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课件(打包6套)浙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课件(打包6套)浙科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3-13 16:50:23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章末整合提升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知识系统构建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热点考题集训知识系统构建显性基因隐性性状表现型两对基因成对分离随机隐性纯合子成对分离两对自由组合双隐性纯合子 自由组合互不干扰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 基因、性状等概念间的相互联系1.传粉类
(1)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3)闭花授粉:花在未开放时,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后花瓣才展开,即开花。
2.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株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3.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未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4)性状分离:杂交的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4.基因类
(1)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2)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3)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5.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例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解析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A错误。
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叫性状分离,故B正确。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纯合高茎和杂合高茎,故C正确。
等位基因能控制相对性状,故D正确。整合二 例析“假设—推理法”“假设—推理法”的基本步骤(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为例):
例2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设—推理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纯合的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F2中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分离比
是3∶1”属于推理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C.“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属于假设的内容
D.“F1(紫花)的基因型为Cc”属于假设的内容答案解析解析 A项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不是推理内容,
B项是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
C、D两项都属于假设的内容。整合三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
例3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
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
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解析 甲重复100次实验后,Dd组合的概率约为50%,乙重复100次实验后,AB组合的概率约为25%。答案解析整合四 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以Cc×Cc为例,紫花基因为C,白花基因为c。
1.棋盘法
两个亲本杂交时,将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棋盘格的一侧,根据雌雄配子都有相同的结合机会,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2.雌雄配子交叉线法(如下图)例4 在一些性状遗传中,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答案Aaaa解析解析 根据B组遗传实验结果,黄色鼠的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推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为纯合子(aa)。B组亲本中的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Aa),由于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黄色)∶2Aa(黄色)∶1aa(黑色),而实际产生出的后代为黄色鼠∶黑色鼠=2∶1,则最可能的原因是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存活的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AA答案答案 B杂交组合遗传图解:   C杂交组合遗传图解:热点考题集训1.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B.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前者基因组成相同;后者基因组成不同
D.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解析 假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则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杂合子为Aa,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C、D项正确;
根据分离定律,杂合子之间杂交(即Aa×Aa),后代会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和aa,且分离比为1∶2∶1,所以B项不正确。23451789106答案解析2.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1/6 B.1/6、1/9 C.1/6、5/12 D.3/8、1/6解析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①组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4×2/3=1/6;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的基因型间的杂交,两种配子及比例是2/3A、1/3a,aa所占的比例为1/3×1/3=1/9,B正确。23451789106答案√解析3.黄色皱形(Yyrr)与绿色圆形(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A.4种,1∶1∶1∶1 B.3种,1∶2∶1
C.2种,1∶1 D.4种,3∶1∶3∶1√23451789106答案解析 单独分析每对基因,Yy与yy的F1的基因型种类是2种,即Yy∶yy=1∶1,rr与Rr的F1的基因型种类是2种,即Rr∶rr=1∶1。故Yyrr与yyRr杂交得F1的基因型种类是2×2=4(种),比例为(1∶1)(1∶1)=1∶1∶1∶1。解析4.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针对F2个体间的杂交方式所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23451789106答案√解析解析 若F2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均为 ,则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 ,故后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之比为3∶1,A正确;
F2中雌雄果蝇自交方式有三种,即① (AA×AA),② (Aa×Aa),
③ (aa×aa),其中组合②③后代中黑身个体的概率为 ,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3,B正确;2345178910623451789106F2的灰身果蝇自交方式有两种,即 (AA×AA), (Aa×Aa),则后代中黑
身个体(aa)的概率为 ,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1,
D正确。若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2灰身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
