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全一册课件(打包19套)(新版)粤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全一册课件(打包19套)(新版)粤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09 16:31:07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东北地区1.通过地图和资料,认识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
2.掌握东北冬季冷湿气候的原因、东北的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3.结合东北资源开发到枯竭的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
2. 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平原东西两侧为_________山地和_____________山地,北部为______________山地,南端濒临________海。
3. 东北平原地处________带,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气候。
4. 湿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平原长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渤北温温带季风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二、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5.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6.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个_____工业基地。本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传统工业基地。
7.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________产业和________业。商品农业玉米春小麦水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重煤铁锰石油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沈阳大连三服务1.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3)土壤:黑土深厚,土壤肥沃。
2. 东北地区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问题:使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植物退化严重,珍稀动物急剧减少。(2)解决措施:停止开荒,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
3.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锰、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
(3)工业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人们把东北地区形容为“白山黑水”,其中“白山”与“黑水”分别指(  )
A.大兴安岭、黑龙江
B.长白山脉、黑龙江
C.长白山脉、乌苏里江
D.大兴安岭、乌苏里江B  读图7-1-1,完成2~4题。
2. 图示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  )
A.山环水绕      B.山河相间
C.以高原为主     D.山脉、盆地相间分布A3. 东北地区的中小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A.学生喜欢放长假
B.为了让学生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C.当地冬季寒冷而漫长
D.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4. 关于东北地区冷湿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
B.位于我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降水丰富
C.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
D.地形以平原为主,空气流通强,蒸发量大CD5. 三江平原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沛,气候温和   B.植被覆盖好
C.有大面积的湿地环境   D.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6. 下列节日或活动中,最常见于东北地区的是(  )
知识点②: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7. 下列有关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B.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C.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D.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CBB8.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其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冬小麦、棉花、大豆
B.冬小麦、水稻、玉米
C.春小麦、棉花、花生
D.春小麦、玉米、大豆
9.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热量不足       B.光照不足
C.水源不足       D.地表崎岖DA  读图7-1-2,完成10~11题。
10.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C11. 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后,现在有关部门又主张让它“荒”,其主要原因是(  )
A.耕地过多,减少耕地面积  B.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C.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D.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知识点③: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读图7-1-3,完成12~15题。B12. 甲、乙两个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3. 与乙工业基地相比,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最主要的优势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D.资金充足
14. 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地理分布的共同点是(  )
A.都位于黄河流域       B.都位于长江沿岸地区
C.都位于沿海地区       D.都位于京广铁路沿线ACC15. 图示①城市及其主要工业部门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大连——造船工业   B.鞍山——钢铁工业
C.吉林——煤炭工业   D.沈阳——航天工业
16.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资源和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天然气资源贫乏
B.铁矿资源丰富,储量占全国的1/2
C.重工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D.鞍山、本溪的石油加工工业发达AC  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于2012年7月正式通车,它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据此读图7-1-4,完成17~18题。17. 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8. 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A19.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的成因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自然资源趋向枯竭、产业结构老化
C.水陆交通便利
D.水资源充足
20. 振兴东北工业应重点提高(  )
A.劳动力工资水平     B.森林覆盖率
C.工业技术水平      D.粮食产量BC能力提升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_________平原,它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我国的“玉米带”。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是_______________平原,曾有“北大荒”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该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采取的正确措施应该是______________。雨热同期松嫩ABCD三江湿地遭到严重破坏退耕还湿22. 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读图7-1-6,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A_________省和辽宁省。
(2)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_______海,地处_______(填“低”“中”或“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吉林重渤中(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 C________(城市)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是优势能源。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根据“生态环境图”,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______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沿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沈阳煤炭极危急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大气污染严重等B课件18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1.通过图表材料学习,学会分析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说明四川盆地富庶的表现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3.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巴山蜀水
1. 四川盆地地处我国_________部,属______________气候。这里全年多_________、少__________、多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流水量大增。
3. 四川盆地的特色土壤是______________。
二、天府之国
4. ______________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基地。西南亚热带季风云雾日照夜雨岷江嘉陵江乌江紫色土成都平原粮食油料生猪5.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蜀道变通途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干线和一系列公路,___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7. __________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成都重庆三峡水利枢纽成渝1. 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内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西侧是横断山区,东侧是巫山,北靠大巴山脉,南邻云贵高原。
2. 四川盆地日照少的原因:降水较多,四周群山环绕,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
3.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丰富;(2)城市密集;(3)交通体系完整;(4)资源丰富;(5)政策支持。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巴山蜀水
1. 三国时,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终成三足鼎立之势。根据自己的认识,蜀国主要的根据地是 (  )
A.长江三角洲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洞庭湖平原B2. 图7-3-1中,表示四川盆地所在地区的数字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在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主要原因是(  )
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
C.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DC4. 四川盆地气候较湿热的原因不包括(  )
A.地势四周低,中间高
B.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C.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D.流经的河流多,空气潮湿
5. “蜀犬吠日”所反映的四川盆地的自然现象是(  )
A.地形封闭,“雾日”很多
B.温暖湿润,有“巴山夜雨”
C.气候炎热,类似“火炉”
D.蜀道难行,有“剑门之险”AA6.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原因是(  )
A.当地盛产紫色的花卉
B.当地主要分布着紫色的土壤和岩石
C.当地河流水偏紫色
D.当地人民喜爱紫色
7. 下列河流中,没有流经四川盆地的是(  )
A.嘉陵江  B.汉江  C.乌江  D.岷江
8. 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低,气温低
B.四周环山,降水少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纬度低,距海远BBC知识点②:天府之国
9.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在成都平原有一个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它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10~11题。
10. 该水利工程是指(  )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三峡水利工程
C.葛洲坝水利工程 D.小浪底水利工程AD11. 这个水利工程使得大片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其直接控制的河流是(  )
A.金沙江  B.雅砻江  C.乌江  D.岷江
12. 上海世博会地方展馆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布展,四川馆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齐鲁青未了      B.水润天府,生命之舟
C.长白山下放歌行    D.南风窗外“粤”精彩
13. 下列不属于四川的世界遗产的是(  )
A.九寨沟        B.峨眉山—乐山
C.莫高窟        D.大熊猫栖息地DBC知识点③:蜀道变通途
14.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  )
A.交通不便
B.经济贫困
C.人口稀疏
D.资源缺乏
15.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其中心城市是(  )
A.攀枝花、重庆
B.攀枝花、成都
C.成都、重庆
D.都江堰、泸州AC  读图7-3-2,完成16~17题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是甲省区的行政中心
B.图中铁路干线A是宝成线
C.成都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
D.图中铁路干线B是南昆线B17. 成都(  )
A.冬冷夏热       B.属于半干旱区
C.位于季风区      D.高新技术产业落后
  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我国政府和人民紧急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据此读图7-3-3,完成18~20题。C18. 四川省的简称是(  )
A.川或蜀  B.云或滇  C.陕或秦  D.贵或黔
19. 一批救灾物资从陕西省西安市通过铁路运输到成都,要经过的铁路是(  )
A.浙赣线、成渝线    B.湘黔线、襄渝线
C.陇海线、宝成线    D.贵昆线、成昆线
20. 抗震救灾期间,需要设置一个救灾物资集散中心,从交通便捷考虑该中心最适宜设在(  )
A.雅安  B.成都  C.重庆  D.内江ACB能力提升
21. 读图7-3-4,完成下列各题。
(1)成渝经济区包括___________东部和__________西部。(填省级行政区域)四川省重庆市(2)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线;②___________线。
(3)成渝经济区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4)试分析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哪些有利条件。成渝成昆水稻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体系完整;
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课件21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长江流域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2.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长江流域相关经济数据解释长江流域为何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3.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城市和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 长江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2. 长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最长、______________最强的河流,自古就有“______________”之称。
3. 长江流域富饶的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资源。
二、中国的“黄金腰带”
4.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带_________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航里程运输能力黄金水道水森林与野生动植物淡水鱼矿产旅游亚热湿润5. 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_________,工业门类________,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______________开发带。尤其位于长江出海口的______________,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三、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6. 长江流域地区城镇密集,形成了沿江分布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其中,__________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雄厚齐全高新技术产业长江三角洲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上海1. 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上游城市密度较低,中下游城市密度较大,尤其是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
2. 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
(1)主要职能:长江三角洲的最大城市、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对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2)发展的优势条件
