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教学案
(一)章节题目: 第 二 单元 综合实践课 2 课时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趣,能读出文章整体上或是局部、细节上的机趣。
2.启发写作的灵气,彰显写作的才智。 3.初步尝试写有机趣的文章。
(三)重点、难点:学会写富有机趣的文章。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约2分钟)
因势利导引“机趣”——说一说
导入语: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与一位尖刻的批评家在一条小路上相遇,这位批评家傲慢地说:“我绝不给一个傻瓜让路!”而歌德却说:“而我正好相反。”说着让在了路边。你能说出歌德的话外之意吗?www.21-cn-jy.com
(歌德话外之意是:“你是傻瓜”,“我给傻瓜让路” ……)
归纳:正是歌德幽默、机智、风趣的回答方式,不仅给自己解了围,而且也让这位尖刻的批评家自讨没趣、自取其辱,这正是诗人语言机智、智慧的显示。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智慧往往能使收到意想不到的风趣效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机趣”。(板书课题:机趣)
【目标出示】 (约2分钟)
【自学环节】(约16分钟)
默契神会释“机趣”——想一想
过渡语:我们再次分析歌德的例子,歌德的回答方式让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各抒己见)
(如幽默、风趣。讽刺、挖苦。机智、智慧。……)
总结:大诗人歌德此时机智、浪漫而又带着挖苦的答复彰显了他言语的机趣,因此,这里所谓的“机趣”,就是言语机智、智慧的显示。具有“机趣”的言说,就是读起来、听起来是你眼睛一亮、会心一笑的言说。(揣摩歌德的机智、风趣的语言效果,领悟“机趣”的实质意义。)
【导学环节】(约20分钟)
(一)融会贯通悟“机趣”——找一找
过渡语:机趣,可以表现在文章的方方面面,不只是言语方面,故事情节本身有时也富有机趣、令读者开心一笑而又发人深省。你能从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中发现其中的机趣所在吗?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本单元中你认为最能表现机趣的一篇文章,找出其中的机趣所在,然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 1:《保修》一文中推销员和画家重复多次的基本程式的人物对话,就有一种喜剧的荒诞有趣的效果:画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无效折腾以后,不但不感到委屈,不感到愤怒,相反却十分兴奋, ……”。21·cn·jy·com
★2:《细菌的启示》一文也能体现口头表达的机趣,它本身就是一个“演讲”,现场感很强,口语运用的很得体、巧妙,就像和听众聊天:把细菌的生存与人类的生存进行类比,同时把原本陌生、深奥的概念,不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十分风趣动人。21·世纪*教育网
★3:《剃头匠》一课也富有机趣:通过对过去剃头匠的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称颂与当今对理发师的调侃和恶贬形成鲜明对比,在表面的开心下,却蕴含着一抹淡淡的怀旧的感伤。……
【归纳】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感悟出本单元文章的机趣,这些富含机趣的文章,本质上都是想象力的产物,使我们不得不对作者竟然能将很平常的素材写得如此的聪明、机智所折服。
(二)群英荟萃展“机趣”——讲一讲
过渡语:请把你搜集的名人能言善辩的小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上能言善辩的名人小故事。
要求:1.故事语言要能体现人物机智、聪明的一面。2.故事听起来要能使人眼睛一亮、会心一笑。
【活动过程】小组内讲故事→每组推选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展示→集体评议→老师总结。
学生讲故事展示:
★1: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么一段很有趣:纪晓岚在翰林院编《四库全书》时,正值盛夏,天气燥热,纪晓岚脱衣光背。一抬头,见乾隆来了,来不及披衣服,于是钻入案下隐蔽起来。乾隆早注意到纪晓岚的举动了。纪晓岚在案下以为乾隆已经走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吗?”乾隆听了,责怪道:“纪晓岚,你好无礼!凭什么叫我老头子?讲不出理由来立即赐死!”纪晓岚连忙钻出来,向乾隆施礼道:“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为国家元首,岂不为头?皇帝为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老头子’乃简称缩写也。”乾隆听了,笑着说:好个能言善辩的纪晓岚,起来吧!朕赦你无罪。”21教育网
★2:在电脑上找到这样一则有关周总理机智的故事: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总结】同学们选的题材都比较典型,纪晓岚的能言善辩备受乾隆皇帝赏识;周总理风趣的调侃令美国记者哑口无言。我们领略到他们巧舌如簧善辩口才,还应揣摩他们善辩的技巧,以便今后能够学以致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检测环节】(约5分钟)
思如涌泉绘“机趣”——写一写:
过渡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文明和时尚新潮,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和享受,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盲点和误区。同学们试想想,电视、电脑、网络游戏、动漫、手机、mp3、私家车、旅游、航天飞机……它们给我们带来便利、愉悦的同时,是否也使我们失去了些什么?这需要我们发掘自己的智慧,对周遭现象作重新审视。2·1·c·n·j·y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时尚”产品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些什么呢?你能选取其中的一两件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过程】组内互说→整理信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学生写作
★1:我认为电脑、电视使人们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信息,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同时一些中小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有的甚至逃学、夜不归宿,严重的影响了学习,令老师、家长苦不堪言而又无可奈何。况且,电脑、电视对身体的辐射导致现在中小学生近视率逐渐增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21cnjy.com
★2:我认为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确便利了人们沟通。只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携带手机不是方便和家人联系,而是用来攀比、炫耀甚至上课玩游戏、上网聊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况且,现在有了手机已经很少有人再写信了,从而遗失了字斟句酌的语感与读信的期待和喜悦。
【学生写作】出示写作要求:请以《XX面面观》或“我看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把你发现的机智,敏感的想象表达出来。要求:1.能客观的看待现代“时尚”的利弊。2.文章的语言应彰显出“机趣”来。www-2-1-cnjy-com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