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科学探究专题复习关注生活
体验快乐大脑提速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提高工作效率霜前冷,雪后寒--水蒸汽凝华时气温低;雪消融时吸收大量的热--水似平面镜,物体通过其成的是虚像开弓没有回头箭--张开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流水蕴着能量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力的作用至少应有两个物体墙内开花墙外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秤砣虽小压千斤捞不着的水中月--杠杆原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科学的核心是 探 究。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也是现行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在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Cl-离子和H+离子,请同学们探究是什么成分使石蕊变成红色。例、稀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作出假设:(1) H2O分子使石蕊变成红色
(3) H+离子使石蕊变成红色
(2) Cl-离子使石蕊变成红色
设计实验:(1)将蒸馏水滴入石蕊中(3)将HNO3、H2SO4、盐酸分别
滴在石蕊试纸上
(2)将NaCl溶液、KCl溶液分别滴在
石蕊试纸上
分析实验(1)将蒸馏水滴入蓝色石蕊中不变色(3)将HNO3、H2SO4、盐酸分别
滴在石蕊中变红色
(2)将NaCl溶液、KCl溶液分别滴在
石蕊中不变色
得出结论:(1)蒸馏水不能使石蕊中不变色(3)稀HNO3、稀H2SO4、稀盐酸都有H+,
滴在石蕊中变红色,说明H+能使石蕊
试液变红色
(2)NaCl溶液、KCl溶液都含有Cl-,滴
在石蕊中不变色,说明Cl-不能使石蕊
变色
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你会联想哪些物理问题呢?光污染能量转化定律热岛效应噪声污染我发现我快乐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14所示的两幅广告图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甲图错误: 它违背了 ;
乙图错误: 它违背了 ;
茶水倒出来了连通器原理勺看起来是直的光的折射规律我发现我快乐小试牛刀看图说话:发挥你的想象力,将这几幅图景与你学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一、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在煮汤团的过程中,汤团为什么会浮起来?请提出你的猜想并给出说明。
我的猜想及根据是: 。
还有可能的猜想及根据是: 。 走进生活我猜想 提示:汤团煮熟后,一般来说因吸水会变重,但原来沉底的汤团反而浮了起来,说明所受浮力增大,且浮力的增加量超过重力的增加量,而从浮力的增加可以推定汤团体积增大。这样的推理过程,不仅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要有分析问题的清晰思路和能力。而关于汤团体积增大的原因,汤团皮、馅和汤团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汤团内的水蒸气压强增大都是可以提出的猜想。 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只要写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猜想一:真、假“珍珠粉”的气味可能不同 。
方案一: 取样,分别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分辨气味有无差异 。
猜想二: 。
方案二: 。
猜想三: 。
方案三: 。猜想:真假“珍珠粉”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方案: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它们
溶解性有无差异。
猜想:真假“珍珠粉”与酸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方案: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有无差异。
猜想:真假“珍珠粉”灼烧后可能有不同现象;
方案: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色态变化。 我猜想我快乐二、猜想与假设1.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
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策略 例: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的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 立足紫罗兰花瓣,可作假设: a、紫罗兰花瓣遇到稀H2SO4、H3PO4等其它酸能变红色吗? b、紫罗兰花瓣遇到NaOH溶液、Ca(OH)2溶液变色吗? (2) 立足盐酸,可作假设: c、盐酸能使喇叭花花瓣(或其它花瓣)变色吗? (3) 扩展假设: d、其它酸,如HCl、H2SO4能使喇叭花花瓣(或其它花瓣)变色吗?
e、其它的碱,如NaOH溶液、石灰水等能使喇叭花花瓣(或其它花瓣)变色吗?
小结: (1)确定某个变量,变动其它变量,作出假 设。 (2)用类比的方法扩展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
2.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
3.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设计实验我能行 现有这样一些器材:玻璃杯一只、硬纸片一张、玻璃棒、小木块及足量的水,请选用这些器材(单独组合)你能做几个小实验,分别说明相关的物理现象或规律。 请你帮忙1 水暖工王师傅臂力过人,号称“大力士”.一天,他找来了扳手想把螺丝拧下来,可是费了很大劲就是拧不动,如上图所示. 王师傅的身边还有一个套筒和一根粗绳,如图11所示.请你帮助王师傅选择一种来解决问题?
