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2 20: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21*cnjy*com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沈阳凭借机械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支柱产业,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阳机床、变压器、风动工具、泵阀及重型设备已打造为知名品牌。沈阳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是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4.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21cnjy.com
A .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 .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5.2017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手工业 B .轻工业 C .交通运输业 D .重工业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21*cnjy*com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来源:21cnj*y.co*m】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www-2-1-cnjy-com
A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度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9.请判断下列哪一选项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 )
A .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0.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这部宪法的特点是(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2-1-c-n-j-y
A .土地革命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 .实现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一国两制
13.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1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
A .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 .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
15.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 .土地改造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6年
17.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21教育网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8.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开展“文化大革命”
C. 镇压反革命 D. 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 .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2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号是历史的浓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口号:“打倒一切”、“停产闹革命”出现在(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 D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2.“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这件事就是( )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红卫兵运动 D .批林批孔运动
23.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造私营工商业
24.解放前,我国石油全部依靠进口,称为“洋油”。解放后我国终于实现了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始于( )www.21-cn-jy.com
A. 大庆油田建成后 B. 胜利油田建成后
C. 中原油田建成后 D. 塔里木油田建成后
25.河南广电全媒体直播“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兰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成为河南省贫困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终于摘掉,兰考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承诺的兑现,也是兰考几十年夙愿的达成。”这个好消息也告慰了“人民的好书记”( )
A. 焦裕禄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 轻、重比例 (%) 1957年农、 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 平均增长 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4分)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2分)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2分)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分)
(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完成于何时?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6分)
28.阅下读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出自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哪部法律文件?(2分)
(2)“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2分)
(3)“文化大革命”后,形成了以什么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其意义是什么?(3分)
(4)我们应从“文革”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4分)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B A D D C B B B B B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B D A D A A B B C A A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4分)
(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3)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2分)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
27.(1)图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图二: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方式:公私合营。(6分)21·cn·jy·com
(3)事件: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评价:(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6分)2·1·c·n·j·y
28.(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2)“刘少奇一案”。(2分)
(3)宪法。生活各个方面向着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3分)
(4)①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9.(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4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带来了动乱和灾难。(4分)
(4)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分)【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