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实验记录单
班级: 姓名
活动一、
感受浮力的存在: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用手感觉
活动二、
1.在空气中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G物= 。
2.将物体缓缓浸入水中,不断观察弹簧秤读数,直到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拉= 。
F托= 。
活动三、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和物体排开水多少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
【设计试验】
仪器:
步骤.
【数据记录】
物块的重G物 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拉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物-- F拉 小水桶的重力G桶 物块排开的水和小水桶的总重力G桶+排水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
【结论】(共25张PPT)
重力
在水中静止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石块,铁块等)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呢?
1、在空气中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G物= 。
2、将物体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拉= 牛。
3、物体浸没在水下时,受到的浮力= 。
你能从本实验中得到测浮力的一种方法吗?怎样计算?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G
F拉
F浮
结论:
F浮+F拉=G
得:
F浮=G - F拉
3.求浮力F浮=G-F拉
如何用弹簧秤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F浮=G - F拉(适用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1.先在空气中测重力G
2.物体放入液体中看弹簧秤示数F拉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实例:
热气球、烟上升等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
探究学习: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提出问题:
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假设:
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若要定量的研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要测些什么?
溢水杯
弹簧秤
量筒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猜想】
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物;再测出小水桶的重力G桶.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测出小水桶和排出的水的重力G桶+排水;
(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
阿基米德原理
物块的重G物
(牛) 物块浸没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拉
(牛)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物- F拉
(牛) 小水桶的重G桶
(牛) 物块排开的水和小水桶的总重G桶+排水
(牛)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G排水(牛)
对公式的理解
F浮= ρ液g V排液
例:两只同样的铁球,一只浸没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为Fa,另一只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
浮力为Fb,则( )
A.Fa> Fb B.Fa= Fb
C.Fa< Fb D.不能比较
ρ 液是液体的密度,不是浸入的物体密度
A
问题1 :物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从接触到水直到刚好全部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为什么?
F浮= ρ液g V排液
问题2、当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后,再继续往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为什么?
F浮= ρ液g V排液
问题3: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它在水面部分的体积25cm3,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 它受到的浮力多大?(g=10牛/千克)
问题4:
将质量为3.9千克的钢球浸没在水中,钢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钢=7.8×103千克/米3)
1. 将一物体悬挂于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示数为18N,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N,则物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它受到水向上的浮力__________
10
10N(或不变)
2. 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D.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作用
B
3. 用手将一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D第五节 水的浮力(第1课时)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吴兴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
2、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部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气体也有浮力。
3、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水多少的关系,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学习从现象和实验中形成科学的概念,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3、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浮力的存在 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
1、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及原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秤、乒乓球,木块,水槽,水,盐水,铁块,铝块,矿泉水瓶等等。
四、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水有浮力
1、确认静止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浮力
〖演示1〗:把矿泉水瓶静止在手上。
思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是什么?(平衡力,F托=G)
〖演示2〗:静止漂浮在水中的矿泉水瓶
生思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是什么?(平衡力,F托=G)
师生小结: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
〖举例〗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浮力的存在?请举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浮力的情景。
2、确认静止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浮力
〖学生实验1〗将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将瓶释放后,瓶将怎么样?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演示:铁块要下沉,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3、探究:下沉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师: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水或者盐水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并作好记录。
生: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单并作交流。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思考:你能从本实验中得到测浮力的一种方法吗?怎样计算?
师: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
结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小结: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师: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1、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师: 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学生实验:P22图1-43,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学生归纳结论:
师: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图1-44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学生分析处理数据,交流实验报告,分析得出结论
F浮=G排水 【推广】F浮=G排液
师生共同小结: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学生描述)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对阿基米德定理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V排水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2、解决相关问题
四、谈谈今天的收获:
1、今天的实验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