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12 12:48:04

文档简介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本节南方地区的第二节,在学完南方地区概况后,由本节进入南方地区具体区域的学习。根据我国近十年来区域的发展状况和地理热点地区,教材选择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南方地区的代表区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自然条件特征、发展的优势,及上海的三重身份、作用和作用的体现。同时,欣赏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全课通过自主学习的主导方式,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并找到合理的原因,再由教师带领检阅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否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初步了解河流带动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自然条件特征、发展的优势,及上海的三重身份、作用和作用的体现。
【教学难点】
1、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2、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名同学朗读教材49页第一段的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讲授新课】
一、江海交汇之地(板书)?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7.13,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致范围(板书),并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读图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一)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发表小组看法教师给予指导:?
◆气候: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地形: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
◆土壤:肥沃?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并总结:结合地图以及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同时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我获著名的“鱼米之乡”。?
板书:(二)区域优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
2.?结合教材图7.13,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江”、“海”,从而进一步理解标题中的“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
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3.?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51页活动题第1.第2题。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地理范围以及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此外我们需要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了解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一、江海交汇之地?
(一)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二)区域优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
土壤:肥沃?
(三)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
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城市??
教师讲述:通过图7.19,我们发现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
活动:请去过上海的学生给大家介绍对上海的印象。?
活动:介绍浦东新区,教师提前让学生一小组的形式收集整理资料,课堂期间教师收集各小组的资料并展示,让学生了解浦东新区发展的巨大变化,及其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带来的影响。?
活动:创设情境,目的让学生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完成教材55页活动题。?
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生活,工作在一个地方,但经济的发展,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便捷地往来于不同城市。交通时间的缩短,使得人们在不同城市生活和工作成为可能,者在一些经济、交通发达的大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
板书:?
1.?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同城效应: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经济发展??
承转: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方文化特色也相当有影响力,所以旅游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活动:学生课前分小组收集不同的、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的资料。课堂上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内容,突出侧重点。?
教师:适当指导并板书。?
板书: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大家一起收集资料以及课堂上的积极介绍,本节课顺利完成各个学习任务,下面请同学分享收获,或者说出您认为的重难点知识,提醒同学们注意。?学生:积极发言,分享收获或提出重难点知识。
课件17张PPT。“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范围读图找出长江、太湖、东海、南海,上海、南京、杭州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自然环境特征优越的自然环境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低平。2、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优越,年降水量>1000mm。3、河湖:河湖密布,灌溉便利。试从地形、气候、河湖等方面分析该地发展农业,自然环境的优越性?“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黄海东海长三角地区位置及其优越性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长江干流水运发达,经济腹地广阔;
南北海上航运中枢,远洋航运世界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位置优越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干支流发达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沿江沿海“T”字带“H”型经济格局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成都平原长 江 岷 江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水运提供城市用水…提供工农业用水提供水能发电带来肥沃土壤…易发洪涝灾害长江三角洲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旱灾害。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上游:开发水能,提供灌溉水源
下游:发展航运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世界著名第六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上海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城市——上海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有什么特点?沿江沿海沿京杭运河沿铁路线关键:交通发达(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同城效应上海的地位和作用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为什么称长江沿江地带为“H”型经济格局。东西联系纽带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长江沿江带武汉市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西部地区沿江经济带 沿江地带的工业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钢铁、轻纺
工业基地综合性
工业基地钢铁工业走廊:宝山、 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汽车工业走廊:上海、 南京、武汉、重庆南北辐射作用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苏州园林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周庄同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乌镇西塘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