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年5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思考探究:遥感技术可用于哪些自然灾害的监测?
提示:台风、沙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森林火灾、赤潮等突发性灾害的发现。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中国防灾抗灾救灾的工作方针
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发生频率高。
2.防灾抗灾工作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救灾工作方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二、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1.灾害监测
(1)地位: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
(2)监测手段: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
2.灾害预报
(1)意义: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行动的科学依据。
(2)内容: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程度预先作出的警报,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预报。
3.防灾
(1)地位: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
(2)内容:
①灾前准备好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救灾物资,分为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②确定合适的储备地点,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为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
4.抗灾
(1)定义:运用修建工程设施等各种手段来抵抗自然灾害。
(2)举例:在大江大河流域修建水利防洪工程、抗旱工程,在沿海岸线修建了防护工程。
5.救灾
形成了一个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的系统。
6.灾后重建
(1)定义:是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
(2)救助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减灾:
①工作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②制定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③建设减灾项目工程。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时间段
防灾减灾工作
主要内容
手段或形式
灾害发生前
灾害监测
监测灾害的先期性措施
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
灾害预报
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行动的科学依据
根据灾害发生前的各种先兆和监测获得的各种资料
防灾
灾前减少灾害损失的防避措施
准备好救灾物资,确定储备地点
抗灾
抵抗自然灾害的手段
大江大河流域修建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沿海岸线修建防护工程
灾害发生后
救灾
对灾民进行的救护和救济措施
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系统
灾后重建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
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
二、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成功抗御灾害
1991年特大洪灾、1994年17号台风、1996年丽江地震、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和2008年汶川地震
重大减灾项目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农作物的重大病虫鼠害监测网络工程、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
国际减灾合作
获得了“开展减灾活动最好国家之一”的美誉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我国为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建立了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是( )
A.沈阳 B.哈尔滨
C.重庆 D.成都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和储备基地的选择都是由受灾种类决定的
B.我国把救灾物资分为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C.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是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交通通行能力
D.遇灾时若采用空运救援,从储备基地出发,最远的地方在4小时之内到达
3.下列选项属于救灾物资四大类中救生类物品的是( )
A.救灾食物 B.破拆工具
C.医疗器械 D.单帐篷
解析:1.C 2.B 3.B 第1题,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应满足救灾物资及时到达灾区的需要,故应考虑其分布、通达性、安全性等,因此设立成都为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就不再设立重庆。第2题,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是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从储备基地出发,最远的地方可以在7个小时之内到达。第3题,救灾食物是生活类物品,医疗器械是医用物品,单帐篷是取暖御寒类物品。
4.读灾后恢复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相应的内容。
(2)我国多年来坚持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灾工作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减灾的主要管理部门是________。
解析:根据图中核心措施的具体内容不难填出修复、重建的应为灾区的生命线与生产线。我国减灾的主要管理部门是民政部。
答案:(1)从上到下依次是: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 生命线 生产线 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2)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3)民政部
P56思考提示 1.这些主题涉及了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热岛效应等灾害,易受损失的机构是学校和医院,易受损失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因为病人、妇女和儿童是弱势群体,在灾害中避灾和抗灾能力弱。
2.山区同学可以选择地质灾害与生命主题,平原地区可以选择旱涝灾害与农业生产的主题。
P59思考提示 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的防灾减灾手段主要有灾害监测、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同时,防灾减灾又是一项社会行动,所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国防灾减灾工程的一项重要手段。
防灾减灾的对策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据新华网消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部门通过加快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于2015年年底前实现我国各类灾害预警通过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实时发布,应急信息发布全国统一联动。
思考探究:材料反映了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哪项策略?
