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五节水的组成 (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五节水的组成 (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13 09: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水的组成》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 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物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4.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下列涉及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汽化 B.水结成了冰 C.水沸腾 D.水通电分解
6.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蛋白质 C.水 D.脂肪
二、综合提升
8.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_____不能再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10.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______极。
(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11.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_,B管收集到_________.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
《水的组成》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AD
【解析】对比水的化学符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H2O)和过氧化氢的(H2O2),我们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也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是混合物)。www.21-cn-jy.com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A、水的汽化过程是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结成了冰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沸腾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通电分解过程中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B
7.【答案】C
二、综合提升
8.【答案】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分子 原子
9.【答案】氧气 氢气 2:1 分解
10.【答案】(1)负 (2)带火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条复燃 助燃性 (3)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V(甲)∶V(乙)=2∶121教育网
【解析】本题应从图B着眼,在横坐标上取一点,发现相同时间内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故A为氢气,B为氧气。其他各问就可顺利作答了。21·cn·jy·com
11.【答案】(1)装置简单,便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2)便于检验生成物.(3)增强水的导电性.(4)已进行了一段时间.(5)氧气;氢气.(6)燃着的木条.2·1·c·n·j·y
【解析】(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气.
(6)D试管中收集的是氢气,可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