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代谢与平衡
【知识概要】
【名题精析】
例1: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分析:解本题时看清坐标曲线图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分别为时间和生成物的量,不同曲线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的温度而导致的。但图中没有表示出酶量的变化,因此能得到的结论是ABC,不能得到结论D。
解答:D
例2: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B、运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淀粉是贮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分析:运动员在进行100m 赛跑时,能量消耗较大,肌肉所需能量部分通过无氧呼吸提供,也可由磷酸肌酸转化提供给ATP;为植物直接功能的物质是ATP;在白天,绝大多数时间光合速率应大于呼吸速率,但当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定条件时,光合速率会等于呼吸速率。同质量的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H2O,糖类中所贮存能量相同,最后全部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解答:A
例3: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叫心动周期。下图能正确反映心动周期与心率关系的是( )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率和心动周期之间的关系。心率越快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即心动周期越短。
解答:A
例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
A、 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
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
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A处液面会下降,B处液面会上升,故选项C为正确。
解答:C
【能力训练】
A 组
1、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B、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C、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和能量
D、新陈代谢不遵循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
3、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多肽(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维生素、无机盐、酶、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这些液体取出位置最可能是( )
A、大肠上部 B、小肠上部 C、胃的入口处 D、食道
5、对某人的尿液进行常规检验,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此人的哪个器官发生了病变( )
A.肝脏 B.肾脏 C.肺 D.心脏
6、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和“白色食品”。绿色食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称为“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称为“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海带 C、面粉 D、菜油
7、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A.甲 B.乙
C.丙 D.丁
8、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冠状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等于散热
C.产热小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无关
9、如图是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情况跟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则图中的S和P点依次表示:
A.右心房、右心室 B.主动脉、毛细血管
C.肺静脉、主动脉 D.肺动脉、肺静脉
10、在马拉松长跑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有氧呼吸 B、高能化合物的转移
C、无氧呼吸 D、脂肪的氧化
11、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12、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13、浙江台州的黄岩蜜橘美名在外,当一个生长在枝条上的蜜橘,正在不断长大。关于蜜橘长大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橘在生长过程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蜜橘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来自于根吸收
C、蜜橘在生长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蜜橘生长过程符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4、小张得了肺炎,医生将葡萄糖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③④⑥①⑧ B、④⑧②①⑧ C、④⑧①②⑧ D、③⑤⑦①⑧
15、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漫漫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6、2003年5月,在安徽阜阳农村出现了170名“大头娃娃”,一时间这些婴儿生一长发育迟缓,有的甚至比出生时体重还轻,头大,四肢短小,经诊断由营养不良造成,元凶即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奶粉。下列关于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和婴幼儿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远比成年人要多的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每天都有大量被分解供能,构成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是人自身不能“制造”的,蛋白质不能全部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
B. 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大量、长期贮存
C:组织蛋白质等自身蛋白质每时每刻都在“降解更新”
D.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要产生很多的新细胞,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17、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 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b所表示的气体在C段血管处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
18、关于酶特性的实验:如右图,取标号为A、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
(1)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碘液,摇匀,可见试管内溶液呈 色。
(2)再在A管内加人2毫升胰液,B管内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液,C管内加人2毫升唾液,然后将这三支试管放入37℃~40℃水浴锅中,15~20分钟后,三支试管内溶液的确切变化分别是:
A管溶液的颜色 (填退色不退色,下同)。
这是因为
B管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C管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19、下图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看图回答:
(1) 当皮肤划破后,图中[ ]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图中的[ ] ;
(3) 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图中的
[ ] 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4)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的是图中的[ ] 。
(5)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图中[ ] 。
(6)某人A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则他可能患有 病。
20、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的 作用强于 作用。
(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3)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4)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5)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6)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B 组
21、在组织里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是( )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动脉血没有发生变化 D、静脉血没有发生变化
22、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 )
器官 血流量/ml·min-1
A状态 B状态
腹腔器官 600 1400
肾脏 600 1100
冠状动脉 750 250
骨骼肌 12500 1200
皮肤 1950 500
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
23、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而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能继续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将最终在小肠内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
C.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继续催化分解蛋白质
24、酵母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进行无氧呼吸。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结果将是:
A.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死亡,产生酒精
C.酵母菌数量不变,产生酒精 D.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
25、下列哪项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
A、CO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强,不易分离 B、CO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弱,不易分离
C、CO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强,不易分离 D、CO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弱,不易分离
26、将人体血液置于9%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皱缩 D、细胞膜破裂
27、贮藏在地窖中的大量马铃薯处在相对缺氧状态下,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能量,这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A、乳酸和二氧化碳 B、乳酸
C、酒精和二氧化碳 D、酒精
28、小明患了肺炎,医生在的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9、吃进的马铃薯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是( )
A 淀粉 B 麦芽糖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和水
30、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右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31、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O2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地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32、右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l)甲表示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 才开始被消化。
(2)丙表示 消化曲线,因为其在 就开始被消化。
(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 中则都不能被消化。
33、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
34、下图是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几种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假如图中的饮料是一杯牛奶,则一段时间后⑧中的血液里必然有 。
(2)图D中被形象的称为人体“滤清器”,是因为通过它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有碍健康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从而使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得以“净化”。
(3)某人吸烟、经常饮酒且往往过量,这些不良的嗜好将对图中哪种结构最为有害?假如你是医生,应该告诫他注意些什么?
答:
。
(4)请在5幅图之间,用箭头(→)表示出饮料中的水最终进入尿液的运行路线,以体现人体四大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密切关系。
答: 。
第5讲 代谢与平衡 参考答案
A组:
1.D 2.A 3.C 4.B 5.B 6.A 7.C 8.B 9.D 10.A 11.B 12.D 13.C 14.D 15.B 16.A
17.氧气 与肺泡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18.(1) 蓝 (2) 退色、胰淀粉酶 消化淀粉为麦芽糖,不退色 唾液煮沸后失去活性 ,退色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19.(1) C 血小板 ⑵ A 红细胞 ⑶ B 白细胞 (4) D 血浆 (5) B 白细胞 (6) 贫血
20.(1)同化 异化 (2)口腔 (3)氨基酸 (4)小肠 (5)水、无机盐、维生素
(6)因为此食谱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各种物质,营养全面,能够满足生长发育较快的青少年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只要能够体现“营养全面”的意思即可)。
B组:
21.A 22.A 23.B 24.D 25.C 26.C 27.B 28.A 29.D 30.B 31.A 32.(1)脂肪、小肠 (2)蛋白质、胃 (3)小肠、大肠
33.(1)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有能进行无氧 (2)出芽生殖 (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34.⑴ 水、氨基酸、无机盐、(甘油和脂肪酸) ⑵ 重吸收 ⑶ C,略
⑷ A→E→B→C→B→D
时间
生成物量
70℃
60℃
20℃
50℃
30℃
40℃
甲 乙 丙 丁
抗生素 — 0.1 0.1 0.1
维生素 0.5 — 0.5 0.5
蛋白质 44 44 44 —
脂 质 55 55 55 55
淀 粉 66 66 66 66
酶
异 化 作 用
同 化 作 用
血液循环
水盐平衡
尿液的形成
呼吸和呼吸作用
小白鼠
足量的NaOH溶液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代谢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