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同步教学资源: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教案+视频)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同步教学资源: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件+教案+视频)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1 19:47:35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了解一些常见的铁、铜、铝等矿石;
2、认识工业炼铁、炼钢的方法;
3、初步学会含杂质物质的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本课题中我们将达成以下目标:复习1、写出下列金属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 、 Mg、 Zn、 Cu
2、什么叫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怎样?哪些金属在自然界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金属概述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自然界中以单质
形式存在的金自然界中以单质形
式存在的银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资料常见的铁矿石罕见的铁矿石 七彩针铁矿 这不是一种稀有矿物,也没有完整的结晶,但它因晕彩而呈现出七彩颜色十分吸引人。
常见的铜矿石蓝铜矿(Cu2 (OH)2 CO3)罕见的铜矿石毛赤铜矿(Cu2O )其它矿石金红石(TiO2)闪锌矿特别提示化合物有颜色的元素:Fe、Mn、Cu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15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前两位的是_____、_______。铝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16页 常见的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在地壳中,矿物常与岩石混合共存在一起,形成矿石。思考:矿石是如何变成金属的?猜测一下:我国古代利用金属单质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又称作金属?一、铁的冶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产量突破1亿
吨而发行而发行的邮箱1、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高温(1)为什么最后的玻璃管口放置一酒精灯?
(2)你能否想到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法?尾气管出口通至酒精喷灯火焰处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当用酒精
喷灯给氧化铁加热一段时间后,我们将看到固体由
____色变成____色,这时氧化铁变成____,实验中
石灰水会变_________,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
是 _____________。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红黑铁白色浑浊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CO+FeO
CO+Fe3O4 提示:FeCO3===FeO+CO2高温CO表现出什么性质?2、冶炼设备:高炉。 3、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思考: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4、冶炼过程:C+O2===CO2
C+CO2===2CO
3CO+Fe2O3===2Fe+3CO2
讨论:自然界中的铁矿石是纯净物吗?冶炼出的生铁呢?
点燃高温高温5、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1000t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氧化铁的质量: 1000t× ( 1- 20% )=800t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多少吨质量分数为96%生铁中含铁560t?生铁的质量: 560t÷96%=583.3t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分数提示:必须把含杂质的物质换算成纯净物。特别注意:是含主要成分的量还是杂质的量。注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应是 纯净物的质量。=112 96%x例: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赤铁矿石—氧化铁—铁—生铁1000t×80% ×70%÷96%=583.3t生铁的质量:解:设1000t该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96%的生铁质量为x3CO+Fe2O3===2Fe+3CO2高温 160 1121000tx80% 96%X160 1000tx80%=x112x1000tx96%160x96%=583.3t答:可炼出生铁583.3吨。练习1:要炼出含杂质2%的生铁3200吨,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生铁—铁—氧化铁—赤铁矿石3200t×(1-2%)÷70%÷80%=5600t赤铁矿石:3:实验室用5g不纯的Zn与足量的稀HCl反应得到0.1gH2,则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用含杂质10%的石灰石烧制生石灰,有50吨这样的石灰石,可制得多少含CaO90%的生石灰?提示:解题格式同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二课时)复习 1、 认识铁的锈蚀及其保护方法;
2、 初步学会金属的再利用及金属资源的
保护方法。1、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原料、过程各是怎样?
2、含有20%杂质的石灰石25g与足量的稀HCI充分反应,可制得CO2的质量是多少?本课时中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二.金属资源保护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且危害极大!!!!如何防锈?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铁锈对反应不起阻碍作用。不生锈
不生锈
生锈———a. 干燥空气中
b. 浸没在水中
c. 潮湿空气中活动与探究:铁的生锈过程请思考:哪种情况下,铁最易生锈?为什么?(1)铁制品的锈蚀: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铁锈的成份:很复杂,主要为氧化铁Fe2O3 xH2O可表示为:Fe+O2+H2O Fe2O3 H2O(3)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接触;与水接触。①出水口处的铁栅栏,什么地方最易生锈?
②为什么降酸雨会更易使铁器锈蚀?.③一旦发现铁器生锈该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什么?思考.铁锈疏松多孔,铁锈蚀后,会增大其表面积,更易与O2和H2O接触。(4)铁制品的防锈措施: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水讨论:采用哪些措施可防止铁的锈蚀?例如自行车钢圈、链条齿轮、大杠的防锈方法及医用器械等的防锈方法。具体方法: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致密的氧化膜) 2.“打强心针”——在铁中加入其它金属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 3.保持表面干燥。归纳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使我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今后应如何保护自己?我生病了,我现在浑身起色斑,身上有小孔,我这是怎么了2.金属资源保护怎样保护金属资源呢?①.防止金属的腐蚀;②.废旧金属的回收与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④寻找金属替代品。知识实践反馈练习铁可以拉制成铁丝,是因为它具有______性;铁锅可以用来炒菜,是因为铁是_____的导体。要完成Fe?FeSO4的转化,可以让铁和________和_______发生置换反应。盛入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时可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是利用了铁具有_____的性质。钢铁生锈,实际上是铁、_____ 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防止铁制品生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知识实践反馈练习 在下列条件下,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有氧气存在 B.有水存在
C.在潮湿空气中 D.表面有油污下列有关使用铁器时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A.避免接触干燥的空气
B.能盛放盐酸
C.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D.避免接触潮湿空气
CD知识实践探究性学习作业 三中的车棚栅栏是铁条焊接在一起的,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为了使它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防锈措施。
你的假设:铁栅栏生锈的原因:
、 、 。
你的方案:针对这些原因,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知识实践探究性作业探 究 方 案 优 劣练习巩固请说出铁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
请写出铁与氧气、盐酸、硫酸及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一根质量为10g的铁钉,投入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洗净干燥后称其质量为12g。请计算生成的Cu的质量为多少?课后练习第三教时
内容: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铁、铜、铝等矿石;
2、认识工业炼铁、炼钢的方法;
3、初步学会含杂质物质的有关化学反应计算。
重难点: 重点:从矿石中还原铁的方法与过程;
难点:含杂质物质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
教具与用品:Fe2O3、CO、Ca(OH)2溶液、铁架台、硬质玻管、试管、酒精喷灯、
导管、火柴、炼铁高炉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 1、写出下列金属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 、 Mg、 Zn、 Cu
2、什么叫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怎样?哪些金属在自然界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板书: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介绍: 金属概述、金属元素在地壳及海水中的存在。
阅读: 课本P15资料。
介绍: 常见的铁、铜等矿石。
特别提示: 化合物有颜色的元素:Fe、Mn、Cu。
板书: 在地壳中,矿物常与岩石混合共存在一起,形成矿石。
猜测: 我国古代利用金属单质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又
称作金属?