①位置优越:地处长江的出海口,位于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
②交通便利: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杭铁路交汇,是海陆交通、航空运输和长江航运的枢纽。
③发展基础好: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现代工业发展早,基础好,工业结构完整,科技力量雄厚。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1. 下列地形区中,长江没有流经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实地考察
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研究依托
“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我
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据此
读图7-2-1,完成2~3题。B2. 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主要是指长江(  )
A.年径流量大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3. 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4.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  )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黑龙江CAC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目前已开始全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此读图7-2-2,完成5~7题。
5.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  )
A.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B.长江下游河段
C.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D.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处C6.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具备的功能不包括(  )
A.发电         B.灌溉
C.防洪         D.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
7. 如果既想省钱又想沿途欣赏三峡风光,最佳的交通工具是(  )
A.轮船   B.汽车    C.飞机   D.火车
知识点②:中国的“黄金腰带”
8. 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B.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C.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D.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玉米和大豆为主DAB  读图7-2-3,完成9~10题。
9. 与上海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资金、技术       B.原料、能源
C.劳动力、信息      D.交通、市场B10. 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位于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B.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C.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11. 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12. 长江沿江地带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互相协作,其中下游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是(  )
A.资金雄厚 B.技术先进  C.水能丰富 D.科技发达CBC  读图7-2-4,完成13~14题。
13.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
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
置的H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    B.黄河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    D.辽中南地区
14. H地区拥有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优势包括(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③拥有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C知识点③: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读图7-2-5,完成15~16题。
15. 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市都位于(  )
A.东南沿海       B.京广铁路沿线
C.长江中游       D.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16. 在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市之间的乡村,常见的果树是(  )
A.荔枝   B.椰子   C.苹果   D.柑橘
17. 位于长江出海口,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18. 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分布无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  D.河网密集BDD19.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电子工业的发展
B.加重环境污染
C.增加旅游产业的收入
D.带动人口的增长
20. 下列著名旅游胜地中,不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CD能力提升
21.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读图7-2-6,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中,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有重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上海。武汉南京(2)长江是内河货运量居世界第一的“黄金水道”,甲、乙两图中,航运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_图所示河段;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__________图所示河段,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促进工业发展
C.修复生态系统     D.发展水产养殖乙甲C22.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的富庶。读图7-2-7,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江”是指__________,其发达的干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黄海和__________海,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长江东(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请举一例,说明长江在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兴盛。其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B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_省,B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如乙图所示)____________。
(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__________发达。长江为该地区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上海浙江杭州西湖交通课件20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五节 陕西省1.通过图表、文字材料,分析陕西省的位置和地形特征。
2.掌握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掌握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1. 陕西省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陕南的_________、关中的______________、陕北的______________。
一、陕南的秦巴山地
2. 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流域,著名的____________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________山脉是陕西省与四川省、__________市的天然分界线。秦巴山地渭河平原黄土高原长江汉江谷地大巴重庆二、关中的渭河平原
3.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的______________,由_______的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___________市是陕西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其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中心。
4. 位于西安、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中盆地黄河西安行政经济交通文化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三、陕北的黄土高原
5. 陕北的黄土高原位于___________区,降水_________,雨量集中。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__,____________严重,地表_____________,土地________。
6. 现在的陕北已成为国家“______________”的腹地、“___________”的气源地、“______________”的枢纽,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_________基地。半干旱较少长期砍伐低水土流失沟壑纵横贫瘠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1. 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位于秦岭两侧的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在气候、农作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渭河平原是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汉江谷地是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
2. 位于陕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沟壑纵横。通过多年植树种草、改造坡耕地、建拦沙坝等措施,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陕南的秦巴山地
  读图7-5-1,完成1~4题。
1. 甲山脉是(  )
A.大巴山脉  B.秦岭  C.吕梁山脉  D.太行山脉B2. 甲山脉是哪些水系的分水岭?(  )
A.长江、黄河      B.黄河、珠江
C.淮河、黄河      D.海河、长江
3. ①地是(  )
A.渭河平原       B.汉江谷地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4. 图中①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
A.玉米、甘蔗      B.花生、大豆
C.水稻、油菜      D.小麦、甜菜ABC5. 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的药用植物,被誉为“天然中草药宝库”。下列不属于该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的原因是(  )
A.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
B.地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C.地处低纬度,热量丰富
D.山地垂直高度差较大
6. 秦巴山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B.海拔高,气温低
C.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D.沙漠广布,戈壁石滩CA知识点②:关中的渭河平原
7. 陕西省内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地形区是指(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成都平原
D.渭河平原
8. 陕西省工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位于(  )
A.秦巴山地
B.黄土高原
C.汉江谷地
D.渭河平原DD9. 下列有关渭河平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陕西省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B.陕西省人口、城市最密集地区
C.我国生产粮食最多的地区
D.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10. 陕西省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农业分布在渭河平原的原因是(  )
A.绿洲分布广泛
B.降水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C.是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
D.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河渠纵横,灌溉便利CD11. 下列名胜全部属于西安的是(  )
A.八达岭长城、天安门  B.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C.明清故宫、莫高窟   D.日月潭、天坛
知识点③:陕北的黄土高原
  读图7-5-2,完成12~13题。B12. 下列对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多在2 000米以上   B.海拔低,地势比较平缓
C.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13. 到甲地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
A.高原上沟壑纵横     B.林区中木棉挺拔
C.绿洲上瓜果飘香     D.平原上河网密布
14. 位于陕西省北部,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的地方是(  )
A.榆林   B.西安   C.延安  D.汉中CAC  读图7-5-3,完成15~18题。
15. 图示景观可描述为(  )
A.沟壑纵横       B.雪山连绵
C.地面坦荡       D.山环水绕
16. 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
①崩塌 ②寒潮 ③洪灾 ④滑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D17. 造成该地区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地面坡度大
B.黄土土质疏松
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过垦过牧、采矿、砍伐等活动
18.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以上歌曲展示了该地区人民改造大自然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地区针对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建挡泥坝         B.植树种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面积  D.修筑梯田DC19. 陕北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西煤东运”的腹地
B.“南水北调”的目的地
C.“西电东送”的枢纽
D.“西气东输”的气源地
20. 陕北高原的独特民居是(  )BD能力提升
21. 读图7-5-4,完成下列各题。
(1)西安位于___________平原,属于____________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渭河温带季风小麦、玉米(2)汉中位于_________谷地,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3)导致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2. 读图7-5-5,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匹配正确的是(  )
A.①—陕—西安
B.②—鄂—武汉
C.③—渝—重庆
D.④—陇—银川汉江亚热带季风分别地处秦岭的南侧和北侧A(2)地形区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其地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G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比较下表内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秦岭暖温带亚热带旱地水田面食大米课件21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六节 台湾省1.掌握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并落实在地图上,从历史、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掌握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并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3.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学会解释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祖国的宝岛”。
4.认识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明确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祖国的神圣领土
1. 台湾省位于我国_______的海面上,东临___________,西隔__________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全省地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众多小岛。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2. 台湾岛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________资源丰富。
3. 现在的台湾省居民大多是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__移民的后裔。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同胞。东南太平洋台湾海峡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台湾岛环太平洋地热福建广东高山族二、富饶美丽的宝岛
4. 由于台湾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暖热湿润,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历史上经济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加工为主。
三、快速发展的经济
5.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台湾省重点发展___________工业,使其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省已成为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产业的重要基地。
6. __________市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_________市是台湾省最大的港口城市。