提示: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建立灾害管理系统
(1)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①大灾:由中央直接指挥、统一部署,各部门分工负责,军队积极参与。
②一般灾害: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模式管理。
(2)成立国家减灾中心。
2.实施减灾策略
(1)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
(2)大力推进减灾系统工程。
(3)实行减灾分区管理。
(4)减灾要与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统筹规划。
(5)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6)加强国际合作。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建立灾害管理系统
二、自然灾害的防御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洪灾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原因,暴雨集中,地形平坦,排水不良;二是人为原因,人类活动集中在洪灾多发地区(河谷地带)。洪灾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人类搬离灾害高危险区等。
答案:原因: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地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2.(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解析: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推移特点判断。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P63思考提示
防灾减灾对策
主要作用
建立灾害管理系统
灾害应急
管理
快速统计、评估和管理灾情,并对灾害进行系统监测与分析,以改进有关防灾减灾的对策)
中央政府防
灾救灾管理
职能部门
成立国家
减灾中心
我国灾害的信息收集、综合、制作、发布,直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实施减灾策略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
加强监测预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力推进减
灾系统工程
统筹规划、系统安排各种减灾救灾工作
实行减灾
分区管理
有利于重点、分层次地实施减灾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减灾要与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统筹规划
保护资源、环境,使森林、淡水等资源不至于减少,环境得到好转
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P66思考提示 五项措施之间的关系:前四项措施中的前一项措施依次是后一项措施的实施条件,第五项措施是前四项措施实施的保障。五项措施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如下:
一、选择题
四川汶川地震后,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灾中应急行动和对策的是( )
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 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 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救灾应急预案( )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中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B 2.C 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属于灾后恢复工作。救灾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主要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作用,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A.a B.b
C.c D.d
4.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解析:3.B 4.A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6.图中①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
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解析:5.C 6.B 7.C 第5题,①是“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②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洪涝等;③是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对沿海地区的侵袭。第6题,“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第7题,“三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因此“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三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因此大规模植树造林是不易存活的,即森林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到50%左右;应实行 乔、灌、草相结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三北”防护林具有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综合题
8.(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考查冻害危害、频发成因分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冻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减产以及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方面。P区域南部为山岭,海拔较高,气温低,易发生冻害;P区域北部受南部山地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此堆积,易发生冻害。第(2)题,考查冻害防御。可从监测预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解答。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9.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中资料,指出1986年江淮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
(2)针对该种自然灾害采取什么工程性的措施加以防御?
解析:第(1)题,江淮地区即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范围,大致纬度在30°N至35°N之间;图中显示从6月16日至8月1日期间,夏季风沿纬度位置基本在江淮地区,说明雨带位于此位置,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是工程性措施,按此范围回答即可。
答案:(1)洪涝灾害。锋面雨带从6月16日到8月1日始终徘徊在江淮地区,且8月上旬之后,雨带又迅速退回到江淮地区,雨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修筑堤防,疏浚河道;修建水库,削减洪锋;在重点保护地区附近修建分洪工程(或滞洪、蓄洪工程)。
课件30张PPT。第三节 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科技日报北京2016年1月17日电 经过历时两年的科研攻关,中国计量院解决了我国气象观测量值溯源难题,使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测温有了精准的“刻度尺”。 该科研项目“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亮度温度溯源标准研究”近日通过了专家验收。
思考探究:气象卫星在台风监测中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提示: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目的
防御自然灾害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作用
灾前预警、实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3.组成
(1)气象监测网。
(2)地震监测网。
(3)水文监测网。
(4)海洋环境监测网。
4.我国的现状
由2 600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组成的地震监测网、3 500多个水文站和1 300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以及海洋环境监测网等组成的。
二、运用高科技防灾减灾
1.遥感技术(RS)
(1)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
(2)应用:台风、暴雨、沙尘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预报。
2.地理信息系统(GIS)
(1)进行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同时拥有动态分析和模拟空间现象的功能。
(2)应用: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评估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1)功能: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及速度和时间数据。
(2)应用: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4.其他高新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等。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空间监测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
主要功能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RS)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空间尺度上: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时间尺度上:同步观测
①除了能看到电视屏幕上的常规大气云图,还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②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③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④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RS和GIS结合
信息获取和空间分析相结合
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灾中: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
灾后:评价灾害损失,指导救灾活动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回答1~2题。
沟谷
编号
集水
面积(km2)
平均
坡度(°)
流域
落差(m)
植被覆
盖率(%)
①
5.3
24.3
537.3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一旦发生泥石流,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电子地图
A.②①③ B.①③④
C.①③② D.②③④
解析:1.C 2.A 第1题,比较表格中四组数据,沟谷③集水面积最大,获得水量较大;平均坡度、流域落差最大,水流速度较大;同时植被覆盖率最低,地表松散泥沙较多,因此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第2题,确定灾害位置,需用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受灾地区图像,要用遥感技术;评估受灾情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3.(山东高考)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意在考查考生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遥感(RS)是用来观测事物的,由于下垫面的反射率不同,通过分析拍出的照片就可以获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即时性较强。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用来定位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来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方面的系统。数字地球就是以3S(GPS、RS、GIS)为基础的一种综合的系统,其可为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由题干“实时监测和预报”可知答案。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 m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像。专家们对图像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订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源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遥感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2)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大面积的滑坡等。第(3)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进行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并且在灾后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答案:(1)BC