为 ,其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 ,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C错误;5.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和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23451789106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C.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D.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淡赤色蚁蚕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解析23451789106解析 从组合一的杂交结果中可以看出,黄茧∶白茧=3∶1,黑色∶淡赤色=3∶1,所以黄茧和黑色为显性,则白茧淡赤色蚁蚕为双隐性纯合子,该种个体基因型相同。6.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答案解析 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子代有16种结合方式,4种表现型,且每一种表现型中均有一个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故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3451789106解析7.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B.2/16 C.5/16 D.6/16√答案23451789106解析解析 由“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花长为24 mm的个体为杂合子,再结合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且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可推知花长为24 mm的亲本中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假设该种个体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互交后代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这三种基因型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234517891068.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形(r)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形)与乙(黄色皱形)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分别为
A.9∶3∶3∶1及1∶1∶1∶1
B.3∶3∶1∶1及1∶1
C.9∶3∶3∶1及1∶1
D.3∶1及1∶1√答案23451789106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与乙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乙(黄),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即黄与绿,则甲(Yy)×乙(Yy);甲(圆)×乙(皱)杂交,后代存在两种性状表现,则甲(Rr)×乙(rr),故甲为YyRr,乙为Yyrr。甲自交、乙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分别为9∶3∶3∶1及1∶1。234517891069.南瓜果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______为显性,_______为隐性。扁盘形长圆形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代中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就会出现性状分离,其比例为显∶隐=3∶1,如果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出现的性状比例为9∶6∶1,与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子二代比例相似,说明其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经比较9∶6∶1与9∶3∶3∶1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中存在2个显性基因时是扁盘形,都是隐性基因时是长圆形,只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是圆球形。答案23451789106解析(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来说明所作的推断。答案23451789106扁盘形∶长圆形=3∶1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判断(另一对基因设为B、b)。23451789106答案两自由组合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_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3451789106答案AaBb×aabb长圆形=1∶2∶1扁盘形∶圆球形∶10.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3451789106(1)甲病是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____性遗传病。答案显隐解析 都患甲病的Ⅰ1和Ⅰ2有正常的后代,都不患乙病的Ⅰ1和Ⅰ2有患乙病的后代,说明甲病是显性遗传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解析23451789106(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答案aaBB或aaBbAaBb解析 由Ⅱ5正常得出其基因型为aaB_,Ⅲ8患甲病可由Ⅱ3(正常)和Ⅱ4(患两种病)得出其基因型为AaBb。(3)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解析 Ⅱ6为Bb(2/3)或BB(1/3),且Ⅱ7为纯合子,所以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2/3×1/2=2/3。2/3解析(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23451789106答案解析 已知Ⅲ9的基因型为aabb,Ⅲ10为aaBb的概率是1/3,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3×1/2,即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1/3×1/2)=5/12。5/12解析课件37张PPT。第一节 分离定律 (Ⅰ)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课堂导入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人对于他的工作和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内容索引当堂检测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基础梳理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1)严格的 授粉、 授粉,便于形成 。
(2)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 。
(3)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 。
(4)具有多个 、 的性状。
①性状:生物的 、 和 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②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 ,如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自花闭花纯种去雄和授粉观察和计数稳定的可区分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不同表现形式2.单因子杂交实验
(1)过程
去雄:除去紫花母本上未成熟花的全部 蕊
 ↓
套袋:套上纸袋,防止 干扰
 ↓
人工授粉:授以白花父本的花粉
 ↓
再套袋雄外来花粉(2)结果及分析
①F1:全部是 。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做 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做 性状。
②F2的性状及比例: 。这种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 。显性紫花紫花∶白花=3∶1性状分离隐性问题探究如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答案 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在去雄1~2天后进行,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1.步骤①和②分别是什么?处理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答案答案 该杂交实验中,紫花豌豆为母本,白花豌豆为父本。答案 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3.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白花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4.若以此为正交,那么反交如何进行?正、反交结果是否相同?答案 反交是以紫花豌豆为父本,白花豌豆为母本;正、反交结果相同。5.黄瓜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的高茎黄瓜和矮茎黄瓜,该如何来区分哪种性状是显性性状?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答案答案 让纯合的高茎黄瓜和矮茎黄瓜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无需“去雄”操作。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样本数量太少时,不一定完全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单性花只有雄蕊或雌蕊,无需去雄。知识整合拓展应用1.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答案解析解析 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正确的是
