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3 06: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第5课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原则、阶段、成就。
2、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成就。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时间、形式、成就;这一过程中的“创举”是指什么?
4、三大改造最终完成于何时?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年6月,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土地私有制怎么办?土地改革之后,农民的生产发展,面临哪些困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原因:
形式:
原则:
阶段:
成就:农业生产合作社自愿互利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成就: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荣宗敬、荣德生实业救国:“面粉大王”、“棉纱大王”1952年,荣德生去世后,全国的荣氏企业先后申请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即有代价地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方式)
什么是公私合营?相关链接(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相关链接“赎买”政策创举: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荣毅仁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目的:
时间:
形式:
成就:
创举: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起公私合营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南荣”)“南荣北乐”后来的故事……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于1979年10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智健(荣毅仁之子)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前主席。
1978年移居香港。
1986年进入中信香港任董事总经理。
1995年成为香港高尔夫球会首位华人主席。
2008胡润百富榜第三名。乐松生(“北乐”)文革时遭迫害,1968年4月被红卫兵活活打死,时年60岁。4.三大改造的完成:
时间:
实质:
意义: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
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三大改造 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A.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大显身手2.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C3.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