(2)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3)对灾情实况进行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P74思考提示 举例如表: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防灾减灾
案例
地理信息
技术的应用
作用
结论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特大洪水
洪水的动态跟踪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为作出战胜洪水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自然灾害可?以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预报、?监测与评估
2000年,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
对这些地区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
为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依据
2001年“尤特”台风袭击
西江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
将信息迅速通过卫星传送给防灾减灾决策单位
P77思考提示 黄河三角洲地区防洪减灾信息系统首先对洪水的发生和可能淹没区域的范围进行预测,为实施防洪减灾、制订切实可行的工程性措施提供决策帮助,然后,在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上添加各种专题信息,分析叠加后的图形,划出作为泄洪的区域,并计算泄洪区域面积。最后,通过比较确定最佳的泄洪区域,并提供整个泄洪区域内的人员撤退、财产转移和救灾物资供应等行动的最佳线路。
一、选择题
2015年第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于8月8日凌晨4时40分在台湾花莲秀林乡登陆后,持续给台湾各地带来强风暴雨,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5人死亡、4人失踪、185人受伤。下图是超强台风“苏迪罗”的影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2.我国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解析:1.A 2.C 第1题,本题提供的图片为卫星遥感图像,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第2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4.根据图中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D.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5.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利用遥感工作的是( )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预测商业分布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解析:3.C 4.D 5.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度病害作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的是波长0.56~0.73的可见光波段。第4题,由图可知,健康作物与病害作物波长不同,用此原理可以直接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第5题,根据此原理可以判断水体污染情况。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6~7题。
6.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6.A 7.C 第6题,遥控直升机的位置使用GPS,进行遥控作业需使用RS。第7题,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二、综合题
8.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材料二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
(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 )
①桷树 ②桦树 ③松树 ④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解析:第(1)题,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第(2)题,依据材料一,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达90%。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光谱 植被类型 (2)D
(3)①探测范围大;②实时传输;③快速处理;④迅速获取信息;⑤实施动态监测等。
9.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阅读关于火灾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月气象卫星共监测到火点1 411个,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江西、湖北等省(区)。
(1)图中显示的我国南方森林火险等级高(火点>50个)的省(区)有哪些?这与此前南方遭遇的特大雪灾有关,试分析其原因。
(2)列出减轻火灾危害可以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森林火险等级高(火点>50个)的省(区)有广西、湖南、广东、贵州、江西、湖北、福建。此前南方曾遭遇特大雪灾,导致山区大量毛竹、树木被压断,存有大量枯枝败叶,形成易燃物。春天气温回升后易发生火灾。第(2)题,减轻火灾危害需要提前监测预报,要用到遥感技术;火灾发生需要监测火灾的动态、为灭火提供预案依据,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灭火需要用到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1)广西、湖南、广东、贵州、江西、湖北、福建。特大雪灾使山区大量毛竹、树木被压断,枯枝败叶等易燃物增多,春天气温回升后易发生火灾。
(2)GIS、GPS、RS。
课件20张PPT。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地震灾害的防避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一篇感人故事。它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地震中儿子阿曼达和其他13位同学,因躲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难。
思考探究:故事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高楼教室里应该怎样做?
提示:如果在高楼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乱,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室内避震
(1)不同位置的防避:
①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迅速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②其他情况: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之地躲避。
(2)注意事项:
①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
②迅速关闭家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③在公共场所,切忌拥向出口。
④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保持呼吸畅通,自己设法脱离险境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⑤如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室外避震
(1)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
(3)山区的居民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3.其他情况
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应当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4.基本方针:预防为主。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室内避震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门口或平房
的窗口附近
能逃
应充分利用
10多秒的时
间,跑到室外
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
握时机,但不能
乱跑
不能逃
最好的选择
就是镇静地
就地躲避,躲
避要选择较
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更不能跳楼
单元楼
房里
厕所和厨房由于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能跳楼,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家中
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车站、商
店等公
共场所
就地躲避
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要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二、家庭防震措施
准备
具体物品
具体措施
应急包
水、食品、电源、收音机、手电筒、药品
放在固定、易拿取的地方,如遇地震,可以拿起来就走
应急卡片
姓名、住址、单位、血型、电话、联系人姓名
放在家人衣服口袋里
清理家中物品
纸箱等杂物
清理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的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三、正确逃生
避开了第
一次震动
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应当抓紧时间撤离
没有避
开第一
次地震
被埋压在
废墟下
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的物体,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周边断壁,然后设法脱离险境
找不到脱离
险境的通道
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被埋在废墟下
的时间比较长
要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拓展提升]
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
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②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③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④鼓足生存的勇气,要有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2)互救: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 km。此次地震造成台南市117人死亡,559人受伤。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后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关于震后互救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1.B 2.C 第1题,被埋在废墟之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尽量减小体力消耗。第2题,灾后互救的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仔细听呼救声、敲击声、呻吟声等。
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1)题,①抱头曲膝在屋梁下;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第(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答案:(1)①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P67思考提示 “12秒自救机会”,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有12秒钟,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台风灾害的防避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3年11月8日凌晨4时40分,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的东萨马尔省登陆,造成菲中部米沙鄢群岛上多个省份持续狂风暴雨,沿海地区巨浪拍岸,多个地方的电力、通讯完全中断。截止到2014年1月7日,共造成至少6 009人死亡。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的现代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我国及时派遣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灾区参与了救援。
思考探究:当台风来临时,处在室内的人应注意什么?