7. 台湾省的第一大湖是______________。热带亚热带农业农产品出口加工信息技术(IT)台北高雄日月潭1. 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地缘关系:台湾原本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台湾岛成为祖国东南沿海的岛屿。
(2)血缘关系: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是福建南部和广东移民的后裔,通用闽南话和客家话。台湾高山族居民,他们的根也在祖国大陆。
(3)历史与文化渊源: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2. 台湾岛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受地形影响,台湾岛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
3.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季多台风和暴雨。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4.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1)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有大量廉价而又高素质的劳动力;
(3)开发力度大,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
(4)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祖国的神圣领土
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7-6-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太平洋,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
B.高雄是台湾的行政中心
C.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
D.台湾岛全部是温带季风气候C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此读图7-6-2,完成2~3题。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C3. 从地理位置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与台湾省沟通最便利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4.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苗族   B.高山族  C.侗族   D.满族
5. 台湾海峡形成的原因是(  )
A.人为原因           B.海水侵蚀
C.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自古以来就有
6. 台湾同胞祖籍地大多在福建、广东,清明前后许多台胞回乡探亲、祭祖,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  )
A.地缘相近 B.商缘相连 C.文缘相承 D.血缘相亲BBCD知识点②:富饶美丽的宝岛
7. 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岛上树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    B.河流水量大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农业技术水平高
8. 图7-6-3为“台湾岛年平均气温
分布示意图”,图中①地区气温较
低的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距海较远
C.海拔较高   D.人口较少AC9. 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最可能是(  )
A.大米、菠萝
B.苹果、梨
C.棉花、甜菜
D.哈密瓜、大豆
10. 台湾岛的美称与其主要物产的搭配,错误的是(  )
A.森林之海——樟树
B.东方甜岛——甘蔗
C.水果之乡——香蕉
D.海上米仓——小麦DA  读图7-6-4,完成11~12题。
11. 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
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有(  )
①纬度位置 ②经度位置 
③森林分布 ④农产种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12. 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A.农产、森林的分布     B.城市、矿产的分布
C.矿产、铁路的分布     D.农产、铁路的分布
知识点③:快速发展的经济
13. 与香港、澳门相比,台湾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重要的枢纽位置      B.矿产资源丰富
C.国际金融中心       D.交通运输发达AB14. 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台湾(  )
A.高能耗产业向大陆转移  B.保护和繁荣土著文化
C.向大陆输出富余劳动力  D.扩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粤台两地经贸合作交流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粤台两地未来将加强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的合作。据此读图7-6-5,完成15~17题。D15. 台湾岛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6. 新竹科学园区有台湾“硅谷”的美誉,其工业部门主要是(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机械工业 D.造船工业
17. 台湾省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D.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有(  )
A.蔗糖、水果、樟脑    B.软件、晶园、集成电路板
C.服饰、玩具、日用消费品 D.铁矿、机械、煤炭CBCB  近年来,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湾岛“自由行”的热情持续高涨。据此完成19~20题。
19. 台湾岛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
A.窑洞、天池        B.黄鹤楼、壶口瀑布
C.阿里山、日月潭      D.西湖、坎儿井
20. 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湾岛“自由行”,直接利于台湾岛_________的发展。(  )
①旅游业 ②工农业 ③餐饮业 ④金融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C能力提升
21. 读图7-6-6,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为我国领土__________岛,乙处为________海峡,丙处为___________,M为台湾最高峰——_______,N处有台湾最大的湖泊——__________。钓鱼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日月潭(2)台湾主要位于__________(温度带)带和________(温度带)带,其主要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东部的地形为___________,西部为_________;河流多向_________流,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4)台湾岛地处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
(5)台湾最主要的港口分别是C_________和D__________。亚热热暖热湿润山地平原西水能欧亚太平洋高雄基隆22. 读图7-6-7,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类型均以___________为主。城市分布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判断下列描述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①台湾岛森林茂密,有大片的苹果园、桃树林等。
②台湾岛东西两岸差别很大,西岸的村庄、城市、稻田、果园比东岸多。
(3)举例说说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可信。台湾岛主要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苹果、桃属于温带水果。可信。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人口、村庄、城市、稻田、果园的主要分布区。推进海峡两岸发展,实现金融、商业、产业互通,进一步巩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件24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四节 北京市1.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
2.理解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并理解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 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_,是全国的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2. 北京位于_________平原西北部,北靠_________,东望_________,是连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________、_______等为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首都政治文化华北燕山渤海东北西北华北故宫天坛三、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4. 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的_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中心,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之一。
5. 近年来,北京调整了经济结构,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产业和第_______产业。
6. 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信息学术研究交通对外交往国际化大都市保护环境高新技术三中关村科技园区1.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
2. 北京位于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包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
4. 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并注重城市建设与古老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北京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化风貌,传统与现代并存,从而使北京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5. 北京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工业,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各代表齐集北京,共商国是。据此完成1~2题。
1. 在北京召开两会,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文化中心      B.对外交往中心
C.经济中心      D.政治中心
2. 在北京召开两会的地点是(  )
A.清华大学 B.人民大会堂 C.天安门广场 D.故宫DB知识点②: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3. 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C4. 读图7-4-1,北京地铁主要向东部和南部延伸至河北的原因是(  )
A.北部、西部土壤贫瘠  B.东部、南部占用耕地少
C.东南部靠近沿海地区  D.北部、西部地形崎岖D5. 距离北京最近的直辖市是(  )
A.上海市  B.天津市  C.重庆市  D.大连市
  家住广州的小彤计划暑假期间与家人去北京旅游。据此完成6~7题。
6. 小彤一家在北京可游览的名胜古迹是(  )
7. 小彤的妈妈建议他们一家去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旅游消费的钱少     B.胡同的环境好
C.胡同的交通方便     D.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DBC  图7-4-2所示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8~9题。
8. 这种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高脚屋   C.四合院   D.碉楼
9. 在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该传统民居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
C.根据建筑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CD知识点③: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北京正大力打造地铁、市郊铁路、地面公交、小汽车组成的“1小时城市交通圈”,以及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形成“1刻钟生活圈”。据此完成10~11题。
10. 北京现代主要道路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
A.“井”字形格局     B.“凸”字形格局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D11. 大力打造公交系统和绿色出行方式,有利于北京(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改善空气质量 ③发展钢铁工业 
④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北京不仅是历史名城,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不能体现北京是现代化城市的是(  )
A.中关村科技园区    B.南锣鼓巷
C.王府井商业街     D.中央商务区DB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素有“中国的硅谷”的美誉。据此完成13~14题。
13.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独特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
B.北京高校、科学院所云集,科技力量强
C.北京人口众多,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D.高科技企业多,市场需求量大
14. 下列哪一项不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
A.食品加工       B.信息产业
C.新能源        D.生物育种CA15.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结合图7-4-3,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有(  )
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影视文化产业 ⑤机械制造业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D16. 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要求,该市应该(  )
A.积极发展石油加工业
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积极发展钢铁冶炼工业C17.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这是网友调侃北京雾霾天气的词句。近年来,北京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带来较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B.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C.增加城市绿地
D.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B18. 近些年来,北京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下列能反映这种成就的建筑是(  )
19. 据统计,北京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10,水资源严重不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展快,占用水资源多
B.区域内缺乏河流,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C.农业发展快,占用水资源多
D.人口和城市发展快,对水资源需求增加CD20. 2008年,北京实现了承办“绿色奥运”的承诺,在改善环境方面,北京尽量减少了(  )
A.沙尘暴侵袭
B.行驶车辆数量
C.传统建筑
D.流动人口数量B能力提升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保津城际铁路、保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1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交通便捷;素有“华北明珠”“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是这里最大的淡水湖泊,生态环境优良;区内石油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而地热水储量居全国之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这里人口密度不大,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1)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北京和张家口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寒冷干燥(2)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属地形区是___________。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___。
(4)雄安新区能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等。华北平原河北省22. 读图7-4-5,完成下列各题。
(1)A山脉是____________。燕山(2)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北京出发的铁路四通八达,这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______________的城市职能。
(3)列举三条连接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铁路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中心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课件27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章末复习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8.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9.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0.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1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1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3.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14.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考点①:东北地区
1. (2017东营)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 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 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2. (2017怀化)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作物熟制是 (  )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BA3. (2017临沂)读图Z-7-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C  (2017青岛)读图Z-7-2,完成4~5题。
