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岳麓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岳麓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1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考试的常考点,考试热点主要涉及“协商建国、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西藏的和平解放及历史意义、抗美援朝及其影响”等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第l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要讲述了协商建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和主要过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过程和影响。第2课“抗美援朝”,主要讲述朝鲜战争爆发及对中国的危害,中国赴朝作战、战争情况以及出现的英雄人物:最后讲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意义。第3课“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讲述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过程和历史
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措施和意义。
知识之间的联系:协商建国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为以后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教法建议
对于教材中“开国大典”一目的教学可以结合影视作品形象化处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应重点强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对于“抗美援朝”一课要进行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学生对于土地改革的内容并不陌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就有过这样的农村改革,需要强调改革完成后,土地性质的变化和改革的历史意义。关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可利用教材中“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知识讲清楚国民经济恢复的几项措施即可,强调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为政权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应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等方面进行学习,基本具备了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具备了初步运用史实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已初步形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对于解放战争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认识到建立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必然选择。对于战争的学习,学生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战争的原因、指挥者、主要过程、著名战役、结果、历史意义.因此学习抗美援朝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的。对于土地改革的内容,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分布和土地改革以后土地的性质。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也有自己的看法,懂得论从史出的道理,知道应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学法建议
本单元共有3课,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年.跨度较小。可以使用联想法,沿着一条线索:准备建国一建国一巩固新生政权,把本单元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条理清楚,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使用列表图示法,比如“抗美援朝”的学习,可以使用列表的方法,把抗美援朝的背景、时间、人物、主要战役、简单过程、结束、历史意义等画成图表,一目了然,帮助记忆。同时可以和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作比较,加深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忆协商建国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掌握两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协商建国、开国大典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认识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树立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协商建国的主要内容和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图片、《开国大典》的影片、西藏和平解放的资料等。
学生准备:观看《建国大业》《开国大典》等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l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等进京后“考试”成绩如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l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讲授新课:
一、协商建国
师:同学们,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内战的洗礼,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则为新中国的成立在组织机构上做了重要准备,它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何时?地点在哪里?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问: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主要内容: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
③确定首都、国旗、国歌(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④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2.《共同纲领》的内容和作用
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作用: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人民英雄纪念碑
(1)修建时间:1949年9月30日奠基,l952年8月1日开工,l958年4月22日建成。
(2)碑文内容: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有毛泽东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金箔制成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政治协商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生: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师: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的哪些国家标志?
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
主要内容: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
教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步提问、回答)
图片说明:

1949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①你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
开国大典。
②你知道图片上正在讲话的是谁吗?
毛泽东。
③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展示图片:

开国大典的盛况 毛泽东宣读公告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页小字部分,再次感受中国这一盛典。
④毛泽东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即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⑤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领域、界别的人士。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l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也是20世纪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请你结合实际,就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来之不易,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l:我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自豪。
学生2:中国等待这一天太久了,作为中国人感到一种责任,要保护这一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三、西藏和平解放
1.展示图片:

师:上面图片显示的是我国的哪个省份?
学生回答:两藏。
师:在新中国成立前,西藏并不是我们大家族中的一员,西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解放的。
2.展示图片:
坐在毛泽东两边的西藏代表分别是谁?(左边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是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图片展示的是l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协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若干规定》在北京签订。
学生看书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际,全国领土是否已经全部解放?
没有,在祖国大陆西藏没有获得解放,此外台湾等沿海岛屿没有获得解放,香港、澳门亦未回归。
2.西藏是在什么时候解放的?
1951年。
3.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
1950年秋,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占领战略重镇昌都。1951年4月,两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藏族)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除台湾等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等地外,祖国大陆全部获得了解放。l951年秋,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驻拉萨。
小结: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现代史由此拉开了序幕。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但是,国内外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然要处心积虑地进行破坏活动。所以,年轻的人民政权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才能生存和巩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