思考: 矿石是如何变成金属的?
板书: 一、铁的冶炼
介绍: 我国古代炼铁历史及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
演示: 用CO还原Fe2O3,并验证有CO2生成。高温
板书: 1、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思考: (1)为什么最后的玻璃管口放置一酒精灯?
(2)你能否想到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法?
练习: 写出下列各化学方程式:CO+FeO、CO+Fe3O4 高温
介绍: 菱铁矿中FeCO3的分解同CaCO3类似: FeCO3===FeO+CO2
思考: 这里的CO表现出什么性质?
板书: 2、冶炼设备:高炉。
展示: 炼铁高炉模型及各部件的作用。
板书: 3、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讨论: 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点燃 高温
板书: 4、冶炼过程: C+O2===CO2,C+CO2===2CO 高温
CO+Fe2O3===2Fe+3CO2
讲解: 各原料在炼铁过程中的作用。
讨论: 自然界中的铁矿石是纯净物吗?冶炼出的生铁呢?
板书: 5、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提示: 必须把含杂质的物质换算成纯净物。
举例: 1000t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
特别注意: ①是含主要成分的量还是杂质的量;
②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应是纯净物的质量。
练习: 1:要炼出含杂质2%的生铁3200吨,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
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2:用含杂质10%的石灰石烧制生石灰,有50吨这样的石灰石,可
制得多少含CaO90%的生石灰?
3:实验室用5g不纯的Zn与足量的稀HCl反应得到0.1gH2,则样品
中Z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提示: 解题格式同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小结: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及含杂质物质计算的有关注意事项。
作业: 课本P22:3、5
预习: 1、铁制品在什么环境下容易生锈?怎样防护?
2、在日常生活中,你对金属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哪些方法与
措施?
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在地壳中,矿物常与岩石混合共存在一起,形成矿石。
一、铁的冶炼
高温
1、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2、冶炼设备:高炉。
3、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点燃 高温
4、冶炼过程: C+O2===CO2,C+CO2===2CO 高温
CO+Fe2O3===2Fe+3CO2
5、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后记:
第四教时
内容: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
教学目的: 1、 认识铁的锈蚀及其保护方法;
2、 初步学会金属的再利用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重难点: 重点:铁制品的锈蚀与防护;
难点:金属资源的保护。
教具与用品: 试管、铁钉、橡皮塞、蒸馏水、植物油
教学过程:
复习: 1、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原料、过程各是怎样?
2、含有20%杂质的石灰石25g与足量的稀HCl充分反应,可制
得CO2的质量是多少?
板书: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二、金属资源保护
讲解: 金属资源的利用及腐蚀、报废。
介绍: 金属制品腐蚀的危害:船舶、铁钉、自行车等。
板书: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讲解: 金属锈蚀的原理是:反应物间相互接触反应,且生成物不会对反
应物起阻碍作用。象铁生锈、铜生铜绿。
活动与探究: 课本P19:活动与探究:铁的生锈过程
提示: 蒸馏水的目的是让水中无空气(O2)。
思考: 哪种情况下,铁最易生锈?为什么?
板书: (1) 铁制品的锈蚀:
讲解: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板书: (2) 铁锈的成份:很复杂,主要为氧化铁Fe2O3.xH2O
讲解: 可表示为:Fe+O2+H2O Fe2O3.H2O
铁锈疏松多孔,铁锈蚀后,会增大其表面积,更易与O2和H2O
接触。
板书: (3) 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接触;与水接触。
思考: ①出水口处的铁栅栏,什么地方最易生锈?
②为什么降酸雨会更易使铁器锈蚀?
③一旦发现铁器生锈该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什么?
板书: (4)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水。
讨论: 采用哪些措施可防止铁的锈蚀?例如自行车钢圈、链条齿轮、大
杠的防锈方法及医用器械等的防锈方法。
板书: 具体措施:①加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致密的氧化膜)
②在铁中加入其它金属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
③保持表面干燥。
介绍: 自行车的铁制品构件的具体防护措施。
小结: 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
板书: 2.金属资源保护
思考: 怎样保护金属资源呢?
板书: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废旧金属的回收与利用;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④寻找金属替代品。
小结: 铁制品的锈蚀、保护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作业: 课本P22:1、2、4
预习: 课后总结归纳本单元各知识点。
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 铁制品的锈蚀:
(2) 铁锈的成份:很复杂,主要为氧化铁Fe2O3.xH2O
(3) 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接触;与水接触。
(4)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具体措施:①加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致密的氧化膜)
②在铁中加入其它金属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
③保持表面干燥。
2.金属资源保护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废旧金属的回收与利用;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④寻找金属替代品。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