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桃花心木
第二课时
问题:
1.课后练习的1、2题。
2.桃心花木是一种什么树?“在不确定中”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自学
1.结合查询的资料简介桃花心木。
问题:
(1)在这段话中,种树苗人讲了哪几个要点?中心讲的是什么?
(2)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3)从这两段人物语言的写法中,你学到了什么?
(4)解释“语重心长”。
2.品读种桃花心木树苗人对“我”的“奇怪”的解答部分。
(1)种树苗人讲了三个要点:
·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所以树木必须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无规律地浇水,正是为了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
·如果每天定时定量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不会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中心是第3个,树木必须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先从正面说明无规律浇水的好处,再从反面强调如果有规律浇水的恶果。
点拨、指导
(2)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
如同大自然一样,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雨都是没准的,不一定的。
(4)语重心长(联系上下文理解):
话语诚恳深刻而有分量,情谊深长。
(3) ① 层次清楚,条理性强。②语言质朴,符合人物的身份。
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引导想象
品读第14自然段
问题:
(1)“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2)“在不确定中……努力成长” ,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听了种树苗人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的是什么?这里写的是人物的什么?
(1)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
生活的基本需要:衣、食、住、行无一是现成的,无一是由他人提供保证的,只能像树木那样靠自己拼命扎根汲水解决。
(2)句子理解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
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这一切看似没有书本知识那么多,但却是有用的、宝贵的“养分”,他能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提供生长的强大力量。
点拨、指导
(3)使我“非常感动”的是:
种桃花心木苗的人的一番话,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差强,生存能力差,最终有可能被社会淘汰。
这里写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
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体会写法
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借物喻人:
拓展延伸
·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你又是如何克服的?(交流)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历经艰苦、最后取得成功的人,如贝多芬、成龙等。大家课下可以找类似文章阅读。
谢谢!(共12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桃 花 心 木
第一课时
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还可用于绿化环境。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导入新课
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先画出,后自学。
2.想一想:本文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
3.画出不理解的问题,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指导自学
初读课文
本文写的是一个人种桃花心木树苗的故事。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可按发生、发展、结果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租种“我”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管理树苗的方法让“我”感到奇怪。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写种桃花心木的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我”对他管理方法的疑惑,而且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第三部分(第15、16自然段):写桃花心木蓬勃生长的事实,证明种树苗的人种树的方法和道理都是正确的。
质疑:
桃心花木是一种什么树?“在不确定中”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
句子中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句子的意思是说,育树和育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难和考验,才能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理解句子
品读,感悟体验
问题:细读第4~10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中几次用“奇怪”这个词?每次奇怪的是什么?这部分是如何写的?好在哪里?
1 奇怪 浇水日期 三天、五天、十几天
浇水量 有时多,有时少
2 越来越感到奇怪 浇水时间 早上、下午
现象 莫名其妙地枯萎,带几株补种
3 更奇怪 以为 太懒、太忙
否定 怎么知道?怎么可能?
这部分内容在写作上层次清楚,意思层层加深。
比较下面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原句好在哪里?
a. 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懒人不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
b.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忙人不会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原文是反问句,比每组中的第二句——陈述句,更强调了否定的意思。
思考:在种树人隔三差五的浇水中,一些树苗枯萎了。作者开始认为种树人太懒,但种树人却记得带些树苗来补种枯萎的树苗,而且还从从容容,说明了什么?
提升认识
小结:联系上文我们知道桃花心木是一种珍贵的树,但种树人却不这么细心对待,作者越来越奇怪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再解答。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3.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巩固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