①花粉成熟前 ②花粉成熟时 ③花谢后 ④套袋 ⑤去雄 ⑥异花传粉
A.②⑤④③⑥④ B.①④⑤②⑥④
C.①⑤④②⑥ D.①⑤④②⑥④答案解析解析 人工异花传粉的关键是避免非目的花粉的传粉,所以花粉成熟前去雄,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前后都要套袋,是为了避免其他成熟花粉影响实验结果。3.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
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
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
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答案解析解析 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继续研究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即实验群体足够大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越小越偏离,越大越接近。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基础梳理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
(1)性状是由 (后称为基因)控制的。
(2)基因在体细胞内是 的。
(3)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 。
(4)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 的基因,但 、互不混杂。
(5)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2.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分析
(1)亲本的基因型
P:紫花 ×白花 。遗传因子成对一个不同各自独立随机CCcc(2)F1的分析
①F1的基因型: ,表现型: 。
②F1的雌配子: ,雄配子: 。
(3)用棋盘法推出F2的结果: Cc紫花C和cC和cCcCc3.相关概念
(1)等位基因:控制一对 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2)纯合子:由两个 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3)杂合子:由两个 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4)基因型:控制性状的 组合类型。
(5)表现型:具有特定 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 。 相对性状基因型相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基因型性状问题探究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了子叶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面是孟德尔用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实验结果如图:
1.图中Y、y两种雄配子的数目是否相等?
雄配子Y与雌配子Y数目是否相等?答案答案 Y、y两种雄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但是由于雄配子要多于雌配子,所以雄配子Y要远多于雌配子Y。2.表中①②③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怎样的?答案答案 ①和②基因型均为Yy,表现型为黄色子叶;
③基因型为yy ,表现型为绿色子叶。 3.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F2的黄色子叶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又分别是多少?答案 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1/2和1/2,F2的黄色子叶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1/3和2/3。答案4.F2要出现3∶1的分离比,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答案 (1)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2)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3)F2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F1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或雌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但雄配子总体上要远多于雌配子;F2要出现3∶1的分离比,需要满足:F1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F2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知识整合拓展应用4.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不同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答案解析解析 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均表现为紫色;隐性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仍表现为隐性性状;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性状一般相同,但性状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狗的长毛和短毛才是相对性状。解析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5.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答案解析答案 父母都是杂合子,图解如下:6.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请用遗传图解回答。答案紫花白花性状基因生殖细胞成对当堂检测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传粉后,应套袋√23451解析 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自交,是纯种。杂交时,要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保留其雌蕊并套袋,然后对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为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应对其继续做套袋处理。答案解析2.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白种人的白色皮肤和棕色头发
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答案23415解析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白种人的白色皮肤和棕色头发,一个是皮肤的颜色,一个是头发的颜色,它们不互为相对性状,A错误;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互为相对性状,B正确;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一个是种子颜色,一个是种子形状,它们不互为相对性状,C错误;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一个是茎的高度,一个是豆荚的颜色,不是同一种性状,D错误。 2341523415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B.亲本之中一定有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答案解析解析 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23415√答案解析解析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
①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
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
③含各种基因型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基因表达的环境条件。 234155.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答案解析(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
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23415紫花豌豆去雄白花豌豆授粉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外套纸袋解析 涉及植物杂交实验方法,要注意的重点是豌豆是天然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必须适时用合适的方法去雄。(3)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23415性状分离答案解析紫3∶1AA、Aa、aa1∶2∶1解析 得到的后代性状仍为显性。解析 可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计算。课件41张PPT。第一节 分离定律 (Ⅱ)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课堂导入
根据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能圆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的解释呢?
