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夜莺的歌声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夜莺的歌声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3 19:48:01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四单元
12 夜莺的歌声
第一课时
夜莺为雀形目鹟科的一种鸟。体色灰褐,是观赏鸟的种类之一。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与其他鸟类不同,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故得其名。 激趣导入《夜莺的歌声》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这场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生动的一例。背景介绍自读课文,读通语句,自学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思考:
课文是在写夜莺的叫声吗?为什么说是“歌声”呢?
“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自主读文削 喂 木屑 口哨 挺巧 斯
拧下来 一甩一甩 踢起来 蘑菇
冲锋枪 以防万一 鬼子 汉子
滚到 呻吟 烧毁 宛转 听惯检查自学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自然段多;
对话多;
课文中出现了空行。(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37个自然段)(第1~24自然段)1234唱歌巧周旋歌声传情报森林灭敌人唱歌站岗哨(第25~34自然段)(第35自然段)(第36、37自然段) 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什么?学习第一部分你是怎样理解下面几句话的?(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3)“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感受?机智、勇敢、镇静、活泼、能干、自信……课件11张PPT。第四单元
12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部分自学课文,思考:1.一路上小孩儿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2.为什么夜莺“胳臂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1.一路上小孩儿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2.为什么夜莺“胳臂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自读课文,思考: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学习第三部分自读课文,思考:1.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2.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学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1.把出现“夜莺”的地方画出来。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是什么?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5.你想对文中的“小夜莺”说点什么吗?动笔写一写。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3.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