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质量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2)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种属性。
三、教学器具
托盘天平 多媒体图片
四、教学过程:
问:桌子和椅子是由什么组成?(生:木头)
铁钉和铁锤是什么组成的?(生:铁)
小烧杯和大烧杯是由什么组成?(玻璃)
板书:
桌子 椅子 木头
铁钉 铁锤 铁
小烧杯 大烧杯 试管 玻璃
物体 物质
定义: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板书: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讲述: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也就越大。如桌子所含的木头比椅子多,那么我们就说桌子的质量比椅子大。同样的,铁锤所含的铁比铁钉多,那么我们就说(铁锤的质量比铁钉大;大烧杯所含的玻璃比小烧杯多,那么我们就说(大烧杯得质量比小烧杯大)。
实例:(1)看同学们自习的时候,有的同学打完草稿,顺手将稿纸揉成了团(边演示),那么大家思考,一张纸揉成了团,什么发生了变化?(生:形状)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含纸的多少有没有变?(生:没有)也就是……(生:质量没有变)。
(2)如果有的同学还会顺手把纸丢到地上,那么这时候,纸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位置)位置变了,那它所含纸的多少也就是质量有没有改变?(生:没有)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我们不能乱丢垃圾。
(3)刚才,老师倒了一杯热水,拿到教室之后,就变成了冷水。热水变成了冷水,是水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温度)那么温度变了,水的多少有没有变呢?(生:没有)也就是质量没有变化。
(4)夏天,有的同学和冷水还不过瘾,需要放到冰箱里冷冻。结果一不小心冻成了冰快,请问,水结成了冰快,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生:液态变成固态)那么状态变了,水的多少有没有变?(生:没有)也就是质量没有变化。
板书:物体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小结: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改变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物体的质量都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练习:课本P24 第2、3 题
讲述: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除了要对物体的长度、体积和温度进行测量,时常要需要对物体的质量进行测量。而测量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对物体的质量进行测量,首先必须确定质量的标准量。
介绍: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国际千克原器介绍:最初,4℃时,1000mL蒸馏水的质量为1千克;1878 年,用铂铱合金制成“国际千克原器”(圆柱体,高、直径都为39毫米)。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现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
板书: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
讲述: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千克, 较大的质量单位是吨,用“kg”表示; 较小的质量单位是克、毫克,分别用“g”和“mg”表示。
板书:质量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 t ) 1吨=1000千克
克(g)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讲述: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公斤”、“斤”“两”等名词。它们与我们科学中的单位是怎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归纳)
板书: 生活常用:公斤 斤 两
1 公斤=1千克 1斤=500克 1两=50克
体会:(1)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千克。
我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为200克
一只桔子的质量约为0.15千克
一只中等大小的胡柚的质量约为250克
一瓶矿泉水(596毫升)的质量约为600克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千克
一只成年的大象的重约为6吨(曹冲称象)
(引入质量与生活中的“体重”和“质量”的区别)
(2)课本P18的图1-44 ,体会一些不同数量级的物体的质量。
讲述: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年前,我国当时就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
今天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等)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出示托盘天平)对物体的质量进行测量。
板书: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介绍:(1)原理:依靠横梁平衡的原理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板书)(2)结构:托盘,横梁,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底座和砝码。(课本P21图1-45)
(3)操作:操作(P21):
a.放平
b.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c.调平(调节横梁螺母)
d.称量:左物右码;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e.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
f.记录
g.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思考:托盘天平的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可借鉴量筒、温度计等的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天平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
(4)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5)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
(6)读数时,右盘砝码+游码(游码读左边)。
(7)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五、板书设计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性质:改变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改变,物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3、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
4、质量的单位:
国际制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 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生活常用:公斤 斤 两
1 公斤=1千克 1斤=500克
1两=50克
二、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
1、原理:
2、结构:(课本P21图1-45)
3、操作(P21):
a.放平
b.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c.调平(调节横梁螺母)
d.称量:左物右码;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e.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
f.记录
g.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
(4)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5)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
(6)读数时,右盘砝码+游码(游码读左边)。
(7)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副板书:
桌子 椅子 木头
铁钉 铁锤 铁
小烧杯 大烧杯 试管 玻璃
物体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