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第3章第六节日食和月食(日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3章第六节日食和月食(日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11-12 15: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第六节 日食和月食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类型。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天文学习的兴趣。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的关系,认识日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
二、教学安排: 1课时。
三、课前准备:
本课最关键的是做好模拟实验并准备课堂教学软件。
1.准备一大一小两只球,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刻度尺。
2.讲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时,应该很好地发挥课件的优势。
3.做好本课的前测工作。
班 级 姓 名
关于日食和月食,我知道------
关于日食和月食,我还想知道-----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食的形成原理、类型。
难点:日食的形成原理。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古希腊历史学 家希罗多德如此著述:公元前585年吕底亚人和米提亚人交战, 决战当天战场上空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宣布休战, 重建太平盛世。
(二)新课:
日食
1、日食的概念
2、形成原理【实验】
(大、小球直径比4:1 用单眼观察
A、C时两球一线 调节好眼与球的距离)
A.大球完全被掩盖 (日全食)
B.大球的一部分被掩盖 (日偏食)
C.大球的中间部分被掩盖 (日环食)
也就是说:(1)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全食。
(2)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偏食。
(3)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日环食。
从光学角度看,不同的日食类型是由于地球上观察者处于月球阴影的不同区域而形成的。
由于月球遮蔽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3、日食过程
做上述实验,小球由右向左移:月球由西向东,对照日全食图。
太阳被月球遮掩时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日食:先亏西
4、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日 月 地
日食应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 初一(朔 新月)
5、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平面(即白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有一个50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发生的条件是日月相合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全世界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日食,最少2次。但对于某一地点而言,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
6、日食的观察
观察日食的一些方法。观测日食,不要用眼睛直接正对着太阳观看。几十年前,就因为直接用眼睛看日食,德国有几十人双目失明!直接用眼睛看日食为什么会伤害眼睛甚至使人双目失明?原来太阳光以及其中看不见的红外线中包含大量的热能,被物体吸收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眼睛直接看太阳,即使只看短短的一刹那,眼睛就会受到很大的刺激,好久好久眼前一片昏暗,很难恢复过来,这是因为眼睛里有一个晶状体,它能起聚光镜的作用。对准太阳看,太阳的热能被它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就会觉得刺眼;如果经过一些时间后,视网膜就会被烧伤而失去视力。在发生日食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偏食,月亮只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剩下的部分仍然和平常一样,所以直接用眼睛看的时间长了,同样会烧伤眼晴的。通常可用一块涂了黑的玻璃放在眼睛前面看(或者把玻璃放在烟火上面熏黑)。墨层的厚度要均匀,能使眼睛透过它而看到太阳成为古铜色,看上去既不刺眼,又能看清楚。有时也把加了墨汁的水倒人盆中,观看映在水中的太阳。也有的拿完全曝光的相片底片,几个叠在一起观看。用望远镜观看的人,必须在镜片前加上滤光片,原理也同样是为了减弱太阳光, 使它不致烧伤眼睛。但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把眼睛凑近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否则就会把你的眼晴烧伤。在不观测时,不要将望远镜或相机指向太阳,并须盖上镜头盖,以免镜头过分吸热,导致爆裂。所以日食发生时千万不能对着太阳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