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语文八下第五单元《苏幕遮》课件+教案(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语文八下第五单元《苏幕遮》课件+教案(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9 08:55:15

文档简介


苏 幕 遮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席慕蓉的诗《乡愁》引入。学生欣赏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浓重乡土情结的民族。旅居外地,就像没根的浮萍一样漂泊,缺少一种归属感。思乡,就成了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信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宋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乡愁的。(板书题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题解及作者:学生交流有关文学常识,多媒体展示,补充以下内容。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虽以富丽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诵读,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正音。
燎(liáo) 溽(rù) 侵(qīn) 窥(kuī) 楫(jí) 浦(pǔ)
2.教师配乐范读。
指导诵读:注意节奏、语气、重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多媒体出示: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1教育网
3.学生朗读诗歌。
小组内展示读、推荐同学朗读、全班齐读,尽量熟读成诵。
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交流。
四、细读,理解内容
1.小组合作,理解作品内容。
2.全班交流,释疑解难。
3.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板书)
五、品读,含英咀华赏佳句
(一)合作探究,赏析上片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绘的?
2.你认为用得最精确、传神的是哪个字?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3.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这一句中哪个字运用得比较生动、传神,写出了荷的神韵?
明确:(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21·cn·jy·com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地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www.21-cn-jy.com
4.找一个学生画出“雨后风荷飘举塘”图。
师:下面大家闭上眼睛,跟我一起去看,去闻,去想象。
(师配乐朗诵):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片一望无垠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初阳融融,蒸干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雨水的滋润下,荷叶更显清新圆润,泛着盈盈可爱的光泽,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它们修长的茎杆挺立着,一株,两株,支撑起它们高贵的头颅,也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大家看到荷了吗?闻到荷香了吗?感到荷的高贵的气质了吗?2·1·c·n·j·y
5.学生交流写莲的诗句。
师: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看屈原向我们走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当然屈原不可能穿着荷叶作上衣、荷花瓣作下衣的衣服,这只是一种比喻,比喻自己美好的节操。大家还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
6.比较探究。
下面这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你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哪一句最能展现荷的神韵?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师小结上片: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地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上片。
(二)合作探究,赏析下片
1.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作者产生了羁旅之愁和故乡之思,你认为哪几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愁思呢? www-2-1-cnjy-com
2.上片写荷塘美景,下片写思乡之情,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把景、情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看着眼前的荷塘美景,此时家乡的湖畔,必定也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自然过渡到思乡之情。大家试着把这两句读一下。(生读)
3.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欣赏“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里是谁想谁了?看一下“相”这个字的意思。它一般有两个意思:互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属于哪一种?
明确:“五月渔郎相忆否?”写法上,反客为主。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2-1-c-n-j-y
下片小结: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以虚写实,虚实结合。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下片。
六、小结
这首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语出天然,清新淡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由荷这个意象连接,写景由室内写到室外,时空分明,情感也随之变化,富有层次感。抒情由距离之遥远、时间之久远渲染烘托,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通过想象、联想,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诗意地表达了思乡之情。21*cnjy*com
附板书设计:

爎香消暑 因
苏 上片(写景) 鸟雀呼晴 景
风荷飘举 生
幕 情21cnjy.com
思21·世纪*教育网
遮 乡【来源:21cnj*y.co*m】
下片(抒情) 思乡之情 情

课件13张PPT。苏 幕 遮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初读,吟诵诗情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从哪里可以看出?思乡之情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细读,感知内容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2.释疑解难,全班交流。
3.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品读,含英咀华赏佳句(一) 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绘的?
你认为用得最精确传神的是哪个字?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这一句中哪个字运用得比较生动传神,写出了荷的神韵?
我仿佛看到 比较探究 下面这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你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品读,含英咀华赏佳句(二) 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作者产生了羁旅之愁和故乡之思,你认为哪几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羁旅之愁呢?
上片写荷塘美景,下片写思乡之情,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把景、情联系起来的呢?
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不直接写自己忆友人,而是用设问、想象的写法,明明是自己思念故乡,却反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反客为主,表达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细腻真切,不落俗套。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小 结 这首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语出天然,清新淡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间由荷这个意象连接,写景由室内写到室外,时空分明,情感也随之变化,富有层次感。抒情由距离之遥远、时间之久远渲染烘托,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通过想象、联想,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诗意地表达了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