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小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大雨、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全曲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本课以“音乐中的强与弱”即“力度”这一音乐元素为主线,把音乐知识的学习、歌曲的演唱以及表现与创造等内容贯穿起来,寓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于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形象、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孩子们特别喜欢雨天,针对孩子们对雨的这一兴趣爱好,所以我设计本次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说说、唱唱、动作表现及乐器演奏等不同的方式表现对雨的认识。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应体现“培养兴趣”的重要理念。新课程强调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诸如“超级模仿秀”,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强与弱、分角色合作演唱歌曲、“传话筒”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音乐学习过程。2.课程设计应体现“参与原则”。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模仿、欣赏、演唱、表演、创造等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并把音乐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模仿、欣赏、演唱、表演、创造等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体会“力度”这一音乐元素的含义以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记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3.能够完整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雨、小雨》。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力度”的含义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通过多种活动表现“音乐中的强与弱”,加深对力度记号的认识和记忆。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铃鼓、碰铃等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歌二、谜语导入: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开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三、节奏游戏:“超级模仿秀”(师):同学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做个游戏,名称叫“超级模仿秀”。规则是老师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准备好了吗?方法:教师用手拍击强弱不同的短小节奏动机,学生模仿。(师):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现在我宣布:我们的“超级模仿秀”圆满成功,我数一二三我们一齐用“year”来庆祝一下!【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他们建立对“强”与“弱”最直观、最感性 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必要的铺垫。】四、引导掌握:认识常用的力度记号(师):同学们,在前面的游戏中我们拍击的节奏声音有大有小,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要用“强”和“弱”来表示。而强和弱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程度,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小片段,一起来了解声音的强弱。【设计意图:将学生对力度的粗浅认识加以提升,使学生真正关注以前可能从未注意过的音乐中强与弱的变化与对比。】五、学习歌曲《大雨、小雨》(师):下面的环节老师要给你们增加点难度,请你们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中的强与弱,有信心完成吗?1.课件出示课题《大雨、小雨》。2.听歌曲录音,学生边听边感受力度的变化,说出所使用的力度记号。3.学习歌词。师:要想学会歌曲,我们首先要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同学们首先跟随老师打拍子来读一读这首歌曲的歌词。生:(打拍子说歌词)。师:下面我们换一种形式,用接龙的形式来读一读歌词,你们能做到吗?生:能。(接龙的形式说歌词)师: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歌词,让我们完整的来读一读吧。生:(完整读歌词)。4.师: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学习一下这首歌的歌谱。(教师教唱两遍)5.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做我的回声,模仿我的声音吧?(师教唱歌曲两遍)师: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不好?生:好!(学生演唱)师: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在力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生:大雨声音强,小雨声音弱。师:那我们能不能按照力度的变化来演唱这首歌曲呢?生:能。(齐唱歌曲)师:接下来就让我来唱大雨,你们来唱小雨,我们来个接力赛好不好?生:好。(唱歌曲一遍)师:你们的歌声真动听,下面我请男同学唱大雨,女同学唱小雨,比一比大雨唱的好还是小雨唱的好!(分角色演唱)【设计意图:在前面感受的基础上,设计了用强弱有控制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环节,使学生对“力度”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由于前面的铺垫,因此本环节中的学习就变得得心应手。】6.“传话筒”游戏:教师拿话筒走到学生中间,话筒对准谁谁就接唱歌曲。备注:以上练习教师都应随时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表现力度的对比与变化【设计意图:“传话筒”游戏增加了歌曲演唱的趣味性,扩大了音乐课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可利用“话筒”这一“道具”带动一些不积极、不专心、不自信的学生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地演唱歌曲。】六、表演与创造1.(师):前面我们学会了歌曲《大雨、小雨》,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形象吗?方法:师生合作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2.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 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2)教师小结。师: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碰铃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3)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学生拍打乐器)(4)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师:同学们能听着音乐将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设计意图:注重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重要理念之一,编创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和探索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两项内容正是上述理念的很好体现。】七、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力度”是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其实“力度”在音乐以外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朗读课文有了力度变化就更生动;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等很多体育项目都要讲究力度的控制,还有许许多多行业都有“力度”的运用。看来“力度”和我们真是息息相关啊。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力度”这个好朋友。设计点评:精练的总结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很好归纳,并对“力度”概念作了一定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