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课件+教案7

文档属性

名称 春雨 课件+教案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03-11 10:02:41

文档简介

《春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春雨》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一段体,E大调的儿童歌曲。在歌曲的开始部分,作者加上了四个小节的引子,“15??15??31??31︱5·6??43??2-︱26??26??42??42︱3·4??32??1–‖”。然后进入歌曲的主体部分,在结束的地方同样加上了一个小节的尾声,增加了歌曲活泼跳跃的情绪。 引子部分由四个小节构成。旋律从主音“1”开始,以两个小节为单位,采用了“X?X??X?X??X?X??X?X???|??X.X?X?X??X-|” 滴答??滴答 滴答 滴答?????下??小雨 啦???的节奏型来展开旋律。这种节奏型的使用,使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显得非常鲜明。而歌词中出现的“滴答滴答”的雨声,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下小雨啦”的图画。 歌曲尾声部分的节奏由前面部分发展而来,“X?X??X?X??X?X??X?X???|??X?X??X?0??X-|”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下小雨???啦???,增加了音乐的跳跃感。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在歌曲学习过程中认识休止符,了解休止符的作用。能拍出带八分休止符的简单节奏,在演唱中唱出八分休止符。 2、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3、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春雨、春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演唱带有八分休止符的乐句、体验休止符对歌曲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 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听音乐做律动,听《春天在哪里》,让学生跟老师随着音乐做简单律动,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行为:学生跟随老师做律动。】 【设计意图】律动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律动形式导入新课,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为下面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二、观看春天美景,欣赏《春雨》伴奏 ,初步感受音乐。 师:孩子们,一首欢快、活泼的《春天在哪里》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可真美呀!这节课张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春天,欣赏春天的美景。(播放课件) 【教学行为: 1、在教师说完引导语后,课件播放视频。 2、学生安静聆听欣赏。】 师: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天空下着小雨、有花、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歌曲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带入音乐意境之中。】 二、学习歌曲 导言:对,他们呀可喜欢春雨啦!孩子们,听,春雨来啦。边听边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播放音乐《春雨》) 1、初听歌曲,交流感受。 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听完后交流汇报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歌曲是什么情绪? 生:欢快、活泼、有趣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印象。】 2、再听歌曲,解决重点。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小耳朵最厉害。歌曲中“下小雨啦”有两种节奏,看谁能听出来?(播放音乐《春雨》) 师:你的小耳朵真会聆听。 4/4???××××-?‖出现在歌曲的前两句。(第一种节奏出现在歌曲的这里)
下小雨啦。 4/4???×××0×-?‖出现在歌曲的最后一句。(第二种节奏出现在歌曲的这) 下小雨??啦。 (师讲解八分休止符,先示范,学生跟着老师表现,教孩子拍节奏;再加上歌词念;) A.谁来有节奏的读一读第一条?(非常正确) B.老师来读一读第二条,不过我有2种读法,你们听一听哪种是对的? C.第二种。为什么是第二种?(因为第二种里有八分休止符) D.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那我们来加大难度试一试,请跟琴声一起唱旋律) 加上歌词试一试。
4/4??5?5??5?0??3?-|????3?3??2?0??1?-||?
下小雨???啦??????下小??雨??啦
(加入旋律,师唱旋律,学生填入歌词;) A.4/4??1?5??1?5??3?1??3?1︱??5?5??50??3-︱?3?3??2?0??1–‖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下小雨??啦!下小雨???啦! (老师唱出前面一句歌词,生接上后面一句;再交换)? 【设计意图 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边拍出乐曲的 节奏边饶有兴趣的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突破了本堂课的难点。】 师:春雨滴滴答答地下,越下越欢。我们一起来听听! 1=E?4/4? 1?5??1?5??3?1??3?1︱5·6??4?3??2-︱2?6??2?6??4?2??4?2︱3·4??3?2??1–‖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下????小雨 啦??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下????小雨啦。 (A.我们跟着琴声一起张口默唱一遍旋律) (B.我们来接唱旋律,你们唱1,3小节;我唱2,4小节;交换试试) {C.填上歌词用悄悄话的方式唱一唱;) 评价,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带着这种美美的声音我们来合作一下,你们唱我们学过的红色部分,老师唱黄色部分。 【设计意图】运用师生接唱练习,既对学生进行了音准训练,又巩固了刚刚学习的难点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中学好歌曲。 3、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师:孩子们,春雨的到来让谁最开心呢?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播放音乐《春雨》) 生:种子、梨树、麦苗、孩子。 (请女同学有节奏的轻轻的读一读他们说的话)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1)跟录音张口默唱一遍 (2)师弹旋律,生用LU模唱旋律 (3)跟琴声轻声唱 (4)指正 (5)跟着琴声用连贯 【设计意图】对歌词进行动作创编。让学生在读歌词和唱歌曲时候律动。在巩固 歌曲的同时,又更深层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并且使孩子们显得更可爱更活泼,更富创造性。 4、完整聆听,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从头来感受这首欢快的歌曲,边听边划拍。 师: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已经按捺不住想唱了,那我们也来轻声的演唱一遍!(跟琴声完整演唱) 提醒学生,挺起小胸膛,嘴巴圆圆的。 5,孩子们,我们经常说春雨是润物细无声的,那我们在唱春雨的滴答声时应该怎么唱?(轻轻的唱)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老师仿佛感觉春雨就在我身边滴滴答答的下着。。。) 三、创编活动 师:在美丽的春天,除了种子、梨树、麦苗、孩子。还有谁在对春雨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对春雨说话呢? 1、小组合作。 2、展示汇报。 3、用歌声唱出来。(抽小组演唱)。 4、小组评价。 5、集体演唱,抽个别同学上台表演。 (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笋芽儿)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叔叔)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设计意图】编创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 四、小结(在音乐声中进行) 师:春雨是美丽的,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让我们再次唱起来,跳起来,用美妙的歌声化作春雨,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吧!
课件15张PPT。欢迎来到音乐课堂1= Eb 节奏练习 × × × × - ‖
下 小 雨 啦。
× × × 0 ×-‖
下 小 雨 啦。1= Eb1= Eb1= Eb1= Eb1= Eb创编活动( )说:“下吧,下吧,我要( )。”
( )说:“下吧,下吧,我要( )。”
( )说:“下吧,下吧,我要( )。”
( )说:“下吧,下吧,我要( )。”
1= 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