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j0分)
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有 ( )
①采取敌视态度②实行外交孤立③不与中国建交④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⑤派飞机轰炸中国首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开始于 (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
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罗盛教
7.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 )
A.49周年 B.55周年
C.69周年 D.70周年
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 )
④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 ③和平解放两藏 ④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10.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罗盛教
12.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哪一年的年底 (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是 (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
③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5.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半岛作战的司令员是(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伯承 D.朱德
16.李克强总理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某同学的祖父今年78岁了,在他20岁的时候,家里的几百亩土地被国家没收,分给农民耕种。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镇压反革命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土地革命
18.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抗美援朝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新中国的成立
19.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 )
①抗美援朝②土地改革③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
④和平解放西藏⑤推进“一五”计划 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0.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1951年说,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美国内战
21.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2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公社土地所有制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伟大祖国几十年风雨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 )
①“大跃进”运动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中国加入WT0⑤土地改革 ⑥两弹一星 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⑤⑦②④ B.⑦①②
C.⑤⑦② D.⑥③④
25.电影来源于生活。影片《英雄儿女》《上甘岭》反映的是哪个历 史事件的场景 ( )
A.越南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49年)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31日
在人民解放军的重兵威慑和政治争取以及北平地下党和爱国人士的有力促进下,傅作义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3月5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在新形势下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4月23日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92年的反动统治灭亡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10月1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大事记中记载了北京(北平)1949年发生了哪些影响中国 进程的历史事件?(4分)
(2)由以上大事记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过哪两次战略转移?这两次转移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4分)
(3)据以上大事记,分析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2分)
27.(16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按照他们设计的方案和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展板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完成下列未完成的展板:(8分)
展板二:为下列图像填注正确名称。(8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1)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6分)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4分)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4分)
19.(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
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谁?(2分)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哪里?该地区的首席和谈代表是谁?(4分)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什么?(2分)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什么?(2分)
答案:
1.A 2.B 3.B
4.A(点拨: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A。)
5.C 6.B
7.C(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故选C。)
8.C 9.A l0.A ll.B
12.C(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等措施恢复国民经济。到l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取得根本好转。故选C项。)
13.C l4.D l5.A
16.C(点拔: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C。)
17.B l8.C l9.A 20.A
21.B(点拔: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摧毁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A项表述不准确。三大改造中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加入其中,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故B项正确。C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发展,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属于农民,D项说法错误。故选B。)
22.C
23.C(点拨: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是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的决议。)
24.c(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在这七个选项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时间是l950-1952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是1978年,故选C。)
25.C
26.(1)平津战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2)第一次:从城市转到农村;背景:秋收起义后队伍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第二次:从农村转到城市;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3)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被推翻;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路线和方针的准备;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27.展板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 争取得胜利封建土地制度
展板二:①人民英雄纪念碑 ②开国大典 ③抗美援朝 ④土地改革
28.(1)甲午中日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土地改革运动分批进行,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经济,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29.(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地区。阿沛·阿旺晋美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2年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