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水的组成》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 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物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4.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下列涉及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汽化 B.水结成了冰 C.水沸腾 D.水通电分解
6.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蛋白质 C.水 D.脂肪
二、综合提升
8.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_____不能再分。
9.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10.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______极。
(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11.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_,B管收集到_________.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
《水的组成》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AD
【解析】对比水的化学符号(H2O)和过氧化氢的(H2O2),我们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也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是混合物)。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A、水的汽化过程是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结成了冰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沸腾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通电分解过程中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B
7.【答案】C
二、综合提升
8.【答案】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分子 原子
9.【答案】氧气 氢气 2:1 分解
10.【答案】(1)负 (2)带火星木条复燃 助燃性 (3)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V(甲)∶V(乙)=2∶1
【解析】本题应从图B着眼,在横坐标上取一点,发现相同时间内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故A为氢气,B为氧气。其他各问就可顺利作答了。
11.【答案】(1)装置简单,便于操作.(2)便于检验生成物.(3)增强水的导电性.(4)已进行了一段时间.(5)氧气;氢气.(6)燃着的木条.
【解析】(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气.
(6)D试管中收集的是氢气,可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华师版科学七年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水的组成 章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实验 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由氢气燃烧实验初步推测水的组成。 3.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观察图片,可见物质的三态变化。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水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所以这些变化全是物理变化。 那么,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成别的物质呢?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它将发生什么变化? 回忆水的三态变化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我们列表来了解一下水的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呈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
我们下面在水中通直流电,看它将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水的电解 观察图片,了解水电解器。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想一下,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视频:电解水 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 【有气泡从电极冒出来。玻璃管中液面下降。】 2.两支玻璃管内有何现象出现? 【①产生的气体向上升,管内的水逐渐减少,气体一直到达玻璃管上端。 ②两玻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不相等。与负极相连的一端(阴极)的气体的体积是与正极相连的一端(阳极)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 视频:检验电解水产生氧气 2.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 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什么?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视频:检验电解水产生氢气。 3.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 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负极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然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置在玻璃管尖嘴的上方。 我们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烧杯内壁附有一层水珠】 能产生这些现象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什么?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我们归纳一下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 正极负极现象产生气泡(慢)产生气泡(快)体积比12性质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能燃烧结论氧气氢气表达式水氧气+氢气
我分析几个问题: 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它们是什么? 【有新物质产生。它们是氧气和氢气。】 2.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3.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不一样。氧气和氢气是一种分子,氧和氢是一种元素。】 4.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不能,只表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下面我们从微观方面来了解电解水。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每2个水分子通电以后分解成为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它们又重新组合成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 下面的式子可以表示电解水的反应。 水氧气+氢气 其中,水是反应物。 通电是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是生成物。 读法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表示“生成” +表示“和”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产物之一氢气。 通过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 氧气+氢气水 由这个实验事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氢气燃烧生成了水,证明水含有氢元素、氧元素。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视频:氢气的燃烧 从微观上看,每2个氢分子点燃后与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两个水分子。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 氢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实验测定,如果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同样,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都存在发生爆炸的范围,点燃在这个范围内的不纯的一氧化碳、甲烷都会发生爆炸。我们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确保可燃性气体的纯度不在爆炸范围内。矿井中发生的瓦斯爆炸就是点燃了处在爆炸范围内的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如果煤气外溢,当房间中煤气达到一定的比例时,任何微小的火花都会引起爆炸。 如图是1937年一艘氢气飞艇爆炸,在燃烧发生后22 s内拍摄的照片。 归纳性质 实验操作 观察思考 归纳 问题思考 了解电解水 了解氢气的性质 验纯方法学习 了解爆炸极限 指导学生实验 引导观察现象 氢气的验证 引导思考 拓展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拓展氢气的性质 资料学习
课堂练习 1.电解水时,一般都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是( B ) A.它能使水分解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更多地生成氢气和氧气异常 D.可以用它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 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 ( C ) A.2L B.1L C.4L D.无法确定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C ) A.氢气 B.空气 C.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水在常温下很稳定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应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1.电解水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实验现象及验证: 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的气体是氢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3.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1.5水的组成
科学新华师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知
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水没有变成别的物质。
那么,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成别的物质呢?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它将发生什么变化?
导入新知
小组讨论一下,水有什么物理性质呢?为什么水会导电呢?
新知讲解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水的性质
无色透明
无味
常温呈液态
100℃
0℃
4℃时密度最大
新知讲解
水的电解
1.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
新知讲解
电解水
新知讲解
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
有气泡从电极冒出来。玻璃管中液面下降。
2.两支玻璃管内有何现象出现?
实验现象:①产生的气体向上升,管内的水逐渐减少,气体一直到达玻璃管上端。
②两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不相等。与负极相连的一端(阴极)的气体的体积是与正极相连的一端(阳极)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
新知讲解
检验氧气
新知讲解
2.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
氧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知讲解
检验氢气
新知讲解
3. 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
负极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然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置在玻璃管尖嘴的上方。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烧杯内壁附有一层水珠
+
-
氢气
新知讲解
正极 负极
现象
体积比
性质
结论
文字 表达式 产生气泡(慢)
产生气泡(快)
1
2
能燃烧
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氧气
氢气
氢气
氧气
水
通电
+
现象与结论
新知讲解
2.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3.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4.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不一样。氧气和氢气是一种分子,氧和氢是一种元素。
不能,只表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它们是什么?
有新物质产生。它们是氧气和氢气。
新知讲解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通电后分解成了什么呢?
学习探究:
新知讲解
“水分子” 模型
氧原子
氢原子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所构成
氢气是由大量的
氢气分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的
氧气分子构成的
新知讲解
通直流电
+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每2个水分子通电以后分解成为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它们又重新组合成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
氧分子(O2)
新知讲解
H2O H2 O2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新知讲解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
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氧气+氢气 水
点燃
新知讲解
氢气的燃烧
新知讲解
点燃
+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每2个氢分子点燃后与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两个水分子。
新知讲解
氢气的验纯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爆鸣声
声音小
不纯
较纯
新知讲解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
如果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还有一氧化碳、甲烷等
巩固提升
1.电解水时,一般都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是( )
A.它能使水分解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更多地生成氢气和氧气异常
D.可以用它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
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 ( )
A.2 L B. 1L C.4 L D.无法确定
C
B
巩固提升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氢气 B.空气
C.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很稳定
B.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C.水能溶解多种物质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应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C
B
课堂小结
水的组成
2.实验现象及验证:
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的气体是氢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1.电解水
水 氢气+氧气
通直流电
3.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作业布置
1. 如何证明水分解后的产物是氧气和氢气?
2. 有人说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水的组成
电解水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氢气
氧气
水
通电
+
H2
O2
H2O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