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2 16: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日本悉尼美国英国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么?一、遣唐使次数:
成员:
规模:
特点:
目的:
十多批(从贞观年间开始)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庞大,少则二百人,多则五六百人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成员素质较高遣唐使渡海西来日本遣唐使船只模型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以上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日本的哪些方面受中国影响?日本的服饰源于……日本的茶道源于……吉备真备空海平假名片假名日本的文字源于……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生活用具二、鉴真东渡时间:
经过:
目的: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鉴真东渡的影响鉴真带去大量的书籍文物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 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商界的始祖
鉴真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鉴真坐像玄奘西行玄 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三、玄奘西行玄奘西游路线图长安那烂陀寺遗址《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玄奘西游的影响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开始翻译佛经,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这些中译本的佛经后来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僧人僧人日本天竺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结伴独行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弘扬佛法求取佛经思考题:1.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 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在唐朝时,朝鲜被称为 ( )
A.百济 B.新罗 C.高丽 D.天竺
3.关于鉴真东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真东渡到日本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
B.鉴真像被放在那烂陀寺
C.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技术
D.鉴真在日本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CB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繁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是唐朝外交兴盛的重要原因
B. 新罗的选官制度传到了中国
C.中国的音乐在新罗、日本很受欢迎
D.中国的饮茶的风俗来源于日本茶道
5. 请比较鉴真和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