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人教版 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朝代:商代
材质:青铜
资料: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朝代:商代
材质:铁制
资料:2000年出土于河南殷墟
春秋 战国
朝代:汉代
资料: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49克。
朝代:南宋
材质:缂丝
资料:宋代缂丝十分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会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缂丝主要用于织作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的转化。
朝代:汉代
材质:棉
资料:“乌泥泾被”是一种通过黄道婆推广和传授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的织被方法。
元朝
朝代:战国
材质:金丝、锦
资料:“纳石失”又称织金,战国诸侯喜欢用金,使织金成为一种时尚。
元朝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发展阶段 原因 表现
先秦时期 兴起
秦汉时期 初步发展
隋唐时期 进一步发展
两宋 繁荣
元代 繁荣
明清 继续繁荣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发展阶段 原因 表现
先秦时期 兴起 商人、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秦汉时期 初步发展 统治者重农抑商,受到时间地点限制 商业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隋唐时期 进一步发展 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国家统一,政策开明 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两宋 繁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交子,商税
元代 繁荣 交通发达,国家统一 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明清 继续繁荣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城镇商业繁荣 农副产品进入市场,长途贩运,货币,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探究一: “市”的形成与发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问题1)从上述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反映什么历史现象?
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西市
东市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唐朝对市的设置有什么限制?
北宋东京城
想一想:与唐朝相比,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坊和市界限被打破
突破了市在时间上的限制
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政府不再直接监管
1、商业活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官府设官员进行严格管理
宋朝以前“市”的特点(唐为例)
宋朝以后“市”的特点(宋为例)
探究一: “市”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
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
商业中心
2、繁荣的南方城市:扬州、成都等
问题1)为什么会在南方出现这些繁荣的大都会?
问题2)城市发展有何趋势?
探究二: 城市的发展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经济职能逐渐增强。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等
梦回盛世唐朝
时间: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
地点:钱塘(今杭州)
人物:苏老板一家
合作探究:
今年老大要成亲,过两天我去扬州谈生意,顺便办点财礼
是啊!要买珠宝首饰,还得买绫罗绸缎,
多带些银两去!
我要巩县的唐三彩
爹,给我带本印刷的话本
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展史实的地方。
思考二:苏老板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扬州?
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展史实的地方。
唐三彩是专为贵族特制的陪葬品;
白银不是当时通行的货币;
话本是宋朝出现的。
思考二:苏老板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扬州?
会选择轮船,因为运河已经开通。
思考一:苏老板夜市看杂技可能吗?
思考二:苏老板钱袋被偷,还有可能做生意吗?
苏老板正挤在人群中看杂技,小偷偷走了他的钱袋。
思考一:苏老板夜市看杂技可能吗?
有可能。因为在唐后期在大都市已经出现夜市,并且也从东罗马传入杂技。
思考二:苏老板钱袋被偷,还有可能做生意吗?
有可能。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可以代人保管财务的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这么高的价钱,太坑人了,
我们到衙门去评理
思考一: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
思考二:衙门会管这事吗?
思考二:衙门会管这事吗?
会,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商业活动
思考一: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
符合,唐朝大都市还有很多胡商
畅游百年商海
宋元时期,苏老板的家乡钱塘成为极盛之地,此时改称为临安。
思考一:苏老板的后代凭着殷实家境,仍在做着买卖,在商业方面他能看到哪些他的祖辈无法看到的东西?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原先不准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管理的直接监管
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畅游百年商海
明清时期,苏家后代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巨商富贾,富甲一方。
思考一:各地分号生意日渐红火,商品需求量日益扩大,为此他找了很多帮工,他出钱,人出力,产品生产量得到提高。你认为这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符合,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和他的好友张治进京赶考。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到了京城,他发现京城毕竟不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他们住进了会馆,白天在那温习功课,晚上去逛夜市,放松心情。结果高中头榜状元,荣归家乡……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唐代坊市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街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时期 概 况 特点
西汉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时期 概 况 特点
西汉 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官府控制
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唐朝 广州为重要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宋朝 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国库重要来源
元朝 泉州当时世界大港。
清朝 海禁,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早市、夜市、草市
2、城市商业发达。如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兴起的一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兴盛。如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
4、货币种类丰富。如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货币以白银为主
5、商人群体活跃。如明清时期形成的区域性商人---徽商、晋商。
6、商业地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