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11-19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一课时)
【授 课 人】 桐 乡 市 丁 士 权
【授课时间】 2007-9-27
【教学目标】1、能利用物质的性质或组成不同,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学会利用不同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鉴别。 3、培养学生与同伴团结协作,规范、认真细心操作的实验态度。【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物质分类方法的运用。【课前准备】学习任务单,课件,学生分组实验药品和仪器。【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一、引课:教师出示图片 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应用分类法吗?你能谈谈应用分类法的好处吗 二、新课讲授(一)物质分类的方法1、组织小组合作:将课本P41图中的物质进行分类?要求一:分别按颜色、状态进行分类; 要求二:其它方法进行分类。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成果,组织学生交流和评价2、教师小结并转折讲授:以上我们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而物质的性质又是由组成决定的,所以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建构物质分类图。根据投影的物质分类,提出纯净物的分类。引导学生逐步回顾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物质类别的含义, 小结物质分类的两种方法:根据性质分类,根据组成分类。指出根据组成进行分类的优点——组成为内部结构,较为准确;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利于全面认识物质。练习检测有关物质分类的习题,当堂。(利用卡片)(二)物质分类方法的运用。6、讲授: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还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依据。7、组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课本P48图中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要求:方案包括:①需要的药品,仪器;②实验步骤;③实验现象和结论:(2)动手做一做:要求:①实验和记录要分工合作,认真填好记录表。②用最少的步骤,最快的方法快速鉴别它们!③比一比,看哪组合作效果最好!8、展示交流评价学生分组鉴别的结果;9、拓展提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推理鉴别: 有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HCl、H2SO4、BaCl2、NaOH 、CuSO4。不用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其各是什么?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三、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A本P13(2)自主选择课外探究任务:任务一:家庭厨房内通常备有“油、盐、酱(酱油)、醋、糖”等调味品,你能否把它们一一区分开来,让你的家长配合试一试,并简述你的依据,请与同学交流。 任务二:课本P46页题3。 引出分类的重要性,揭示课题考查学生已有的分类与合作能力引入新的分类方法为分类做好铺垫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兴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动手与互相协作能力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学生观看思考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交流和评价学生复习回顾学生思考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归纳结论。学生思考学生课后进行探究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
学 习 任 务 单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利用物质的性质或组成不同,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学会利用不同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鉴别。
3、能够与同伴团结协作,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学练过程】:
一、小组合作:将课本P41图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1、 按颜色可分为:
2、 按状态可分为:
3、按照 可分为:
4、按照 可分为: 二、比一比,看谁写出的物质多?可以写你所学习过的物质的名称或者是化学式。时间是30秒!
物质的名称: 物质的化学式: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要求:1、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即包括
①需要的药品: ,仪器:
②实验步骤: ③实验现象和结论:
2、动手做一做:
要求:①实验和记录要分工合作,认真填好记录表。
②用最少的步骤,最快的方法快速鉴别它们!
③比一比,看哪组合作效果最好!
实验步骤 依据的性质 实验现象与结论
1、给烧杯编号 —— ——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