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2 20: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第二单元 议论文
学习重点 1.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
2.学习胡锦涛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
古代治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晨读积累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统筹( ) 
(2)妥善( ) 
语言积累
chóu
答案
(3)说服( )
(4)疫情( )
(5)归宿( )
(6)安逸( )
2.辨形组词
(1)
决( )
诀( )
抉( )
(2)
辨( )
辩( )
辫( )
(3)
径( )
胫( )
泾( )
tuǒ
shuō



决策
诀别
抉择
辨别
辩论
辫子
途径
不胫而走
泾渭分明
3.理解词义
(1)分水岭:
(2)试金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座大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筹兼顾:
(5)身先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①通常指黑色坚硬致密的硅质岩石。用黄金在试金石上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②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比喻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统一筹划,各方兼顾。
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
走在群众前面。
(6)波澜壮阔:
(7)艰苦卓绝:
(8)众志成城:
答案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
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4.选词填空
(1)特色·特点
①走有中国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王大娘说话很有______,快言快语,像连珠炮一样。
解析答案
解析 “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特色
特点
(2)权益·权宜·权利
①宪法赋予每个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________。
②让你退出竞争这只是________之计。
③消费者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________。
解析答案
解析 “权益”,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权宜”,暂时适宜,变通的。“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权利
权宜
权益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把握
答案 本文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阐明了如下道理: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案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在什么地方提出的?
答案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观点是在文章的第1段中鲜明地提出的。原文表述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答案
3.根据议论文结构特点,把本文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党最紧要的。
第二部分(2~8段):分析原因,论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本质,提出学习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答案
答案 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由和根据是: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同时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课文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地提出为什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然后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以抗击“非典”的实例加以体现,最后得出结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1.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由和根据逐一概括和列写出来。细细品味课文是怎样紧扣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重点突破
答案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又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些要求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课文从三方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怎样阐述:先概括地提出要求,再对要求的作用、具体做法展开阐述。
好处:让人们进一步明白其意义,明白具体做法。
答案
3.文中提出“三个落实”后直接用“总之……”收束全文,去掉第8段,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答案 不好。因为抗击“非典”胜利这一重要论据是用来证明只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若去掉这一论据,就只剩理论,全文也会因缺少事实而无说服力了。
比较下面各组句子在表达和逻辑上的优劣,并注意加颜色的词。
(1)①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我们说,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美点赏析
答案
答案 ①句中的“始终”一词,强调了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终生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在表达上要比②句准确严密。
(2)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②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依据。
答案
答案 ①句中用“分水岭”、“试金石”,不仅从哲学和思想路线高度准确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通俗、形象、生动,故①句比②句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3)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
答案 ①句中用“只有……才能……才能”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言更严密准确,避免绝对化;
②句中没有用,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胡锦涛,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核心。
2.背景展示
本文选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求是》2003年第13期),题目是编者加的。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提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月概括为“三个代表”。
3.文体知识
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构成。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论证是指运用证据阐释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大体可分两大类:
(1)纵式结构: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包括①“层层深入”式,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②“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2)横式结构: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包括①“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②“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③“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文内文外
返回
文内文外
逻辑严密 论证有力
这篇政论文,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表达方式灵活,观点鲜明,颇有感染力。
1.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证。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紧凑,说理透彻,能够做到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出发,谈到其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贯彻的方法,最后进行总结,这都是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中心论点展开的。
2.论述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文内深读
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论证思路来写,结构严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现在文中各个部分、各个段落的紧密联系上。就全文来说,甚至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就段与段来说,也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3.以议论为主,叙述、议论、抒情紧密结合。
议论可以阐明观点,记叙可以交代清楚事实,抒情可以吐露情怀,三者有机结合,就能使文章做到观点统率材料,不仅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有强大的感染力。本文为了证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中心论点,
全文以议论为主,分析了其实质和必要性,充分说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们必须贯彻和执行的;再加上恰当的叙述和抒情,用我党的发展历史和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感人事例更有力地证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
责 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
(一)
教室里。下课了。
“听说王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今天风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
文外迁移
类文品悟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
(二)
他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战场上,弹火横飞。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
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想到这里,他就……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判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
县政府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不眠之夜。
县长正在发言:“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洪水正向我们县城逼来,为了保住县城,只有炸掉附近的一个村子,把洪水往里面引。现在有三个村符合条件:A村、B村和C村。请同志们发表一下意见,看看究竟炸哪个村。”
“我提议炸B村。”县委副书记首先发表意见,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我提议炸C村。”县长也接着发表了意见,这一意见也立刻有了不少的支持者。
“同志们,”坐在县委书记座位上的他缓缓站了起来,“我看就炸A村吧。A村的条件最符合。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我父母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我来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责任,时时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在责任面前,你该如何而为?你能否承担起它的重量?
责任重如山,担当无畏惧!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运用
点击文本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
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运用示例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毛泽东说:“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邓小平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强调:“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以身殉职的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刘金国,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员的形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执政为民的铮铮誓言。
返回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