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0 09: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单元写作指导
写出人物的精神【技法点拨】
想要写好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既要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表现出他与众不同之处,又要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他的个性与精神。这样一个真真切切的人物才会树立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方法一 抓住典型事例
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有了精神,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了感染他人的力量。【佳作展示】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乐于助人了。放学了,我和几
个同学还有刘津,勾肩搭背地走在一起,就在我们要
再见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啪”地一下撞上了一个小
弟弟,我和几个同学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
一个身影从我身旁闪过,冲到了小弟弟身旁,我定睛
一看,啊!是刘津!只看他扶起正哇哇大哭的小弟弟,一边不停地安慰,一边不停地呼救,许多路人见了都说:“这当哥哥的,太懂事了!”我们见了,也赶了过去,小弟弟的妈妈来了,不停地说“谢谢”。可刘津却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多谢。”事后,刘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扬。点评:作者先是写到了刘津助人为乐的性格特点,然后便写他及时扶起被撞倒的小弟弟,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出他助人为乐的性格特点,这种写法让文章显得不空洞,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方法二 借助写作手法
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佳作展示】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评:这里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方法三 借助一些抒情、议论句
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佳作展示】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点评:这两段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即学即练】
下课铃一响,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到处都是吆喝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成几拨。这时两种争论声便充满了我的耳朵。 “×××算什么!不就是去高档点的地方演唱过吗!还常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了不起!参加个‘超女’就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人了,好了不得哟……”小A和小B正扯开喉咙,放声“高歌”,全然不顾分贝高低,反而一路狂升。她们在大声争论,小A快言快语地嚷起来。小B也不示弱,摆好架势,准备进攻,说话的速度也很快,我呆呆地“伫立”在一旁,看着这场蓄势待发的口水战,半晌才回过神来,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拂袖而去。【思考】细细品读《争论》片段,说说以上文段在描摹争论中的同学时能否展示个人的特点。
答案(示例):这个文段用词准确,语言幽默,设置的场景和争论点典型,人物的语言能体现其个性特点。但第二段中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没有抓住争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个性。【修改】请根据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对第二段进
行修改。
答案:“×××算什么!不就是去高档点的地方演唱
过吗!还常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了不
起!参加个‘超女’就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人了,好了
不得哟……”小A和小B正扯开喉咙,放声“高歌”,
全然不顾分贝高低,反而一路狂升。她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小A还竖起一根手指对小B指指点点,嘴皮上下翻滚,一串话语便叽里呱啦地蹦了出来。小B见势,也不是吃素的,站到凳子上,两手叉腰,摆好架势,准备进攻,同样,她那说话的速度绝不亚于同声翻译,我呆呆地“伫立”在一旁,看着这场蓄势待发的口水战,半晌才回过神来,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拂袖而去。 【写作训练】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
1.认真审题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对于半命题
作文,首先要审好已命题部分,“这样的人”提示了
写作的范围,说明要写的内容涉及“人物”,再看补
题部分,补写什么词语呢?要紧扣“让我”两个字,
联系提示语,要填写的词语可以是尊敬、佩服、感动、叹息,也可以是别的词语。总之,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其次,留心命题干的“要求”,“不少于500字”,注意字数限制。 2.精心选材
用心选好一个生活素材。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特别强调了“这样的人”,那么,我们要选的人物,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如同学、老师、家长、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所选择的事例要典型,体现人物品质。 3.注重写法
(1)细心刻画一个“这样的人”。充分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即使有其他人物,也只能是线索人物或者陪衬人物。 (2)灵活多样选形式。叙事能力强的同学,可用记叙文体演绎一个故事;文笔优美的同学,可以选择抒情性强的散文;此外还可以写成戏剧、童话、寓言、对话录、演讲、日记、书信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形式由内容决定,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文体创新,而忽视内容的真情实感。【标杆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当他那只粗糙的大手再一次落在我肩膀上时,我没有再挣开。他就那样看着我的脸,嘴角弯出上扬的弧线,笑得很深很深。①
——题记 在我心中继父一直都是恶毒凶狠的代名词,从我十一岁那年,母亲把我领到那个男人面前时,我就没有开口叫他一声“爸”,这五年时光一直都是。在我心中他永远都没有称呼。② 初中三年时光,我过得麻木狼狈,和几个“兄弟”上网吧,抽烟、喝酒,穿着奇装异服,把头发染成跳跃的火红色招摇过市。③在老师、同学眼中我们是腐蚀到内心的坏孩子,不过我不在乎别人怎样看,依旧我行我素,游戏人生,直到发生了那件事。是他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去把你爸找来!让他来学校!”班主任气得面红耳赤,冲着我大喊。我还是站在原地,没有动弹,并且刻意地别过头去:“我爸早死了,我没有爸。”“那好,我给你妈打电话,你收拾东西走人,学校把你开除了!”我没说话,撇撇嘴还是站在那里。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猛地被推开,他快步朝这边走来。④班主任把我们几个人打架的过程和他说过后,就气哼哼地离开了。 他愣在那,好久没说话,半天才把手放在我肩膀上,我下意识地挣开了。他问我,语气有些无奈:“为什么又打架了?”“要你管!”“我是你爸!”他大声有力地说。“不是!”我坚定地说。“啪”的一声在办公室里回响,他那分明要打我的巴掌狠狠地抽在自己的脸上。我抬起头看他,他的手微微颤动,眼里含着泪,随后走出了办公室。⑤我直直地注视着他那有些弯曲的背影,不知不觉流下了两行热泪。 学校终于还是把我留下了,我知道那是他苦苦哀求的结果。办公室里,当他把那只粗糙的大手再一次落在我肩膀上时,我没有再挣开。他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学习吧!”⑥然后,他便离开了。望着他的背影,我心中泛起了波澜,不禁泪如泉涌。 从那之后,我不再上网,不再抽烟、喝酒,不再打架,我逐渐成了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好学生了。
是他改变了我,我的继父,我的父亲!我永远尊敬您,我的父亲!【阅卷评点】
①题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设置了悬念。
③细节描写,把“我”的叛逆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④动作描写,“门猛地被推开”“快步朝这边走来”,表现出继父对“我”真挚的爱。 ⑤对继父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复杂的内心,让读者为之动容。
⑥语言简短、朴实,却让“我”感动得“泪如泉涌”。 【总评】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反映了再婚家庭孩子的逆反心理。开始继父让“我”反感、厌恶,在“我”心中连个称呼都没有,继而写“我”的逆反行为,“上网吧,抽烟、喝酒……”,这是很多再婚家庭孩子的真实写照,可是继父用他的宽容、真诚与大爱改变了“我”,直到继父在“我”心中变成了父亲,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把“我”的改变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事例典型,以小见大,立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