4. 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甲地——电子工业
B. 乙地——种植业
C. 丙地——制糖工业
D. 丁地——畜牧业
5. 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 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 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 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CC  (2017广东)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长白山西麓,当地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有着“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顺口溜。来自全世界的松子,在梅河口加工,并被开发出新产品,然后再销往世界各地,成为称雄世界的“松子贸易帝国”。据此完成6~7题。
6. “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说明当时的松子加工需要(  )
A. 大量的劳动力
B. 充足的资金
C. 先进的技术
D. 丰富的能源A7. 梅河口市发展松子特色产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不包括(  )
A. 开发新产品       B. 采用新技术
C. 加强内外联系      D. 开采矿产资源
8. (2017郴州)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 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大力冶炼钢铁
D. 大力发展火电工业DB考点②:长江流域
  (2017青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据此读图Z-7-3,完成9~10题。
9. 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 京沪铁路 B. 京广铁路 C. 陇海铁路 D. 沪昆铁路B10. 下列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 丁为丙提供能源
C. “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 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2017邵阳)2016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据此读图Z-7-4,完成11~12题。
11.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中,哪个
是G20峰会举办地?(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CD12. 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 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 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A13. (2017东营)读图Z-7-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 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 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B14. (2017淄博)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大飞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基础好,科学技术水平高
B.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C.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多
D.靠近香港和澳门,资金和信息充足A考点③:四川盆地
15. (2017潍坊)图Z-7-6是“我国制糖工业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区表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C.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C16. (2014深圳)四川盆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 水稻和冬小麦      B. 油菜和柑橘
C. 花生和荔枝       D. 甜菜和亚麻
17. (2014遂宁)四川遂宁市中学生小雪给新疆网友小新介绍四川,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四川简称川或蜀,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B. 四川境内有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旅游景点
C. 四川境内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湘江等河流,地处长江上游
D. 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成都、德阳、绵阳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BC考点④:北京市
18. (2017邵阳)中国北京获得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B. 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
C.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 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017广东)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未来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
19. 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环境改善 B.水源充足 C.工业发展 D.GDP增加BA20. 设立雄安新区可加快推进哪些省区的协调发展?(  )
A.京、津、冀
B.京、津、晋
C.京、津、辽
D.京、津、唐
21. (2017郴州)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
A. 文化中心
B. 交通中心
C. 经济中心
D. 政治中心AD22. (2017德州)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我国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C. 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D. 东莞某中学组织学生乘坐兰新高铁列车去北京游学
  (2017海南)2017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
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
低,能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据此
读图Z-7-7,完成23~25题。B23. 下列有关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毗邻京津地区,交通便利 ②缓解北京城市压力 ③现有开发程度较低 ④原有工业基础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 制约京津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  B. 光照  C. 荒漠化  D. 水资源
25. 下列能正确反映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DC考点⑤:陕西省
  (2016温州)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据此读图Z-7-8,完成26~27题。
26. 下列对陕西自然环境的描述,
正确的有(  )
①地形种类单一 ②地势南、北高,
中部低 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④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27. 陕北高原地域性显著,下列体现其特征的有(  )
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高原上牦牛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柳州)读图Z-7-9,完成28~30题。
28. 该省的特色饮食是(  )
A.西安羊肉泡馍
B.兰州拉面
C.南宁老友粉
D.郑州烩面BA29. 该省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0. 该省地形共分北、中、南三部分,其中北部属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1. (2016惠民县月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的“硅谷”,它位于(  )
A.广东省       B.山东省
C.江苏省       D.陕西省CAD考点⑥:台湾省
32. (2017呼和浩特)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少数民族为傣族
B.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因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被誉为“东方甜岛”
D. 夏秋多台风和暴雨D  (2017济宁)读图Z-7-10,完成33~34题。
33. 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两部分
B. 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面积狭小,植物种类单一
D. 城市集中分布在台湾岛西部平原D34. 台湾在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的主导产品不断变化。目前,出口的主导产品是(  )
A. 水果、优质大米等农产品
B. 经过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C. 纺织服饰、高档家具、化工产品
D. 软件、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D35. (2017邵阳)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年 11 月 1 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 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 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D. 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A36. (2017东营)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②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③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④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7. (2017贵港)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它盛产(  )
A. 甜菜         B. 甘蔗
C. 香蕉         D. 菠萝DB课件8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章末复习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点①:地理区域
1. (2017齐齐哈尔)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D2.(2017德州)《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读图Z-5-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的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 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 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 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B3. (2017泰安)读图Z-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
B.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小
C.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小
D.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D4.(2017祁阳县一模)图Z-5-3中的①②③与图Z-5-4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D考点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17盐城)图Z-5-5所示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5~6题。
5. 图中的河流是(  )
A.辽河   B.黄河   C. 淮河   D.渭河
6. 下列对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B.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CD7. (2017福建)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     D. 畜牧区与种植区的分界线
8.(2017曲阜模拟)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为重点
B.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田
C.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CA课件16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 地理区域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一、区域的划分
1.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_____________。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区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区域范围
2. 中国是一个地理区域。根据不同需要,从自然区域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单元;从行政区划上可分为___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地域空间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34三、区域界线
3. 大兴安岭是______________高原与__________平原的分界线。太行山脉是___________高原与___________平原的分界线。内蒙古东北黄土华北1.我国幅员辽阔,把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相似的地区划分为同一个地理区域,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则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区域之间多以自然界线或人文界线作为地区界线,如山脉、河流、长城等。
2.从自然区域上,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单元。(1)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地理单元的界线、差异及确定的主导因素: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区域的划分
1. 认识一个区域,首先要认识它的(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D.地理位置和范围
2. 经济区域是人们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下列属于经济区域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粤港澳大湾区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BD3.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夏季雨热同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  )
A.行政区域        B.自然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B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据此完成4~5题。
4. 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北京市 B.台湾省
C.西藏自治区 D.黑龙江省
5. 雄安新区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文化区域 D.经济区域DA知识点②:区域范围
6. 下列地理区域中,按由小到大的被包含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A.杭州市、长江三角洲、三江平原
B.甘肃省、山西省、上海市
C.广东省、南方地区、中国
D.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成渝经济区
7. 从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划上看,珠江三角洲位于 (  )
A.青藏地区、青海省   B.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C.南方地区、广东省   D.北方地区、山东省
CC8. 读图5-1-1,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区域范围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C知识点③:区域界线
9. 山脉是我国的地形骨架,高大的山脉分割出众多的地形区,关于图5-1-2中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天山山脉     B.②——太行山脉
C.③——昆仑山脉     D.④——大兴安岭A10. 读图5-1-3,划分甲区域与乙、丙、丁三区域的界线是                     (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能力提升
11. 读图5-1-4,完成下列的各题。
(1)盆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高原:C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山脉:K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
(2)歌曲《天路》《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道的我国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
(3)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来看,图中A和B两大盆地均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大兴安岭秦岭太行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件21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运用地图,找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分析秦岭—淮河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的差异与原因。
3.分析秦岭—淮河两侧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差异。一、秦岭—淮河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 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可达_______℃以下,属于__________带;年降水量普遍在_________毫米以下,属于___________地区;自然植被属于_________________;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耕作为主,_________种植面积较大。秦岭淮河0暖温800半湿润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旱田小麦3. 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_________℃以上,属于____________带;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_毫米以上,属于________地区;自然植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耕作为主,____________种植面积较大。