①你选择的器材: 。
②具体方法: 。
③你这样做的理由是 。 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实验原理】
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 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用 取12.0 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 mL),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 mL蒸馏水稀释。
②量取45.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 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 mL。
【交流反思】
(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2)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帮忙2【实验步骤】①量筒
【交流反思】(1)无影响,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 (2)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酚酞,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说明完全中和。 (或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说明完全中和。)
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45 mL-5 mL)×1.0 g/mL×1.0%=0.4 g
设12 g白醋中含醋酸的质量为x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60 40
x 0.4 g
60 : x = 40 : 0.4 g
x=60×0.4g÷40=0.6 g
则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0.6g÷12g×100% =5.0%
答:该白醋中醋酸的含量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例: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的蓝色主要是由Cu2+决定的,而不是SO42-。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无意义的是( )
A、观察H2SO4、K2SO4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
SO42-无颜色。
B、将饱和CuSO4溶液降温,出现蓝色晶体。
C、在CuSO4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粉振荡,静置后溶液
变为无色。
D、在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出现
白色沉淀,而溶液颜色无变化(仍呈蓝色) 实验设计的策略 B小结: 对于实验中的变量无法单独存在的实验设计,通常可用: 归纳法:即对都含有这一种变量的一类物质进行实验设计,或用化学反应留下这一变量。 排除法:即取不含这一变量的一类物质进行实验设计,或用化学反应把这一变量除去。3、控制实验的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常用方法。
注意:1、涉及生物的实验设计,应使该生物处在最佳生存状态。 2、对照实验的设置,是实验设计中的常用手段 。四1、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
2.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
3.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
4.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
5.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
6.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
7.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四2、分析与论证
1.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
2.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
3.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
4.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
5.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
6.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请你帮忙3 小东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请你对该 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 溶液。
(2)实验操作: ;
(3)实验现象: ;
(4)实验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关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将水加到氧化钙中后,可看到魄烟雾状物质生成,生成的是什么物质?下面请你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你猜生成的物质是 。
(2)为什么烟雾还会在空气中上升呢?有同学又提出了问题。你解释白色烟雾在空气中上升的原因是 。
(3)你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你在(1)中所做猜测的合理性呢?简要写出步骤、器材、现象及结论。(1)可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也可能是随热气飘出的氢氧化钙固体小颗粒,或两者都有。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放出的热使其上方的空气被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气团上升。
(3)反应时,在其上方罩一干净的玻璃片,若玻璃片上 有液滴出现,则可说明上升的是水蒸气,若玻璃片上有粉未出现,将粉未湿润后用PH试纸检验,呈碱性,则说明上升的是固体小颗粒;若两种现象均有,则说明上升的烟雾中既有水蒸气又有氢氧化钙小颗粒。我探究我快乐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得出结论】 。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
最不合理,理由是 。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水中溶解了氧气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五、评估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
2.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
3.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
4.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
5.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
6.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例1、“小嘟咪月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脱氧剂”。它的作用是除氧,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三位同学打开包装袋,看到“脱氧剂”为灰黑色粉状,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
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为氧化铜,红色粉末是铜粉。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为铁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是活性炭,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例2、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你就这两种照明方法,从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找出二者3个方面的差异: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评价我快乐下图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得一瓶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猜测:
小红认为该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应是H2;
小芬认为该气体瓶口向上放置,应是CO2 ,
小军认为既能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又向上放置,应该是O2。⑴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
⑵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你选择的观点正确。(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小军;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实验方案评价的策略例、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硫酸铜的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1:Cu +2H2SO4(浓)===CuSO4 + SO2 + 2H2O
方案2: 2Cu +O2 === 2CuO
CuO +H2SO4 === CuSO4 + H2O
两个实验方案中,较好的是 ,理由是
。
方案2没有污染加热加热
,硫酸用量少,不用浓硫酸安全小结:实验方案评价的一般原则: (1)科学、严密
(2)安全、环保
(3)经济、易得
(4)简单、方便
六、交流与合作1.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
2.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
3.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
4.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
5.有团队精神。 ?
6.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小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探究装满水的烧杯里最多能放多少枚回形针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跟烧杯大小有关;跟水(液体种类)有关;跟液体的温度有关;跟有没有风有关;跟水的多少有关;跟烧杯的形状有关 …
评估:你还能提出的可研究的课题是 ,
或想想如何改进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
例:探究验证所能放入最多回形针数与烧杯的大小有关。需要两个大小不同形状相似的烧杯,杯分别装满水,放入回形针,记录最多能放的枚数,进行比较。若两次数目相同说明与烧杯大小无关;否则说明与烧杯大小有关。 科学探究复习小结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利用这样的步骤进行探究,但是在我们的学业测试中不可能用这样的篇幅和大量的时间来测试我们大家,因此我们大家应该注意考察探究能力的重点为:
(1)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和提出假设能力
(2)控制变量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3)信息资料的处理、应用和表达能力
(4)方案评价能力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如何控制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
让质量不同的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2.在探究不同物体下表面的粗糙程度时,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大小不同的同种材料的圆柱体),如何控制压力相同? 让两个不等重的物体相互叠放压在受力面上.有关控制变量的几个典型例子: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调节滑动变阻器.(若定值电阻由小阻值换成大阻值,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4.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控制电流相同?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大小与电流的关系量,如何控制电压相同? 用电器串联,电流相同;用电器并联,电压相同. 某爱动脑筋的学生看了这段新闻报导后,上网查阅有关氯气的知识,得到如下信息:
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剧毒。化学式为Cl2。相对分子质量71,密度比空气大。熔点-101℃。沸点-34.5℃。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 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式为:
Cl2+ 2Ca(OH)2 = CaCl2+ Ca(ClO) 2+ H2O。
2005年3月29日晚,一辆在京沪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引发车上罐装的液氯大量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他们使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然后用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进行处理。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分析先用水冲洗再用碱处理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用水冲洗: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HCl+ NaOH = NaCl+ H2O
HClO + NaOH = NaClO+ H2O
Cl2+ 2NaOH = NaCl+ NaClO+ H2O
氯气溶于水Cl2+H2O=HCl+ 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