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五节 水的浮力(共四课时)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五节 水的浮力(共四课时)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11-03 20:00:0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阿基米德原理(二)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三)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确认水及其它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5节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
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 了
的感觉,同时浴缸的水面会 。
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 。
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 。变轻上升水的浮力排开了一部分水思考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那么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猜一猜: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与液体密度有关
与深度有关
与体积有关
与物重有关
与物体形状有关
等等
变小增大【建立假设】浮力可能与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弹簧秤的读数逐渐 ,浮力逐渐 。【设计实验并验证】 设计实验方案定性研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
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 如何定量的证实你的猜想呢?为了 定量地进行检验,我们必须测哪些量? 浮力的大小
排开水的多少 思考怎样测浮力? 怎样测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首先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那么怎样将这部分水取出来呢? 思考F浮=G - F拉如何利用课文1-44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怎样安排实验步骤?
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讨论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5)填好表格:F浮= G排=ρ液g V排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
体的物体密度。
公式中的V排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总体积(V物)。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液小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
浮力只跟ρ液和V排液,即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理解1、解释曹冲称象的原理。
2、(不准浸入水中)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水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气体适用吗?
4、物体浸入液体中越深,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越大?
5、例题:体积是1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酒精里,它受的浮力是多少牛?(取g=10牛/千克)
应用举例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牛顿,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
(1)金属块的体积?
(2)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4)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千克/米3 ?
它可能是什么金属?举例3.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3.92牛,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这个物体的密度,这个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A.???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练习B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A作 业课本:
作业本:第5节教学反思
1. 本课内容安排5课时。第1课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第3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第4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第5课时浮力的复习课。
2.学生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教材的要求。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特别是涉及解题还是很难建立起模型。 课件52张PPT。物体的浮沉条件(二)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三)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确认水及其它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5节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思考与练习 1.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 27牛 ,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为17牛,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解:F浮=G-F拉=27牛-17牛=10牛答:它受到的浮力是10牛。物体的浮沉条件 你知道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三个外观一样的乒乓球,当它们浸没在水中时,要求一个上浮,一个下沉,一个停留在水中不动。?  三个乒乓球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放不同质量的沙(或其他物质)就能实现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思考那到底要放多少沙呢?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来计算如 静止时:受平衡力杯中放三个乒乓球,分别处于漂浮,悬浮,和下沉的状态,你能对他们进行受力分析吗?GF浮上浮F浮>G物F浮=G物漂浮GF浮上浮漂浮F′浮= G悬浮下沉判断浮沉的状态物体的浮沉取决于 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注意区别1.你知道”上浮”,”漂浮”,和”悬浮”的区别吗?2.“浸在”和”浸没”有什么区别吗? 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到海底而处于静止状态。 A 上浮B 漂浮C 悬浮D 下沉动态动态静止静止F浮>G物 上浮
在上浮过程中,
浮力大小不变F浮=G物V物G物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浮在水上,那些是沉在水中的,你能举些例子吗?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物体的浮沉会和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跟物质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想一想猜测:验证悬浮:G浮F = G悬浮:G浮F = G悬浮:排= 物G浮F = G悬浮:上浮:F > G浮漂浮: G物 (ρ液> ρ物)
上浮的必然结果是漂浮
漂浮: F′浮= G物 (ρ液> ρ物)
悬浮: F浮= G物 (ρ液=ρ物)
下沉: F浮< G物 (ρ液< ρ物)
体积变化举例1: 将体积为 的冰块,先后放入足够多的水和酒精中。求冰块在水和酒精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取10牛/千克)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
重力 ,
浮力 ,
轮船将 一些(填“上浮”或“下沉”)不变不变上浮举例2: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河水海水 2.图中甲、乙、丙、丁是四个材料、体积、形状互不相同的物体,图中注明了它们的沉浮情况,试在图中补画出每个物体受到的浮力F与重力G的完整情况(只要定性地表示出力的相对大小)。甲上浮乙下沉丙漂浮丁悬浮F浮F浮GG思考与练习3.体积是 200cm3的铁块,一半浸在酒精里,它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取10N/kg) 解 : 铁块排开酒精体积