二、贺兰山
4. 贺兰山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交界处,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0亚热800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水稻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5. 贺兰山是我国河流____________区与___________区的分水岭,也是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区的分界线,还是我国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东部为______________区,西部主要是_________区。
6.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外流内流季风非季风草原荒漠半农半牧牧宁夏平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秦岭—淮河
1.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与下列哪一条界线相近?(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黑河—腾冲一线C2. 秦岭—淮河以北的耕地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荒漠   D.草地
3. 下列位于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区是(  )
A.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B.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D.亚热带湿润地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4. 我国的某山脉,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该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秦岭         D.南岭 BDC  读图5-2-1,完成5~8题。
5. 图中依次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月0℃等温线的序号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②④
C6. “春风不度玉门关”所表达的地理分界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 分界线③是下列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8. 确定分界线④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气候因素
ACA  读图5-2-2,完成9~10题。
9. 甲、乙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南岭、太行山脉     B.秦岭、贺兰山
C.天山山脉、雪峰山    D.昆仑山脉、武夷山脉
10. 甲山脉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高粱   C.玉米   D.水稻BD11. 图5-2-3所示甲地区是(  )
A.多水田,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
B.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C.农作物可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D.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B  读图5-2-4,完成12~14题。
12. 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 该气候位于(  )
A.秦岭—淮河以东     B.秦岭—淮河以南
C.秦岭—淮河以西     D.秦岭—淮河以北BD14. 该地可能是(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D.拉萨
15. 读图5-2-5,下列关于区域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①属于长江流域
B.区域②属于黄河流域
C.区域①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区域②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A知识点②:贺兰山
  多年来,葡萄产业一直是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贺兰山东麓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倍受好评,该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最佳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之一。据此完成16~17题。
16. 贺兰山东麓地区盛产优质葡萄的自然条件不包括(  )
A.地势平坦      B.昼夜温差小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B17. 下列与贺兰山不一致的分界线是(  )
A.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8. 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贺兰山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B.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
C.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
D.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DA能力提升
19. 读图5-2-6,完成下列各题。(1)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河流)。
(2)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秦岭淮河甲纬度位置丙海陆位置(3)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A的是______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4)区域C的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铁路”“公路”或“水运”)运输。③②铁路公路20. 读图5-2-7,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以北是我国的___________地区,以南是____________地区。
(2)《晏子春秋》 曰:“橘过淮为枳。”造成柑橘不能在秦岭以北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水源   C.气候    D.技术北方南方C课件14张PPT。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章末复习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7.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8.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9.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10.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考点①:自然环境
  (2017福建)成语“粤犬吠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粤地(今南岭以南地区)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据此完成1~2题。
1. 成语中的“粤”现为某省的简称,该省是(  )
A.山东省        B.湖南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2. 粤地罕见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       B.临近海洋
C.地处高原       D.深居内陆DA考点②:经济发展
  (2017广东)2017年我国“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
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据此读图
Z-8-1,完成3~5题。
3. 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范围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
B.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 南临东海
D. 北接湖南和江西A4.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优势有(  )
①全免费、全覆盖的Wifi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 ④有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可借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色的是(  )
A. 语调丰富的粤语
B. 酸辣可口的粤菜
C. 典雅的中山装
D. 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DA  (2016广东)珠江口地区有已经
建成的虎门大桥,正在建设中的港
珠澳大桥,规划中的深中通道,不
久的将来会有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
贯东西(如图Z-8-2所示)。据此完成
6~7题。
6. 下列有关三座大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
B.三座大桥中长度最长的是深中通道
C.三座大桥中建造难度最大的是虎门大桥
D.深中通道东部连接深圳机场,西部在马鞍岛与中山市相连D7. 规划中的深中通道已经给中山市带来的影响是(  )
A.与深圳的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
B.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C.房价明显上涨
D.工业向沿海转移
  (2015广东)读图Z-8-3,完成8~9题。
8. 该地区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东北平原AC9.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断升高      B.降水不断减少
C.市场需求变化      D.土壤肥力下降
考点③:香港、澳门
10. (2017襄阳)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20周年。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 香港、澳门与福建省相邻
C. 港澳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
D. 港澳两地地广人稀CC  (2017东营)读图Z-8-4,完成11~12题。
11. 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是香港
B. ②是澳门
C. ③是京九线
D. ④是京沪线C12. 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B.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C. 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D. 香港与广东的新型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
  (2017郴州)香港、澳门曾经是安静朴素的小渔村,也都曾经饱经风霜。如今,香港富饶神秘,是镶嵌在东方的一颗“钻石”;澳门也美丽而宁静,有着浓郁的异国风情。一座繁荣,一座从容。据此完成13~14题。B13. 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
B. 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C. 澳门以商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被誉为“购物天堂”
D. 香港海岸线平直,地形以平原为主
14. 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澳门的是(  )
A. 故宫         B. 日月潭
C. 黄果树瀑布      D. 大三巴牌坊AD  (2017济宁)读图Z-8-5,完成15~16题。
15. 下列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内地
B. 香港东邻东海,南邻南海
C. 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D. 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D16. 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  )
A. 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B. 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 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
D. 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处于“厂”的位置
17. (2017聊城)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可将三个小时的路程减少为半个小时,这将最有利于港澳地区哪个行业的发展?(  )
A. 金融业        B. 旅游业
C. 博彩业        D. 国际贸易CB课件15张PPT。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运用地形图找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
4.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一、位置与范围
1.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_______部,濒临______海。其范围包括_________省的中南部及__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二、地形、气候与河流
2. 由珠江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三角洲__________。这里曾经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基地、_________生产基地和_________基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和_________生产基地。
3. 珠江的主干流________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地,主要支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南南广东香港澳门平原商品粮蔗糖蚕桑淡水鱼花卉西江北江东江1.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南部,濒临南海,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形大部分是平原,东、西、北面分布着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3. “三江汇合,八口分流”是珠江的一大特点,是指珠江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没有统一的入海口,而是通过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这8个入海口注入南海。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位置与范围
1. 读图8-1-1,珠江三角洲位于省级行政区域(  )
A.①   B.②   C.③   D.④B2.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  B.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南临南海       D.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
3. 下列不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有(  )
①肇庆 ②汕头 ③中山 ④江门 ⑤韶关 ⑥东莞 
⑦惠州 ⑧湛江
A.①②⑥  B.③⑦⑧  C.②⑤⑧  D.①④⑥⑦
4. 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
A.香港、澳门     B.汕头、厦门
C.深圳、珠海     D.喀什、海南BCA5. 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宁夏平原
D.青藏高原
知识点②:地形、气候与河流
6. 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盆地BC7. 江门市新会区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将大红柑去肉取皮晒干保存,留待日后使用,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陈皮”。在此期间,“晒果皮”会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因为此时(  )
A.当地正值“回南天”,有利于果皮的收藏
B.当地阳光猛烈,温度高,适合晒干果皮保存
C.当地降水较多,能保持果皮湿润
D.当地气候干燥,风力较大,适合晒干果皮保存
8. “回南天”是指空气湿度大时,墙壁及家具表面出现水珠的现象。在珠江三角洲,它最常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DA  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是我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据此读图8-1-2,完成9~10题。
9. 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是因为该月份(  )
A.寒冷干燥,雷雨天气少  B.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C.雨天较少,气候宜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C10. 广州属于(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8-1-3,完成11~14题。
11. 珠江的主干流及其发源地分别是(  )
A.西江、西藏唐古拉山   B.东江、福建武夷山
C.西江、云南乌蒙山地   D.北江、广东南岭DC12. 珠江的主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云、黔、桂、粤
B.滇、贵、西、粤
C.云、贵、西、粤
D.藏、黔、桂、粤
13. 珠江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水量小        D.汛期长AD14. 结合我国的地势特征可以看出,珠江主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北向南流
15. 下列天气中,对珠江三角洲居民影响较大的是(  )
A.寒潮   B.梅雨  C.沙尘暴  D.台风DB能力提升
16. 读图8-1-4,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________。
海域:②_________。
城市: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珠江南海广州珠海深圳铁路: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2)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判断,珠江三角洲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曾经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基地和_____________基地。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哪些优势条件?京广线京九线香港澳门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淡水鱼花卉生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位于由珠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邻近港澳地区,销售市场广阔。课件18张PPT。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 香港、澳门1.掌握香港、澳门的位置、范围组成、自然环境特点、面积和人口特点。
