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ABC绕点A旋转至△AEF,其旋转角是( )
A. ∠BAE B. ∠CAE C. ∠EAF D. ∠BAF
2.如图五幅图案中,②、③、④、⑤哪一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①得到?(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3.如图,将△ABC沿AB方向平移至△DEF,且AB=5,DB=2,则CF的长度为( )
A. 5 B. 3 C. 2 D. 1
4.如图,在△ABC中,∠CAB=7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的度数是( )
A. 70° B. 35° C. 40° D. 50°
5.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5
6.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 11 B. 10 C. 9 D. 8
7.以下现象: 荡秋千; 呼啦圈; 跳绳; 转陀螺其中是旋转的有
A. B. C. D.
8.如图,在△AOB中,∠AOB=90°,AO=6,BO=8.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则线段B1D等于( )
A. 2 B. 3 C. 6 D. 8
9.如图,已知A(1,3),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OA′,则OA′的长度是( )
A. B. 3 C. D. 1
10.如图,选项中的四个三角形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
11.平面内两个正六边形有一边AB重合在一起,将左侧的正六边形绕平面内的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右侧的正六边形完全重合,平面内这样的旋转中心有( )个。
A. 1 B. 3 C. 5 D. 无数
12.把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 其中∠ACB=∠DEC=90 ,∠A=45 ,∠D=30 ,斜边 AB=4,CD=5,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 得到三角形D1CE (如图二),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
A. EMBED Equation.DSMT4 B. C. D. 4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是边BC,AC,AB的中点,在图中的四个小等边三角形中,可以看成是由△FBD平移而得到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端点A的坐标为,将其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则点A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15.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CDE可以看作是△AOB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AOB得到△CDE的过程:__________.
17.如图,在Rt△ABC中,∠C=30°,将△ABC绕点B旋转 (0< <60°)到△A’BC’,边AC和边A’C’相交于点P,边AC和边BC’相交于Q,当△BPQ为等腰三角形时,则=
18.如图,在Rt△OBC中,OB与x轴正半轴重合,∠OBC=90°,且OC=2,BC=,将△O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60°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OB1=OC,得到△OB1C1,将△OB1C1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60°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OB2=OC,得到△OB2C2,…,如此继续下去,得到△OB2016C2016,则点C2016的坐标为 _.
三、解答题
19.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 ;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 ;(画出图形)
(3)△A2B2C2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20.如图,凯瑞酒店准备进行装修,把楼梯铺上地毯,已知楼梯的宽度是2米,楼梯的总长度为8米,总高度为6米,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的售价是60元.请你帮助酒店老板算下,购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
21.如图,有一块不规则的四边形图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8),B(﹣11,6),C(﹣14,0),D(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把原来四边形ABCD的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加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求出平移后四边形面积
22.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画出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
将绕点O顺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并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
2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若AF=4,AB=7.
(1)旋转中心为______;旋转角度为______;
(2)DE的长度为______;
(3)指出BE与DF的位置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
24.如图,将正方形ABC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至正方形AB′C′D′,则旋转前后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求出∠DAB′的度数.
2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坐标为(2,7) ,直线l经过A点且平行于x
轴,直线l上的动点C从A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直线l运动.若在x轴上有两点D、E,
连接DB、OB,连接EC、OC,满足DB=OB,EC=OC,设点C运动时间t秒,
(1) 如图1,若动点C从A点出发向左运动,当t=1秒时,
①求线段BC的长和点E的坐标;
②求此时DE与AC的数量关系?
(2)探究:动点C在直线l运动,无论t取何值,是否都存在上述(1)②中的数量关系? 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26.△ABC中,AB=AC,D是BC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BAC,把△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M.
(1)如图1,若∠BAC=50°,则∠BCM= ;
(2)如图2,在BC上取点E,使∠DAE=∠BAC,求证:DE<BD+EC;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BAC=90°,BD=1,EC=2,求DE的长.
参考答案
1.A
【解析】由图可知旋转角是∠BAE和∠CAF.
故选A.
