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8 21:1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二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目标
1、知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相关知识。
3、掌握三大古典名著、汤显祖的《牡丹亭》。
重点:科技名著、古典名著。
难点: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布局。
天工
开物李时珍
(医药
学家)药物学徐光启水利农学手工业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一、科技名著1.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明长城
1、目的:
2、东起: 西至:
北京城
3、基础: 人物:
4、构成:
5、宫城:
6、紫禁城地位: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辽东嘉峪关元大都明成祖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十分坚固。辽东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北方贵族南扰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土筑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3.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北京城1.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1、雄伟的北京城a、修于——明成祖
b、基础——元大都
c、北京城(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宫
城皇 城
外 城三、小说和戏剧
《三国演义》
作者: 时期: 基础:
地位:
《水浒传》
作者: 时期:
《西游记》
作者: 时期:
特点:
明朝后期有名的戏曲家: 代表作:
戏剧表演成为哪类人群的重要文化活动:
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的史实施耐庵元末明初吴承恩明代中期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汤显祖牡丹亭城乡人三、小说和戏剧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东汉农民起义孙悟空1.明 朝 小 说 一 览 表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明清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代表作:四大名著2.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牡丹亭》剧照(1)情况: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的长期稳定。(3)表现:不少剧作家创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3.明代戏剧兴起的情况、原因、表现。《牡丹亭》剧照课堂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