2.结合史实认识香港、澳门的殖民历史,以及回归祖国的时间和意义。
3.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与祖国内地密切合作。一、位置和范围
1. 香港地处珠江口以_______,北接广东省_________市,南临_________海。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 澳门位于珠江口的________岸,北连广东省_________市。澳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 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政策。东深圳南香港岛九龙新界199771西珠海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19991220一国两制二、经济发展
4. 如今,香港已发展成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___中心,是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之一,素有“______________”之称。香港经济以第__________产业为主。
5. 澳门是传统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目前,澳门已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大支柱产业。
三、文化交融
6. 港澳地区为祖国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购物天堂三国际自由港旅游名城旅游休闲出口加工金融保险房地产建筑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经验1. 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人口密度大,因此长期以来香港和澳门都是通过填海造地来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不足。
2. 香港的发展优势包括:(1)优越的地理位置;(2)优良的维多利亚港;(3)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位置和范围
1. 下列关于香港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东侧
B.北面与珠海市相连
C.濒临东海和南海
D.由香港岛、九龙和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2.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香港、澳门属于(  )
A.直辖市  B.特别行政区  C.自治区   D.省AB3. 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
A.厦门   B.珠海   C.深圳   D.汕头
  据调查显示,香港房价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之一。据此完成4~5题。
4. 造成香港房价高的自然原因是(  )
A.空气污染少      B.气候条件特别好
C.资源丰富       D.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5. “上天”“下海”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和解决人多地少的有效措施,具体是指(  )
①大力发展航海业 ②大力发展航空业 ③填海造地 
④建设高层建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DC6. 与香港相比,澳门的特征是(  )
A.人口密度较小,面积较大
B.人口密度和面积都比香港大
C.人口密度较大,面积较小
D.人口密度和面积都比香港小
知识点②:经济发展
7. 香港经济繁荣,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其中的重要原因有(  )
①森林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有优良的天然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CB8. 位于南海之滨的国际金融中心,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城市是(  )
A.高雄  B.澳门  C.基隆  D.香港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心。据此读图8-3-1,完成9~10题。
9. 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内地  D.中国台湾DC10.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其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1. 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不包括(  )
①热带水果种植 ②金融保险 ③出口加工 ④石油加工
⑤旅游休闲 ⑥房地产建筑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④⑥CD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于2009年12月动工兴建,主体桥梁已于2016年9月27日正式贯通。大桥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左右。据此读图8-3-2,完成12~13题。
12.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有利影响有(  )
①加强珠江东岸与西岸的联系 ②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③减小施工难度 ④改善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A13. 港珠澳大桥中部(图中a处)建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      B.加大桥面宽度
C.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D.减少施工难度
14. 香港联系祖国内地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浙赣线         D.陇海线
15.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主要是利用了祖国内地的(  )
①厂房 ②能源 ③技术 ④资金 ⑤劳动力 ⑥日常生活消费品 ⑦管理经验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BCB知识点③:文化交融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以上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所创作的一首组诗《七子之歌》的部分诗词。据此完成16~17题。
16. “妈港”的真实名字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威海卫
17. “妈港”是葡萄牙语的译音,这个译音与下列哪个地理事物有关?(  )BD18. 图8-3-3反映了香港怎样的特色?(  )
A.人少地多
B.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
C.以博彩业为主要的旅游文化
D.位于珠江口东侧的优越位置
19. 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是(  )BB20. 澳门历史城区是我国第31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妈祖阁、耶稣会纪念广场、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关帝庙、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东望洋炮台等20多处历史建筑。以上可以看出(  )
①澳门地理位置优越 ②澳门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③澳门是“购物天堂” ④澳门拥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D能力提升
21. 读图8-3-4和图8-3-5,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8-3-4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特区);B:_________(海域)。深圳南海(2)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图8-3-5中,表示广东省的是_________,表示香港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在当前的粤港合作模式下,香港以发展____________为主,广东以发展____________为主,从而把粤港地区建成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填“制造业”或“服务业”)香港岛九龙新界甲乙服务业制造业课件20张PPT。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 经济发展1.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捷的交通。
2.掌握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掌握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意义。一、改革开放的前沿
1. 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2. 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___________业基地和_________基地之一。
3. 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深圳珠海制造出口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二、城市与交通
4. 珠江三角洲现已初步形成以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广东省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
三、区域合作
5. 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积极建立与_________________的经贸联系。广州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东盟自由贸易区1. 珠江三角洲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1)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2)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大量华侨的投资;(3)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享有国家优惠政策。
2.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色:外向型经济(即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产品经加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
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改革开放的前沿
1.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著名的侨乡     B.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C.经济发达       D.重工业基础雄厚
2.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稀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C.珠江三角洲接受港澳地区产业的转移
D.珠江三角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C3. 下列城市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是(  )
A.汕头、厦门       B.香港、澳门
C.深圳、珠海       D.喀什、海南
4.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其中“前店”和 “后厂”分别指的是(  )
A.“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港澳地区
B.“前店”——港澳地区,“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C.“前店”——东南亚地区,“后厂”——港澳地区
D.“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粤东西北地区CB  图8-2-1所示的是广东省一种重要的乡村民居形式——碉楼,它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据此完成5~6题。
5. 碉楼最常见于(  )
A.广州   B.江门   C.韶关   D.澳门B6. 图中的乡村民居建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地区的环境是(  )
A.中西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观
B.中西文化交融的自然景观
C.珠江三角洲普遍的自然村落
D.土著的人文景观、乡风民俗
7. 读图8-2-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  )
A.东南亚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港澳地区DA8.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产品出口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  )
①航天工业产品 ②钢铁工业品 ③电子产品 ④日用消费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下列做法不适宜的是(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C.大力发展物流业     D.大力发展重化工业CD10. 珠江三角洲是国内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近年来该地区的企业中,越来越多使用工业机器人作业,正掀起一轮“机器换人”浪潮,其影响有(  )
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②增加企业用工成本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加重工人工作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速度快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B.土地价格便宜
C.临近港澳,侨胞多   D.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交错分布AB知识点②:城市与交通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简称广珠城轨,已于2012年12月31日全线通车,标志着通过铁路、城轨、地铁等轨道交通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初步形成轨道“一小时生活圈”(即一小时内可由广州到达珠三角各主要城市)。据此完成12~14题。
12. 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的城市有(  )
①中山 ②湛江 ③茂名 ④惠州 ⑤东莞 ⑥汕头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C13. 广珠城轨的起讫点分别是(  )
A.广元、深圳      B.广西、珠海
C.广州、珠海      D.广州、东莞
14. 下列有关广珠城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加重沿途各地的大气污染
B.有利于促进途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有利于缩短来往途经各地的交通时间
D.能有效缓解途经地区交通拥挤状况AC  2016年2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中国国务院批复,广州被定位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据此读图8-2-3,完成15~16题。 15. 图中数字序号代表广州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D16. 国务院的批复认同了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这是广州的城市定位首次上升到全球的层面。广州发展国际商贸的有利因素包括(  )
①人才储备充足 ②邻近港澳,便于引进外资 ③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陆、空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下列选项中,不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促进区域合作、优势互补的项目是(  )
A.CEPA  B.南广铁路  C.南水北调  D.厦深铁路BC知识点③:区域合作
  2017年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据此读图8-2-4,完成18~20题。18.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  )
A.南亚   B.中亚   C.东南亚   D.欧洲西部
19. 预计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  )
A.一城独大 B.同业竞争 C.模式趋同 D.分工协作
20. 下列项目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今后的经济合作的是(  )
A.青藏铁路         B.港珠澳大桥
C.“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D.三峡工程BCD能力提升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工资、地价和燃料、电力等费用飙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纺织、食品、饮料、电子等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进入艰难的调整期。面对困局,珠三角逐渐将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___省的南部,该省简称为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市。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出口的产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________(填“提高”或“下降”),工业部门不断向粤________(方向)、粤________(方向)和粤_________(方向)转移。广东粤广州资金技术设备(或管理经验)轻电子(或食品、服饰)提高东北西课件14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章末复习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点①:北方地区
1. (2017宿迁)读图Z-6-1,下列说法符合甲区域环境特征的有(  )
①冬季河流结冰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
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
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⑦交通运输以陆地为主
A.①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④⑥⑦ D. ①③⑥⑦A2. (2017磴口县一模)我国的“黑土地”是指(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3. (2017临清模拟)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一年一熟CB考点②:南方地区
4. (2017德州)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图Z-6-2示区域①景观的是(  )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  (2017邵阳)2017年4月10日,运载原油的“苏伊士”号油轮在缅甸马德首站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据此读图Z-6-3,完成5~6题。
5. 中缅原油管道经过的地方最不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
A. 千里冰封       B. 梯田层层
C. 山河相间       D. 石峰林立A6. 中缅原油管道进入我国后,首先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四川盆地
  (2017福建)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读图Z-6-4,完成7~9题。C7. 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甜菜        B. 棉花