V排 =100 cm3=1.0×10-4m3
铁块所受浮力 返回巩固练习 分析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在上浮一直到漂浮在水面所受浮力情况。
巩固练习2、比较液体密度与物质密度(物体平均密度)
上浮 F浮 >G;ρ物 ρ液
漂浮 F浮= G ;ρ物 ρ液
悬浮 F浮= G ;ρ物 ρ液
下沉 F浮< G ;ρ物 ρ液(A)
上浮(B)
漂浮(C)
悬浮(D)
下沉<<=>【实验】把同一鸡蛋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动态动态静止静止作 业课本:
作业本:第5节教学反思
1. 本课内容安排5课时。第1课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第3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第4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第5课时浮力的复习课。
2.学生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教材的要求。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特别是涉及解题还是很难建立起模型及进行受力分析。 课件33张PPT。物体浮沉条件的利用(二)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三)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确认水及其它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5节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1)物体下沉:F浮 ρ液
(2)物体上浮:F浮>G物 或ρ物<ρ液
(3)物体悬浮:F浮=G物 或ρ物= ρ液
(4)物体漂浮:F浮=G物 或ρ物< ρ液复习提问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后来人们发现,把树干挖空成为独木舟,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从浮力利用的角度看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即使最现代化的轮船,也保持着这种古老的办法。畅所欲言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浮力的应用:
如航标灯、浮桥、海上采油钻井台、打捞沉船等。应用一:密度计注意: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
特点:从下到上,读数依次变大,数值间隔的长度不相等.
(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①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G计原理工作的。
② 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不均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试一试: 将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时,
若液体密度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大;
若液体密度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小。 为什么将密度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液面所对的位置
会不同?(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液体排开的体积不同,液面对应的位置也就也不同) 密度计是利用     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 ,露出液面的部分 。当把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正对0.6这个刻度,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漂浮时F浮=G计浅0.6×103多应用二:轮船 捏成一团的橡皮泥会沉入水底,而做成空心的橡皮泥却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试一试:【轮船实验】答:做成空心的目的是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即把橡皮泥做成空心,它受到的重力没有改变,而因为空心的橡皮泥可以排开更多的液体,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使橡皮泥漂在液面。轮船也是如此,Titanic的沉没,进水。答:因为浮力的大小不仅与船只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而且和水的密度有关。思考:(p27阅读)轮船有多条载重线(吃水线)?轮船是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必须把它作成 的,这样虽然受到的重力 ,但体积 很多,受到的浮力 ,所以能浮在水面。空心不变增大增大排水量: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不是排开水的重力)
应用三:潜水艇试一试:潜水艇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球内的水量减少,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小,一旦重力小于浮力,球将上浮;
反之,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一旦重力大于浮力,球将下沉。结论: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当潜水艇由100m深度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它受到水的压强将 ,受到的浮力将 。
自身重力变大不变例: 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应用四:气球和气艇 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不能无限制升空?想一想,如果这是个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为了使乘客返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结论:气球和气艇是靠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升降的。①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升空时ρ平均< ρ空气。
②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F浮③气球不能无限制地升入高空,当F浮=G球时,应该悬浮,实际上在没有达到悬浮时,其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而破裂。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例4自身的体积应用五:盐水选种好的种子下沉,坏的、差的种子上浮结论: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来改变浮力的大小,从而使不良种子上浮,最终漂浮。应用六:测定血液密度 在试管中装如密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只需从人体中抽取少量血液,分别在每一只试管中滴一二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那一支试管中的血液不下沉也不上浮,而是悬浮在溶液中,就可以做出什么判断?为什么?应用七:打捞沉船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近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思考与练习 1.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如何?答:方向竖直向上。 2.将一个铝制空心球用手没入水中,放手后球将: (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巩固练习D1.船只采用“ ”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要使浮在水面的潜水艇潜入水中,应当 。空心自身的重力向水舱充水作 业课本:
作业本:第5节教学反思
1. 本课内容安排5课时。第1课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第3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第4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第5课时浮力的复习课。
2.学生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教材的要求。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特别是涉及解题还是很难建立起模型及进行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