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2 07: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外国聚居的地区。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什么是“遣唐使”?想一想:一 、遣唐使1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
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遣唐使船遣唐使印目的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前后十几批,最多一次达到500多人。次数多规模大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 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 杰出代表人物。在西安之
仲麻呂像“遣唐使”的出现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日本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相似之处?日本的和同开弥"bǎo"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唐朝的开元通宝可以从外形、图案、文字等方面思考;
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一、 遣唐使2、作用:遣唐使把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送秘书监晁衡还日本
王维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释:你的祖国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祝愿你一路顺风。我们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地域,仍可以互通音讯。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释:日本友人晁衡辞别长安,所乘的航船绕过蓬壶山后便遇难了。晁衡沉入大海再也回不来,白云笼罩着的苍梧山愁容满面。
蓬壶:传说中海中仙山。苍梧山在江苏境内。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二 、鉴真东渡1、鉴真的地位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2、东渡经历: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二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示意图二、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和坚忍不拔 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
思考与分享日本各界欢迎鉴真佛学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于770年竣工。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wǔ]殿顶,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招提寺日本孝谦太上皇御题唐招提寺匾额建筑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和弟子们带到日本大量书籍、技艺和药方。鉴真本人精通医术,尤精本草,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的医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很长时间,日本的药袋上绘着鉴真图像。医学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玄奘,名陈袆(huī),
河南偃师人。
13岁出家,法名玄奘。
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 、玄奘西行三 、玄奘西行1 时间&目的地: 贞观年间,僧人玄奘。长安→西天,取经。西天指天竺,经指佛经,天竺是佛教发源地。唐太宗……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不至天竺,终不
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三 、玄奘西行1 时间&目的地: 贞观年间,僧人玄奘。长安→西天,取经。西天指天竺,经指佛经,天竺是佛教发源地。2 经历:
1)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学习: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作用:该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助记:高僧玄奘不畏难,
贞观年间到天竺。
西天取经大贡献,
留下《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玄宗时唐太宗时日本天竺吸收先进文化弘扬唐朝文化未归国归国“走出去”+“引进来”思考与分享僧人僧人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础)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保证)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为何唐朝的对外交往如此之活跃?思考与分享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长安拂菻1.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崔致远留华16载,这些史实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产生了什么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城外贸活动频繁; 实行开放性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居住 。课堂巩固1 从公元七世纪前期至九世纪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欣赏唐朝美丽风光
B 传播佛教文化
C 推动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发展
D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D2 郭沫若曾写诗颂扬鉴真说:“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材料中的“道艺”包括( )
① 佛经 ② 造纸术 ③ 医学 ④ 书法 ⑤建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B课堂巩固3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D课堂巩固课堂巩固4、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课堂巩固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D 赏课件40张PPT。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外国聚居的地区。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什么是“遣唐使”?想一想:一 、遣唐使1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
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遣唐使船遣唐使印目的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前后十几批,最多一次达到500多人。次数多规模大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 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 杰出代表人物。在西安之
仲麻呂像“遣唐使”的出现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日本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相似之处?日本的和同开弥"bǎo"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唐朝的开元通宝可以从外形、图案、文字等方面思考;
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一、 遣唐使2、作用:遣唐使把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送秘书监晁衡还日本
王维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释:你的祖国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祝愿你一路顺风。我们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地域,仍可以互通音讯。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释:日本友人晁衡辞别长安,所乘的航船绕过蓬壶山后便遇难了。晁衡沉入大海再也回不来,白云笼罩着的苍梧山愁容满面。
蓬壶:传说中海中仙山。苍梧山在江苏境内。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二 、鉴真东渡1、鉴真的地位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2、东渡经历: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二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示意图二、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和坚忍不拔 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
思考与分享日本各界欢迎鉴真佛学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于770年竣工。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wǔ]殿顶,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招提寺日本孝谦太上皇御题唐招提寺匾额建筑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和弟子们带到日本大量书籍、技艺和药方。鉴真本人精通医术,尤精本草,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的医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很长时间,日本的药袋上绘着鉴真图像。医学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玄奘,名陈袆(huī),
河南偃师人。
13岁出家,法名玄奘。
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 、玄奘西行三 、玄奘西行1 时间&目的地: 贞观年间,僧人玄奘。长安→西天,取经。西天指天竺,经指佛经,天竺是佛教发源地。唐太宗……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不至天竺,终不
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三 、玄奘西行1 时间&目的地: 贞观年间,僧人玄奘。长安→西天,取经。西天指天竺,经指佛经,天竺是佛教发源地。2 经历:
1)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学习: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作用:该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助记:高僧玄奘不畏难,
贞观年间到天竺。
西天取经大贡献,
留下《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玄宗时唐太宗时日本天竺吸收先进文化弘扬唐朝文化未归国归国“走出去”+“引进来”思考与分享僧人僧人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础)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保证)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为何唐朝的对外交往如此之活跃?思考与分享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长安拂菻1.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崔致远留华16载,这些史实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产生了什么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城外贸活动频繁; 实行开放性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居住 。课堂巩固1 从公元七世纪前期至九世纪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欣赏唐朝美丽风光
B 传播佛教文化
C 推动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发展
D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D2 郭沫若曾写诗颂扬鉴真说:“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材料中的“道艺”包括( )
① 佛经 ② 造纸术 ③ 医学 ④ 书法 ⑤建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B课堂巩固3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D课堂巩固课堂巩固4、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课堂巩固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D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