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讨论:在月球的表面宇航员能够直接对话吗?宇航员在月球上神舟七号及航天员人类对茫茫宇宙的探索是从大气层开始的第2章 地球的“外衣”第1节 大气层思考:正因为地球表面有空气,使地球上出现了许多与自然现象。你能举例说明你见过的哪些自然现象与大气有关吗?流星雨闪电极光一、大气的存在讨论:除了上述自然现象,生活在地球上的你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吗?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通过哪些现象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闪电下面的图是什么现象?说一说台风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大气照片大气地球1、大气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1000千米的高度内。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如果 没有大气,
地球会……先来看看月球的表面情况月球表面受到陨石撞击.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被陨石撞击出现很多陨石坑;没有风雨雷电;昼夜温差很大;没有生物等。
2、大气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1、从这两张图片中,你能获得有关大气温度的信息吗?3776米高的日本富士山 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2、如果山的高度能达到10千米、100千米,大气的温度变化情况还是这样吗?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为什么哈勃望远镜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让我们了解更多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登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温度越低。高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这层外壳主要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通过看图片:大气的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吗?在85千米以上如何变化?在85千米以下呢?
(阅读课本50页)1、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温度是上升的。二、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2、85千米以下大气温度与高度的关系
0——12千米
12千米——55千米
55千米——85千米3、大气温度变化范围:-84℃——2500℃0 ~12千米之间这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
升高而下降
12~55千米之间这层气大气温随高度的
升高而上升
55~85千米之间这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
升高而下降
85千米以上这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
而升高 -100 -80 -60 -20 0 20 50 温度/℃0高度(千米)855512大气的分层讨论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把结果填入表格。1234从地面到12千米处12千米到55千米55千米到85千米85千米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下降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下降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第一层 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
第二层 17---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层)
第三层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中间层)
第四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暖层)
第五层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外层)
三、大气的分层 你知道各层的名称吗?-100 -80 -60 -20 0 20 50 温度/℃0125585高度(千米)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高度(千米)5585-100 -80 -60 -20 0 20 50 温度/℃012第一层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对流层平流层暖层外层中间层
500千米以上
80-500千米
50-80千米
17-50千米
0-17千米高空对流层思考:大气的温度不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那么它的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温度大空气密度小,温度小的空气密度大。密度大的气体会向哪里运动?密度小的气体会哪里运动?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热空气密度小上升,冷空气密度大下降,形成了对流对流运动冷热冷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变化的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对流层中大气的温度随高度而升高,地面热空气上升,在高空遇冷下降,形成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对流层的特点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现象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大气层的各层有什么特点?课堂练习:课本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