2.D
【解析】试题解析:A. 图案①到图案②属于旋转变换,故错误;
B. 图案①到图案③属于旋转变换,故错误;
C. 图案①到图案④属于旋转变换,故错误;
D. 图案①到图案⑤形状与大小没有改变,符合平移性质,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3.B
【解析】试题解析:∵△ABC沿AB方向平移至△DEF,平移的距离是AD,
∴AD=AB DB=5 2=3,
∴CF=AD=3.
故选B.
4.C
【解析】试题解析:∵△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
∴AC′=AC,∠B′AB=∠C′AC,
∴∠AC′C=∠ACC′,
∵CC∥′AB,
故选C.
5.A
【解析】由B点平移前后的纵坐标分别为1,2,可得B点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由A点平移前后的横坐标分别是为2,3,可得A点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由此得线段AB的平移的过程是: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以点A,B均按此规律平移,由此可得a=0+1=1,b=0+1=1,故a+b=2,故选:A.
6.B
【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因为AD=1,BF=BC+CF=BC+1,DF=AC;
又因为AB+BC+AC=8,
所以,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
故选:B.
7.D
【解析】解:①荡秋千是旋转;
②呼啦圈运动不是围绕某一点进行运动,不是旋转;
③跳绳时绳子在绕人转动,人在上下运动;
④转陀螺是旋转.
故选D.
8.B
【解析】∵在△AOB中,∠AOB=90°,AO=6,BO=8,
∴AB==10,
∵点D为AB的中点,
∴OD=AB=5.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8,
∴B1D=OB1 OD=3.
故选:B..
9.A
【解析】试题解析:∵A点坐标为(1,3),
∴OA==,
∵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OA′,
∴OA′=OA=.
故选A.
点睛: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10.B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C、D三个选项中的三角形都可以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只有B选项中的三角形是由△ABC翻折得到的,而不能通过旋转或平移得到.
故选B.
11.C
【解析】由图可知:共有 五个旋转中心.故选C.
12.A
【解析】解:如图乙所示,∵∠3=15°,∠D1CE1=90°-30°=60°,∴∠BCO=60°-15°=45°.又∵∠ACB=90°,∴∠ACO=45°,∴∠AOC=∠AOD1=90°.∵∠B=∠CAO=45°,∴AO=OB=OC=
AB=2(cm).∵∠ACB=90°,∴CO=AB=×4=2(cm).又∵CD1=5(cm),∴OD1=CD1﹣OC=5﹣2=3(cm).在Rt△AD1O中,AD1===(cm).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能熟练应用勾股定理,并且掌握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完全相等.
13.△AFE,△EDC
【解析】试题解析:∵D、E、F分别是边BC、AC、AB的中点,
∴图中四个小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可以看成是由△FBD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AFE和△EDC.
故答案为:△AFE和△EDC.
14.(1,-1)
【解析】试题解析:将点A( 3,2)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即把A点的横坐标加4,纵坐标减3即可,即A′的坐标为(1, 1).
故答案为:(1, 1).
15.6cm2
【解析】试题解析:∵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
∴阴影部分的宽为4 2=2cm,
∵向右平移1cm,
∴阴影部分的长为4 1=3cm,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16.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沿x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沿x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DE.故答案为: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沿x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
17.20°或40°
【解析】试题解析:△ABC绕点B旋转到△A’BC’,
则
根据题意得
四点共圆,
当时, 解得:
当时, 解得:
故答案为:20°或40°.
18.(22016, 22016)
【解析】因为每一次绕点O旋转60°,所以旋转6次是一个周期,而2016÷6=336,所以点在第一象限内,根据题意得:
, , , , , .
所以.
故答案为: .
点睛:先要理解所旋转的性质,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理解每次旋转后图形目标点的坐标变化,从中找出变化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确定某种状态下的位置及坐标.找准循环中的周期及一个循环周期内图形变化的特点,然后用图形总数除以循环周期数,进而观察商和余数,再根据余数在周期内的位置得到结果.
19.(1)
(﹣2,2);(2)(1,0);(3)10.
【解析】试题分析:(1)将点A、B、C分别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割补法求解可得.
试题解析:
(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点C1的坐标是(﹣2,2),
故答案为:(﹣2,2);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C2的坐标是(1,0),
故答案为:(1,0);
(3)△A2B2C2的面积×(2+4)×6﹣×2×4﹣×2×4=10,
故答案为:10
20.图形见解析,购买地毯至少需要14×2×60=1 680(元).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先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右平移,构成一个矩形,再求得其面积,则购买地毯的钱数可求.
