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11 20:0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地理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课前预习课后练习随堂检测课堂探究课前预习发展中经济特区货物出口国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98~100,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国家。
2.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 。
3.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 。课前预习人地关系区域发展海洋权益可持续发展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100~102,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不够和谐, 不平衡, 面临严峻挑战。
2.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的压力越来越大。课前预习 10%20%和平发展合作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P102~104,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
2.我国坚定 、 、 、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
3.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共赢 和谐世界课堂探究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结合课本P98~100内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新名词或一件新事物,向同学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成就。 超级杂交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每公顷平均能增产稻谷1500~2250千克。课堂探究 按水稻现有播种面积计算,每年可望增收稻谷230亿~345亿千克,能多供养6000万~8000万人口。“超级杂交稻”是21世纪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课堂探究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结合课本P100~102内容,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下面是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同学一: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吧,一点也不能再开发了。
同学二:这可不行,这么多人要吃饭、穿衣,不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怎么行。课堂探究我国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如果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或排放的污染物数量过大,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我国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不足,加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课堂探究 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因此,我国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积福。课堂探究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结合课本P102~104内容,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努力。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我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课堂探究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做出的努力。 ①我国是最早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②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③我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④我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这几点说明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充分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课堂探究 2.就节能减排而言,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随手关灯、关电源,尽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不浪费水资源,纸张尽量做到有效利用,避免使用一次性纸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节能减排意识。随堂检测知识点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下列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均资源少 B.地区差异大
C.自然灾害少 D.物产丰富C随堂检测 2.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融入了世界市场
C.进入21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人地关系足够和谐,区域发展很平衡,海洋权益有良好保障,和发达国家已没有差距D随堂检测 3.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
A.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
C.东部地区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
D.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A随堂检测知识点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4.始终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 D.经济问题
5.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  )
A.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D.综合国力难以提高AD随堂检测 6.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措施是(  )
A.不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B.加大西部地区投入,东西对口支援
C.修建南北向铁路
D.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B随堂检测知识点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7.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B.“神舟十号”飞船升空
C.青藏铁路通车
D.中国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彰显大国风范D随堂检测 8. 我国坚定(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B.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C.不冲突、不对抗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D随堂检测 9. 粮食安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你认为应该( )
A.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
B.退耕还林,保护生态
C.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增加耕地面积C课后练习夯实基础 1.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课后练习 入世15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请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2﹣7题.课后练习 2.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  )
A.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后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D.不同的区域,实行一对一的合作,其他不需要考虑B课后练习 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C课后练习 4.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B课后练习 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6.中国没有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奥委会 D.石油输出国组织BD课后练习 7.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C课后练习经过建国60年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巨龙崛起于世界东方.下面五组素材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她,请认真思考,完成8~10题.
8.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
A.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人口最多,有56个民族
C.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南北跨纬度广,雨热同期A课后练习 9.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征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势东高西低,山区面积广大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0.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很丰富BC课后练习 11. 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哪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
A.畜牧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旅游业 D.采矿业
12. 2017年6月11~17为中国第27个节能宣传周,其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 )
A.禁止砍伐森林 B.不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自驾机动车外出 D.提高能源使用效率CD课后练习 13.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B.交通运输网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C.上海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D.东南沿海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14.美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菠萝 B.龙眼 C.樟脑 D.甘蔗BC课后练习 15.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发表文章指出: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
A.要注重节约国内能源,主要依靠进口国外能源
B.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D课后练习 C.要注重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D.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课后练习 16. 下列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年增加,发展迅猛
B.占出口比例超半,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C.智能手机、家具、服装等均属高新技术产品
D.只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地区A课后练习 17. 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从北往南分布正确的一组是(  )
A.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海南岛
B.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岛
C.厦门 汕头 珠海 深圳 海南岛
D.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海南岛B能力提升课后练习 18.读“我国各经济特区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广东厦门,②为福建汕头
B.③为广东深圳,④为广西珠海
C.⑤为海南岛,⑥为上海浦东地区
D.⑥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C课后练习 19.读图,有关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图中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地是塔里木盆地
B.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起止点是格尔木至拉萨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
D.西电东送中线的核心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课后练习 20.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课后练习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
A   、B   和C  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课后练习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中线调水可以顺地势自流,调水量大,东线调水可以利用原有的河道京杭运河调水,调水量较小,中线水质较好,东线水质较差(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  、   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 北京和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淮河黄河利用原有河道,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