C. 小麦        D. 水稻
8. 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 水土流失      B. 酸雨
C. 土地沙漠化     D. 沙尘暴
9. 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 旅游业       B. 水产养殖业
C. 畜牧业       D. 农产品加工业AAD10. (2017南充)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位于(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考点③:西北地区
11. (2017赤峰)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这种自然特征的原因若按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AD12. (2017邵阳)读图Z-6-5,“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喀什成为重要的外贸边境城市,其所在南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  )
A. 湿热
B. 高寒
C. 干旱
D. 冷湿
13. (2017广东)下列能反映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图片是(  )CC  (2017青岛)读图Z-6-6,完成14~15题。
14. 图中有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是(  )
A. 茶马古道      B. 河西走廊
C. 梅岭古道      D. 九省通衢
15. 该要道最主要的特色农业是(  )
A. 水田农业      B. 旱作农业
C. 河谷农业      D. 绿洲农业BD考点④:青藏地区
16. (2017连云港)读图Z-6-7,能体现M区域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有(  )
①藏民脸上泛着“高原红” ②森林茂密,山青水碧 
③昼夜温差大 ④雪山连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  (2017广东)读图Z-6-8,完成17~19题。
17. 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18. 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  D. 地形崎岖,千沟万壑AB19. 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  )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 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2017眉山)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能源,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好各地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水能、地热、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DB课件21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一、区域地理特征
1. 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____________以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地形区域,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
2. 北方地区地处_________带,冬季______________,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季。河流水量较____________,冬季有____________现象。秦岭淮河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2040温寒冷干燥夏小结冰3. 北方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易于___________化耕作,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面积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二、主要的地形区
4. 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__分布区,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区。
5. 华北平原在______河下游,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6. 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容易受到流水的_______。农业以_______为主,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等。旱地机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小麦煤铁石油黑土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甜菜黄黄河淮河海河小麦棉花疏松侵蚀旱作小麦谷子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1)植树种草;(2)建梯田、修挡土坝等;(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过度放牧;(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区域地理特征
1.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2. 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对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无结冰期         B.水量更丰富
C.含沙量更大        D.汛期更长DC3. 图6-1-1中大致表示东北平原地理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下列诗句中,描写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A5.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
B.由于位于湿润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C.由于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
D.由于降水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6. 北方地区的农业易于推行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平原广阔      D.经济发达CD  图6-1-2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四合院示意图,读图并完成7~8题。
7. 四合院的院墙很高,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广大    B.降水很少
C.太阳光照弱     D.冬季风风力强D8. 由此可见,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都注意(  )
A.通风、散热      B.防寒、保暖
C.防潮、散热      D.防潮、通风
9.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是(  )
A.灌溉农业区      B.旱作农业区
C.水田农业区      D.河谷农业区
10.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BC知识点②:主要的地形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11~12题。
11.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
B.机械化程度高
C.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等
D.这里是“红土地”,土壤肥沃B12. 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春旱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热量不足      D.地表崎岖
13. 华北平原由哪三条河流冲积形成?(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淮河
C.海河、淮河、钱塘江
D.黄河、淮河、海河CD  读图6-1-3,完成14~17题。
14. 图示民居叫(  )
A.吊脚楼   B.四合院   C.碉楼   D.窑洞
15. 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DA16. 这种民居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沙进人退
B.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干旱严重,草场退化
D.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17. 该地区治理上述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造林BD18. 读图6-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
B.数字序号①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脉,②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
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乙地区,所以②河段形成了“地上河”C19. 我国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相同的自然特征是(  )
A.都盛产小麦和水稻
B.土壤都是肥沃的黑土
C.都位于我国的湿润区
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0.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我国引发了一场“吃货总动员”,其中一集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美食。你觉得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该集节目介绍的当地美食是(  )
A.大闸蟹         B.面食
C.麻辣火锅        D.红烧珍珠鲍鱼DB能力提升
21. 读图6-1-5,完成下列各题。
(1)①是_________海。A是____________高原,其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严重,造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渤黄土水土流失(2)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带(温度带),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历史悠久,农作物____________ (耕作制度),但农业生产面临缺水问题,尤其是春旱期间用水紧张。因此,华北平原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__________农业。
22. 读图6-1-6,完成下列各题。
(1)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
______________,它也是我国亚热带和
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北温(或暖温)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两年三熟节水秦岭—淮河暖温带(2)该区域有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_流经,注入________。
(3)A是_____山脉,B是____(山脉),C是_____平原。
(4)位于A山脉以西的____________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请将下面几个选项的代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完成该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④扩大荒地开垦面积黄河渤海太行秦岭华北黄土②③④①课件26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西北地区1.知道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在地形上的特点。
2.知道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有何递变规律及其成因。
3.知道西北地区是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一、区域地理特征
1. 西北地区主要指我国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地形区域。
2. 西北地区人口多沿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分布。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和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_________的地区。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流山麓水源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干旱二、深居内陆
3. 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深居内陆,___________海洋,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广布。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吐鲁番盆地由于光照__________,昼夜温差________,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所产的瓜果特别________。高原盆地远离稀少干燥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充足大甜三、资源丰富
5.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__________,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6.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多大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1. 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2.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  (1)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①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②使天然气资源大量运输到东部地区,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①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②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区域地理特征
1. 下列所述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C.柴达木盆地以南
D.甘肃省东南部
2. 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
A.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BB3. 图6-3-1为“某条旅游线路示意图”,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的词句是(  )
A.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B  读图6-3-2,完成4~5题。
4. 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南高北低,河网密布
C.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D.山地与高原交错分布C5. 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水量较大
B.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流域内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知识点②:深居内陆
  读图6-3-3,完成6~7题。D6. 以上四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西北地区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7. 西北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太靠北
B.经度位置太靠西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山脉阻挡了夏季风CD  读图6-3-4,完成8~10题。
8.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A9. 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
10. 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2017年3月28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据此读图6-3-5,完成11~12题。BC1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青海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12. 下列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C.高寒荒漠,冰川广布  D.科技发达,海陆空交通便利CB  读图6-3-6,完成13~14题。
13. 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C14. 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  )
A.利于灌溉       B.避免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15. 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是(  )
A.当地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俗
B.发展畜牧业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C.当地拥有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
D.降水较少,草场广布BD16. 吐鲁番加工葡萄的晾房设计为平屋顶,蜂窝状通透式墙体(如图6-3-7所示)。这种房屋结构体现了建筑设计与当地环境的和谐。下列说法能体现晾房设计意图的是(  )
A.平屋顶是为了承受积雪的压力
B.通透式墙体有利于葡萄风干,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
C.晾房有利于葡萄在加工过程中接受阳光照射
D.晾房的建筑式样反映了当地湿润的气候特征B17. 新疆有一首歌谣唱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土壤肥沃
B.当地降水多
C.当地绿洲面积广
D.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③:资源丰富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整个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输气管道干线建设以及各种配套建设。据此读图6-3-8,完成18~20题。D18. 西气东输的“气”主要来源于(  )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C19. 西气东输工程中,运输“气”的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河道运输
20.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  )
A.促进沿线石化工业发展
B.保证沿线粮食种植面积
C.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D.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BD能力提升
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结合图6-3-9,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所在区域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干旱(2)图中工业地带沿陇海线和A____________(铁路线)分布。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经济带”都通过B___________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新疆宜优先发展__________(填“能源”或“高新技术”)工业。
