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2 22: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第9课第三单元人教版 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习目标
1.掌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史实,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3.掌握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随堂达标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栏目索引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1.原因
(1)鸦片战争后, 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 产品。
2.表现
(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 分离。
(2)洋布取代了土布,中国农家的 分离。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 的发展。农副土特“纺”与“织”“织”与“耕”商品经济洋纱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从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 的窘境。
(2)“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2.代表
(1)中央:奕?。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等。
3.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内忧外患封建制度张之洞江南制造总局(2)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 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 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 等一批新式学堂,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结局: 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
(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 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 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轮船招商局南洋京师同文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资本主义封建经济的瓦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属于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是以利润、市场、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1.背景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 丰厚利润的刺激。
(3)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作用。
2.产生
(1)时间:19世纪 。
(2)地区:在 。
(3)人物:官僚、地主和商人。外商企业洋务派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3.代表
(1)上海的 。
(2)广东南海的 。
(3)天津的 。
4.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改变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2.图示法理解“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史料探究1.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材料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思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经济因素。答案 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2.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材料 图一         图二思考
从图一到图二说明了什么?这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说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影响:①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大量的农副产品被掠夺,造成中国的贫困;
②使中国的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瓦解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史论总结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原因
(1)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变化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史料探究1.洋务运动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思考
李鸿章创办企业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案 目的:挽救危机,追求富强。
性质:近代企业。
意义: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 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思考
依据上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 特点: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较早。史论总结1.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1)经济上: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
(2)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最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外商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4)沿海地区交通便利。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A解析 本题抓住限定词“最早”,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选A。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D解析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指传统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故选D。3.下面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C解析 A、B、D三项属于洋务企业,C项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4.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业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福州船政局B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富”“民生”反映了李鸿章要创办民用企业,故选B。A、C、D都属于军事企业,皆排除。5.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体现在(  )
A.最早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利用西方科技改变封建制度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解析 “近代化”指的是采用机器生产,洋务运动最早引进西方近代科技,采用机器生产,故选A。
口号不能体现“近代化”,排除B;
洋务运动利用西方科技维护封建制度,排除C;
洋务运动不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D。6.仔细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一 男耕女织是中国    图二 美国的旗昌洋行
自然经济的写照图三 1865年上海江南   图四 1863年上海
制造总局        洪盛机器碾米厂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过的哪几种经济形式?答案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解析 结合图片的文字说明进行判断。(2)鸦片战争后图一所示的经济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 随着洋纱、洋布等西方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在农村仍占统治地位。解析 结合课本知识回答。(3)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近代企业,试分别举出与图二至图四所示企业性质相同但企业名称不同的上海企业各一例。答案 耶松船厂;轮船招商局;发昌机器厂。解析 要注意各类企业的对应。(4)归纳后三种经济形式对第一种经济形式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但又千方百计试图延缓它的瓦解进程;洋务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又对它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解析 实际考查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关系。学思之窗 (教材第42页)
思考: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提示 (1)有道理。
(2)原因: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②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本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③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究学习总结 (教材第43页)
一、本课测评
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1)经济结构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二、学习延伸
请讨论: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提示 (1)积极影响: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2)消极影响: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