试题解析:如图,利用平移线段,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右平移,构成一个矩形,长宽分别为8米,6米,
即可得地毯的长度为6+8=14(米),地毯的面积为14×2=28(平方米),
故买地毯至少需要28×60=1680(元).
购买地毯需要1680元.
21.(1)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80;(2)图形见解析;(3)平移后四边形面积还是80.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S四边形ABCD=S△BCF+S△AOF+S梯形ABEF进行计算;
(2)直接把图形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可;
(3)直接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S四边形ABCD=S△BCF+S△AOF+S梯形ABEF
(2)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3)∵四边形A′B′C′D′由四边形ABCD平移而成,
∴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B′C′D′=80.
22.(1)图形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据此进行作图即可;
(2)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根据线段BC扫过的面积=S扇形BOB2-S扇形COC2,进行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
线段BC扫过的面积,
=
.
23.(1)A,90°;(2)3;(3)BE⊥DF,理由见解析.
【解析】(1)(2)利用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旋转证出△ABE≌△ADF,再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证出.
解:(1)旋转中心为点A,旋转角度为90°;
(2)DE=AD-AE=7-4=3;
(3)BE⊥DF.理由如下:
延长BE与DF交于点M
∵△AD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ABE≌△ADF,
∴∠ABE=∠ADF,
∵∠ADF+∠F=180°-90°=90°,
∴∠ABE+∠F=90°,
即∠BMF=90°,∴BE⊥DF.
24.30°
【解析】试题分析:先观察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再由旋转角为60°,可得
试题解析: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所示:
,
∵正方形ABC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 ,∠BAB'=60°,
∴∠DAB'=30°.
故:
25.(1) ①BC=5, E(-4,0)②DE=2AC (2)存在,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①根据题意可知AC=4,AB=3,由勾股定理即可得BC的长,再根据EC=OC以及点C的坐标即可得点E的坐标;
②由点B的坐标以及DB=OB即可得点D的坐标,从而得到DE的长,从而可得;
(2)由题意可知AC=4t,C(2-4t,4),从而可得E(4-8t,0),由D(4,0)可得DE=8t,从而可得.
试题解析:(1)①当t=1时,AC=4t=4,4-2=2,所以C(-2,4),
由A(2,4)、B(2,7)可得AB=3,
由勾股定理则有BC=5,
因为EC=OC,C(-2,4),O(0,0),所以E(-4,0);
②由OB=BD,O(0,0),B(2,7),所以D(4,0),
由E(-4,0),所以DE=8,
因为AC=4,所以DE=2AC;
(2)存在,理由如下:
∵AC=4t,A(2,4),∴C(2-4t,4),
∵EC=OC, O(0,0),∴E(4-8t,0);
∵OB=BD,O(0,0),B(2,7),∴D(4,0),
∴DE=8t,
∴DE=2AC.
26.(1)∠BCM=130°;(2)证明见解析;(3)DE=.
【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65°,再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CM=∠B,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EM.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D=AM,∠BAD=∠MAC,进而有∠DAM=∠BAC.由SAS证明△ADE≌△AME,得到ME=DE.再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3)连接EM.可得到三角形ECM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出EM的长,进而得到DE的长.
试题解析:解:(1)∵AB=AC,∴∠B=∠C.∵∠BAC=50°,∴∠B=∠C=(180°-50°)÷2=65°.∵∠ACM=∠B,∴∠BCM=∠BCA+∠ACM=65°+65°=130°.
(2)连接EM.∵△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CM,∴AD=AM,∠BAD=∠MAC,
∴∠BAD+∠DAC=∠MAC+∠DAC,即∠DAM=∠BAC.
∵∠DAE=∠BAC,∴∠DAE=∠DAM,∴∠DAE=∠MAE .
∵AE=AE,∴△ADE≌△AME(SAS),∴ME=DE.
∵ME(3)连接EM.∵AB=AC,∠BAC=90°,∴∠B=∠ACB=45°.
∵△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CM,∴CM=BD=1,∠ACM=∠B=45°, ∴∠ECM=90°.
∵EC=2, ∴ME=.由(2)知DE=ME,∴D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