提示:①切勿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②强风过后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台风还会再度来临。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听到台风警报后
(1)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2)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若不能及时靠岸,应采取“停”、“绕”、“穿”三种躲避方法。
(3)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2.台风袭击时
(1)外出的人尽快回家。
(2)室内:
①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
②“台风眼”过境,请勿放松警惕.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
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措施。
时间段
防避措施
台风来临前
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台风来临时
在岸上
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在海上
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
不能及时靠岸
“停”
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
“绕”
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
“穿”
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
台风袭击时
外出的人
应该尽快回家
待在室内的人
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
强风过后不久
“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
[拓展提升]
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的自救与互救
(1)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②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③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灾害的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范。第(1)题,甲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处,由此判断为地震;乙灾害位于美国东部,这里靠近飓风源地并处在飓风移动路径上,因此判断为飓风。第(2)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一般从以下方面组织解答: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预案、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范。
答案:(1)甲为地震。依据:(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依据: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细雨的浩劫。它就是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统计,截止11月20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 011人。另有1 602人失踪,18 557人受伤。
台风“海燕”移动示意图
分析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应该如何减少台风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危害及预防。“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台风的强度大及带来的次生灾害种类多等方面分析。防御的措施主要应从非工程性措施方面入手准备。
答案:原因:台风强度大,破坏力强;菲律宾中部各岛屿面积不大,海拔不高,避难困难;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海浪、暴雨等因素叠加,加重灾害。
措施: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灾害的预报;政府加强组织、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避险措施。
P70思考提示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将所需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准备充分;如果所住的是危房或抗风能力较差的房屋,最好到亲友家中暂避,要听从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要求撤离的话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P72思考提示 在地震、台风和洪水防避、救治的方法中,运用了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知识和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地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判断1~2题。
1.关于地震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B.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
C.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都属于地震前兆,是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
D.当动物有异常反应时,地震即将来临,要马上发出地震警报
2.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D.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解析:1.D 2.C 第1题,判断地震的发生,不能单靠一种现象,要综合多种现象才能判断。第2题,打开电灯或打火机照明,容易引发火灾、燃气爆炸等次生灾害。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4.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暴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3.C 4.B 第3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位置的描述,属容易题,可直接由图读出结论。第4题,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来临之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等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因为台风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B选项中大风暴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由于风力较大,可能会使临时建筑物倒塌,带来生命危险,所以不对。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6.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不正确说法是( )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7.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解析:5.B 6.C 7.D 第5题,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第6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第7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
二、综合题
8.(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
解析:第(1)题,由图知,高风险区多断层,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第(2)题,暴雨可破坏土体平衡,易诱发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洪灾提供水源条件。泥石流流向低处,应向高处逃生;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方向可以最短路径远离危险区。第(3)题,对不稳定山坡加强监测;减少破坏山体平衡的工程活动;采取措施加固坡体,修建排水工程,减小流经滑坡体的水量。
答案:(1)断层 坡度 (2)崩塌 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8日8时至9日11时,广东大范围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强降水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地, 6小时雨量较大的站点是:台山市端芬镇田坑站433 mm,台山市端芬镇爪排潭站409.5 mm,均超百年一遇。据广东省防办报告,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江门台山市、新会区等地共3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1万人,有43个村庄受涝,直接经济损失6 000多万元。
材料二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
(1)由材料一、二可知,此次洪水灾害类型为______,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洪水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及洪水中的应急措施和救助措施。由材料可知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河的下游,针对洪水灾害,灾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学习游泳、划船等基本技能,准备应急物资等。
答案:(1)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2)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③准备逃生物资等。
课件33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