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二章 浮力(综合练习)
【例题精选】
例1:体积相同的铝球、铁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C.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分析与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决定F浮大小的因素:一是液体的密度,二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本题中的铝球、铁块、木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相同,又由于它们是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而是相等的,所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也相同,因此应当选“D”,即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本题同时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与组成物质的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形态及在全部浸没时的深度无关。
例2:体积是5分米3、重为39.2牛的物块,将它放入水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分析与解:首先要弄清楚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漂浮、悬浮、沉底,然后才能选择计算浮力的合适方法,因此,判断物块静止时状态是本题的关键。
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方法有两种:
(1)受力比较法:
将物块全部浸没水中,计算它受到的浮力,再将浮力与重量力相比较,确定上浮还是下沉,从而得出静止时的状态。
物块全部浸没水中时:
。物块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2)密度比较法:
计算出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确定其浮沉。
∴ 浸没水中的物块将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因为物体漂浮时的,所以不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浮力的计算,而是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去求解。
∵ 物块静止时漂浮,二力平衡。
∴
解:(略)
答: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浮力为39.2牛。
例3:一个杯子,如图3所示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当冰熔化后,杯中的水面将如何变化?
分析:冰在水面上熔化的全过程,可看成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冰漂在水面上相当于在水的上部压出了一个“坑儿”,这个“坑儿”的容积其实就等于冰漂浮时的;将冰拿出水面,“坑儿”保留在水面上,再将整块冰熔化成水后,倒入“坑儿”中。
冰块熔化成水的体积与“坑儿”的容积相比较,其实就是相比较:
若 ,则液面上升;
,则液面高度不变;
,则液面下降。
解:设水的质量为m冰。
∵冰块漂浮
冰化成水,
∴ 水面高度不变。
例4:一个物体重2牛顿,浸没在水中称重(弹簧秤的示数)1.75牛顿,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重1.8牛顿,求物体的密度和这种液化的密度。
分析:以物体本身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在水中时:
∴
我们要求的是物体的密度,这个量可以在的展开式中得到,即。
归纳一下, ———— ①
——②
用比例法,①/②就可直接消去V物,省去求V物这一步,于是我们利用了这个已知求得了这个未知。
第二问的分析与上面大同小异,只是利用了这个已知求得了这个未知,当然还可以直接利用 去求 。
解:
(1)求物体的密度。
(2)求液体的密度
或
小结:本题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利用弹簧秤分别称出物体在空气中、水中、液体中时的重(视重:弹簧秤的读数),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液体的密度值。这给我们测算密度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例5:如图4所示,已知,若把铝块B放在木块A上时,恰好使铝块全部浸入水中。那么,木块A的密度是多大?()
分析:A、B均没入水中,受到浮力,因此,研究对象应选A和B这个整体。
由整体处于静止,可列出力的平衡方程:
。
本题所求为A的密度,已知B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于是我们想到应当把、GB以及展开,分别以密度、体积表示,消去公因,代入已知,求出。
解:∵ A、B浸没在水中静止
∴
小结:(1)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后面的运算避免不必要的繁索。
(2)由力的平衡方程出发,根据所求和给出的已知量及各量间的内在联系,将方程恰当的展开、变形、整理,可以使计算过程大大地简化。
【综合练习】
1.将一个实心球分别放入水、盐水和水银中,如图5所示,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分别用表示,比较浮力的大小,应为
A. B.
C. D.
2.一只密封的箱子体积是10分米3,质量是8千克。不慎落入水中,木箱在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体积相同的木块和冰块,都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 于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于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4.一个体积为2米3的气球,内装氢气,球皮重10牛,停留在地面附近的空中,空气对它的浮力是多大?它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
()
5.一木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是10克。若将它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
A.8克 B.10克 C.12.5克 D.无法确定
6.如图6所示,A、B两物体静止在水中,则
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等,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两物体的重力不等,B物体的重力大。
D.两物体的密度不等,B物体的密度大。
6.木块下面用细绳吊一铁块,悬浮在水中,如图7所示,若细绳断了,待木块重新静止,铁块下落容器底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是
A.都变大
B.都变小
C.都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7.将铝、铁、铜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都浸没在水中,此时三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现在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则:
A.挂着铝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C.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D.三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
8.如图8所求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50厘米2,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0.4×103千克/米3和6×103千克/米3。物体B的体积为250厘米3。当B物体放在A物体上静止时,如图甲,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其体积的1/10,求:
(1)物体A的体积是多少?
(2)将B物体放入水中,如图乙,则容器中的水面将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答案】:
1.提示一:分别采用和沉底、漂浮时实心球受到的的关系去比较。
提示二:
答案:,选C。
2.提示:参照前面讲解的例题。
解法:
,箱子静止后是漂浮在水面上的
∴
答:木箱在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78.4牛。
3.提示一:漂浮时
提示二:
相同,与成正比
解法:
答案: 小于; 小于。
4.提示一:
提示二:
解法:
答案:= 25.284牛,最多能吊起=13.52牛。
5.提示:木块在水中、在酒精中均为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而所受浮力大小为排出的液体的重。
解法:∵ 木块在水中漂浮
∴
而
∴ 木块在酒精中仍为漂浮
答案:选B。
6.提示一:比较浮力大小的途径:一是利用,通过的比较,得出的大小,二是通过物体所处的状态,利用与的关系,得到的大小。但本题既不能比较,也不能比较,这两条路行不通。
提示二:由A漂浮可知
由B悬浮可知
答案:选“D”。
7.提示一:绳断后,铁块下沉,木块必上浮,直至漂浮。
提示二: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未变,但木块的小了,由于S未变,所以h水减小了,减小,F减小。
答案:选“B”。
8.提示一:对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球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力的平衡方程。
提示二:将力的平衡方程恰当展开、变形,用弹簧秤的拉力F示、金属的密度等量表示G球。
解法:
∵ 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是在三个力的作用下的平衡
∴
而
∵ 最大,F示都相同
∴G铜最小
∴ 提出水面后,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答案:选“C”。
9.提示一:以A的体积VA为未知数,通过A、B一起漂浮,列二力平衡方程。
提示二:比较乙图中与甲图中的大小,得到△,再由△h = 求液面变化。
解法:
(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
∵ 它们漂浮
∴
∴
(2)∵ A漂浮(乙图中)
∴
即:水面将下降,下降了5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