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段考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一、比例尺
1、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上是
一个( ),因而后面没有单位。
2、( )÷24= =24:( )=( )%
3、 2.5千米=( )厘米
2.4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 )比例。
5、走同一段路,甲有10分钟,乙用12分钟,甲和乙的速度
比是( )。
6、做一项工作,甲有8分钟,乙用6分钟,甲和乙的工作时间
之比是( ),甲和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7、新圩到大里的实际距离是8千米,平面图上的距离是
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6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937.56:5反4:33:41:200000250000240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
8、一张精密仪器的图纸,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10毫米
长,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9、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6厘米长的线段代表
实际距离( )米。
10、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4.5
小时到达,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
两地相距( )厘米。
11、比例尺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千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
8:112018500000倍5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
1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13、把面积是5平方米的长方形画在图纸上,图上长方形的
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 )
14、把面积是5平方米的长方形画在图纸上,图上长方形的
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 )
15、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小。 ( )
16、比例尺1:800000表示( )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800000。B判断:××√选择:× 正比例和反比例
17、500:1属于( )
A、扩大比例尺 B、缩小比例尺
18、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
实际距离( )千米。
A、3000000 B、3000 C、300 D、30
19、一种长8毫米的电脑零件,画在图纸长16厘米,这幅图
的比例尺是( )
A、1:2 B、2:1 C、1:20 D、20:1
20、希望小学运动场长100米,宽60米,画在练习本上,选
(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1:200 B、1:2000
C、1:10000 D、1:400000
A选择:DBD21、某学校的足球场的平面图如下,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比例尺1:2000)
2.5厘米5厘米智力大比拼第一步: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长:5÷(1 :2000)
=5×2000
=10000(厘米)
=100(米)宽:2.5 ÷ (1 :2000)
=2.5×2000
=5000(厘米)
=50(米)第二步:再求实际面积100×50=5000(平方米)答:它的实际面积是5000平方米.22、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
的距离是6厘米,如果画在 的地图
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解:实际距离:6÷ =6 ×2000000
=12000000厘米
图上距离 :12000000 × =4厘米
答:图上距离是4厘米。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及其应用
1、两个数(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 )。
2、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 )。
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比例两端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 );
比例中间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 )。
比例的基本性质:( )。
3、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 ( )
12:9和8:10 ( )
20:5和4:1 ( )
5:1和6:2 ( )比例相除比相等项内项外项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及其应用
4、解比例:
(1)8:X=2:9 (2) 15:10=3:( X -6)
(3) (4)
解:2X=8 ×9
2X=72
X=36解:解:解:15× (X -6)=10×3
15X-90=30
15 X=120
X=8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及其应用
5、比例的应用题: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1:10=X:32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一、考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基本概念。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 );
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 )。如果这两种量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也就是商)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 )关系。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 );
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反而( )。如果这两种量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
正比例扩大缩小比值正比例缩小扩大乘积反比例反比例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考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基本概念。
3、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
( )。
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
( )。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
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为
( )。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
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为
( )。一个扩大另一个缩小,一个缩小另一个
扩大,乘积不变。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 k(k一定)xy= k(k一定)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考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基本概念。
5、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 ),
反比例是图像是一条( )。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种量
也随着扩大为原来的3倍,这两种量成( )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为原来的5倍,另一种量
也反而缩小为原来的 ,这两种量成( )比例。
7、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一种量扩大4倍,另一种量也
( )。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一种量扩大4倍,另一种量反而
( )。反直线曲线正扩大4倍缩小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二、考点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
(2)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 )。
(3)圆的周长和直径
( )。
(4)圆的周长和半径
( )。
(5)圆的面积和半径
( )。
(6)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
( )。
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7)圆的面积和周长
( )。
(8)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平方
( )。
(9)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
( )。
(10)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 )。
(1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 )。
(12)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 )。
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反比例,因为乘积一定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3)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
( )。
(14)一条长2千米的公路,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 )。
(15)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数量和面粉的数量
( )。
(16)购买同一种电脑的台数和钱数
( )。
(17)班级人数一定,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 )。
(18)圆的周长一定,它的直径和圆周率
( )。
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不成比例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反比例,因为乘积一定不成比例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9)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 )。
(20)一个非0的数和它的倒数
( )。
(21)若y=3x,y和x
( )。
(22)若2y=3x,y和x
( )。
(23)如果 x = y,x和y
( )。
(24)如果a×4=b×5,则a和b
( )。
成,成反比例,因为乘积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反比例,因为乘积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成,成正比例,因为比值一定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二、考点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
2、判断: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2)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
(3)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
(4)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
(5)梯形的面积一定,上、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
3、填空:
(1)如果a×b=c,当c一定时,a和b(? );
当a一定时,b和c(? );
当b一定时,a和c(? )。
(2)买同样的书,应付的钱数与所买的本数成( )
(3)笑笑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和时间成( )
√×√×√成反比例成正比例成正比例正比例成反比例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二、考点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
(4)已知表格1中,x和y成正比例,表格2中, x和y成反比例,
请把两个表格填写完整。
(表格1) (表格2)
4、选择:
(1)长方形的( ),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铺地面积一定,( )和用砖块数成反比例。
A、每块砖的边长 B、每块砖的面积 C、每块砖的周长
17.5641.2BB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三、考点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1、应用题:
(1)一辆汽车行驶90千米需要5升汽油,照这样计算,
40升的油箱全部加满后能行驶多少千米?
(2)六年级同学做广播体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①解:总人数:20×18=360人
行数:360÷24=15行
答:可以站15行。
②解:设可以站X行,则
20:24=X:18
X=15
答:可以站15行。
①解:一升油行驶的路程:90÷5=18千米
路程:18×40=720千米
答:能行驶720千米。
②解:90÷5×40=720千米
答:能行驶720千米。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1、应用题:
(3)张师傅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12分钟,如果把这根
木料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
(4)出版社出版一本科技书。如果每页排600个字,
要80页。为了节约纸张,现在决定缩小字号,
每页多排200个字,现在这本科技书有多少页?
解:总字数:600×80=48000字
现在每页字数:600+200=800字
现在页数:48000÷800=60页
答:现在这本科技书有60页。解:锯一下需要的时间:12÷(3-1)=6分钟
锯6段就是锯5下:6×(6-1)=30分钟
答:需要30分钟。
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2、综合题:
(1) 乘车的人数与所付车费为 1 2 3 4 5 6 7人数/人1512963018船费/元将左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说一说那个量没有变?
每人所需的乘车费用没有变(2)乘船船费与人数有什么关系?
乘船船费与人数成正比例关系。(3)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121518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四、考点4:图形的放缩。
1、我们可以把小图放大,也可以把大图缩小,但只有把
原图的长和宽放大或缩小( )
(按相同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像。
2、 (1)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
(2)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它是按( ):( )的比缩小的。
⑤③3 2相同的倍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