AE=BF=CD,
又∵∠A=∠B=∠C=60°,
∴△ADE≌△BEF≌△CFD(SAS),
∴DF=ED=EF,
∴△DEF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全等三角形判定,根据已知得出△ADE≌△BEF≌△CFD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出处:21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