(4)新疆斥巨资拯救的“地下万里长城”——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农业。兰新线祁连能源绿洲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6-3-10所示区域的西北部省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四大地理单元),该区域耕地相对集中分布的地方,一般应具备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图中M城是该省区东部重镇,请根据图中信息资料描述M城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我国正式批准N城设立新的经济特区,其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是(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部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4)为了开发该区域丰富的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国家正在实施“____________”工程。试叙述该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石油、天然气西气东输B课件21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 南方地区1.记住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情况。
2.记住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半岛、岛屿、河湖等分布。
3.知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知道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
5.知道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矿,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6.知道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一、区域地理特征
1. 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___以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地形区域。
2. 南方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______________沿岸及______________。气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为主,夏季______________,雨热同期。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___________广布。秦岭淮河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丘陵山地中、下游入海处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红壤3. 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__________到__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产地,也是我国最重要的___________产区。
二、主要的地形区
4.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河湖密布,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还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产区。
5. 东南丘陵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是我国________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还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产区。两熟三熟水稻茶叶甘蔗油菜蚕桑柑橘鲜花淡水鱼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粮棉水产油菜丘陵山地红壤茶叶6. 云贵高原地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布,是世界上____________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这里四季温差___________,横断山区的植被分布___________变化显著。云贵高原是我国______________分布最多的地区。
7. 南方地区____________金属和__________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东部是我国__________密集、__________最多、_____________最活跃、________________最发达、______________最广泛的地区。崎岖石灰岩岩溶小垂直少数民族有色水力城市人口经济制造业对外联系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区域地理特征
1. 我国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D.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濒临渤海、南海BB3. 下列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4.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
A.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5. 竹笋是竹的幼芽、嫩茎,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其主要分布区是(  )
A.黄土高原         B.东南丘陵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DDB6. 南方地区水网密布,河、湖众多,这有利于(  )
A.晒盐         B.淡水鱼养殖
C.种植海带、紫菜    D.填塞之后造田
7.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8. 下列条件与我国南方红土地的形成最相关的是(  )
A.湿热的环境      B.干热的气候
C.低平的地形      D.崎岖的高原BCA  地处江西婺源的簧岭村,梯田环绕,村民房屋全部建在一个陡坡上。因为村中平地少,每家房屋的楼上都有木头晒栏,搁上晒盘用来晒农作物,这个现象被称为“簧岭晒秋”。据此读图6-2-1,完成9~10题。
9. 形成“簧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阴雨绵绵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B10. 下列农产品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晒盘上的是(  )
A.茶叶  B.辣椒  C.稻谷  D.椰子
11. 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代表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摔跤和骑马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C.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
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窗户较小
1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用以赞美岭南的荔枝甘美。诗句中的“岭”指的是(  )
A.秦岭  B.南岭  C.小兴安岭  D.大兴安岭DCB  读图6-2-2,完成13~14题。
13. 西电东送工程南线输送的电力类型是(  )
A.水电  B.火电  C.风力发电  D.核电A14. 西电东送减轻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  )
A.用电量减少
B.绿化面积增加
C.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减少
D.使用环保电器的人增多
知识点②:主要的地形区
15. 我国最大的茶叶产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CB  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
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
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云贵
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
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
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因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相同纬度地区偏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酷热难当,有“四季如春”的美名。据此读图6-2-3,完成16~17题。16. 下列关于云贵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C.四季温差大,气候终年干旱
D.地形复杂,水能资源严重不足
17. 云贵高原所处的温度带是(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热带
18. “贵州十八怪”中有这样的说法:“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好能耐。”这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山高谷深,地表崎岖
C.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AAB19. 南方地区农产品非常丰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海南岛——棉花     B.长江三角洲——淡水鱼
C.云贵高原——椰子    D.东南丘陵——天然橡胶
20. 我国某一旅游胜地,有着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该旅游胜地所在的省区是(  )
A.吉林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BD能力提升
21. 读图6-2-4,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高原以东。
(2)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地形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岭—淮河青藏秦岭武夷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图中④是______________海峡,被称为中国的“海上走廊”,它连接了_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_海。⑤是____________海峡。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等省级行政区域。南方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台湾东南琼州云(或滇)桂粤台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22. 图6-2-5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20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加剧,入湖泥沙增多;人为大规模______________。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部和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方面更具优势。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修建水库,开发小水电;对现有
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
保护生态环境等。水土流失围湖造田航运养殖课件18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第四节 青藏地区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了解受这种环境影响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一、区域地理特征
1. 青藏地区是指北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地形区域。
二、独特的自然环境
2. 青藏高原海拔_______,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广布,_________众多;空气_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_资源最丰富的地区,____________有“日光城”之称。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柴达木盆地高低冰川湖泊稀薄强太阳能拉萨3. 青藏地区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聚宝盆”。
4. 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资源,还有独特的_________文化景观。
三、高寒地区农牧业
5. __________业一直是青藏地区的重要生产部门,主要畜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
6.河谷地带种植的农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丰富柴达木盆地矿产水能旅游藏族畜牧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牦牛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黄河谷地1.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影响
2. 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长,农业区一般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青稞、豌豆、小麦、马铃薯是主要的农作物。牦牛是本地区特有的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3.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区域地理特征
1.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面积广阔,人口稀疏BD3.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势影响      B.受季风影响
C.受纬度影响      D.受海洋影响
4. 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常常影响当地人们的衣着打扮,下列服饰能够反映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是(  )AA5. 青藏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下列河流发源地不是青藏高原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6. 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
C.地热资源丰富     D.人口较少
7. 下列有关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 ③本区煤、铁、钾盐以及锂、镍、金等矿产资源丰富 ④本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 ⑤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CCC8.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羊八井、拉萨,全长1 956千米,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下列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  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
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  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
知识点②:独特的自然环境
9. 青藏地区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有(  )
A.煤、石油、天然气    B.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C.风能、水能、核能    D.生物能、太阳能、风能DB10. 在我国素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拉萨   B.成都   C.三亚   D.上海
11.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有(  )
A.气压高、盐碱化   B.太阳辐射强、地震
C.高寒、缺氧、冻土  D.云雾多、滑坡
12. 青藏高原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它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纳木错ACA知识点③:高寒地区农牧业
13. 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是用某种粮食和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这种粮食是(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青稞
14. 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是 (  )DD15. 下列关于图6-4-1所示的种植业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B.土质肥沃,灌溉便利
C.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  D.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16. 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是(  )
A.河套平原、柴达木盆地 B.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C.藏南谷地、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河西走廊CB  青藏铁路沿线的可可西里,于2017年7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据此读图6-4-2,完成17~18题。
17. 图中(  )
A. a是青海,d是雅鲁藏布江
B. b是青海,d是黄河
C. b是西藏,c是拉萨
D. a是西藏,d是西宁D18. 可可西里被誉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其特有的生物是(  )
19. 下列农业类型中,青藏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
A.绿洲农业       B.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       D.城郊农业BC20.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发展应(  )
①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
④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
⑤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C能力提升
21.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6-4-3,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高寒(2)图中河流A是______________,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的代表畜种__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______________。
(4)小玲在西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此气候类型的因素是____________。雅鲁藏布江地势较低 ,气温较高,土质肥沃牦牛布达拉宫高原上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