孟德尔提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定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一种科学方法——“假设——推理”法。一、分离假设的验证二、显性的相对性内容索引当堂检测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一、分离假设的验证基础梳理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 、互不 ,在形成配子时彼此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
(1)实验原理
将F1(Cc)与 (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隐性亲本只产生 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 类型及其比例。独立沾染分离隐性纯合子c配子(2)实验预期(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 。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1∶11∶1问题探究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
1.已知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答案答案 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 让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高茎豌豆,则该豌豆是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豌豆是杂合子。3.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该白毛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答案答案 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杂合,若子代全为白毛羊,则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纯合。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用纯合子杂交;鉴定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动物一般用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知识整合拓展应用1.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基因型
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产生配子的数量
D.是否为纯合子解析 测交实验是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数与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数一致,即测交后代中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也能因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但是测交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解析2.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A.黑色纯合子 B.黑色杂合子
C.红色纯合子 D.红色杂合子答案解析解析 选隐性类型即红色纯合子与黑色母牛交配,若后代全为黑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红色个体出现,则该个体为杂合子。几种交配方式的比较 二、显性的相对性基础梳理1.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
的现象。
(2)实例: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完全一致2.不完全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的__________
_____现象。
(2)实例: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双亲的中间类型粉红红白粉红3.共显性
(1)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_______________的性状。
(2)实例:人群的ABO血型同时表现出双亲完全完全共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因此基因的显隐性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探究某个家庭四口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儿子是AB型血,女儿是O型血,请分析:
1.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如何解释?答案答案 正常。父亲基因型是IAi ,母亲是IBi,儿子可以是AB型血(IAIB),女儿可以是O型血(ii)。2.上述遗传过程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 分离定律研究的是形成配子时,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行为,上述遗传中,等位基因的行为符合分离定律。研究形成配子一对基因的行为,不管是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还是共显性,都遵循分离定律。知识整合拓展应用3.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让红花(RR)紫茉莉与白花(rr)紫茉莉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
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解析 RR×rr→Rr 1RR(红花)∶2Rr(粉红花)∶1rr(白花),故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答案解析4.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纯合的红花金鱼草(CC)与白花金鱼草(cc)杂交得F1,F1测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Cc
B.F1的表现型与双亲均不同
C.F2的表现型与双亲相同
D.F2的基因型为Cc和cc答案解析解析 金鱼草的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F2的表现型为白花和粉红花,与双亲不同。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假设—推理”法的一般程序基础梳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配子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是1∶1分离定律紫问题探究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设—推理分析,提出了分离定律,请分析:
1.下列内容属于观察现象阶段的是哪些?属于假说的是哪些?属于验证阶段的又是哪些?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③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
④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 属于观察现象阶段是③;属于假说的是①②;属于验证阶段的是④。答案2.是否所有生物的性状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答案 不是。只有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才符合分离定律。答案答案 ①③④⑤。3.要F2出现理论上的分离比,需满足下列那些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
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知识整合拓展应用5.“假设—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解析 演绎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也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比例接近1∶1的两种性状。答案解析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解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无减数分裂,故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答案解析分离
定律验证方法_____法 (最常用方法)
自交法
_____鉴定法实质→形成配子时________分离_____显性
______显性
___显性____型=____型+环境条件显性的
相对性相关
概念完全不完全共表现基因测交花粉等位基因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
纳总结的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
离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23451答案解析解析 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分离定律(结论),因此A选项错误;
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选项错误;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234512.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答案23415解析 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解析234153.白色安得鲁森公鸡和黑色安得鲁森母鸡杂交,生下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当两个蓝色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A.100%白色
B.25%白色、25%黑色、50%蓝色
C.25%白色、75%黑色
D.25%白色、75%蓝色√答案解析解析 由题意判断:AA×aa→Aa(蓝色),故Aa×Aa→AA∶Aa∶aa=1(白色或黑色)∶2(蓝色)∶1(黑色或白色)。4.孟德尔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A.自交、杂交 测交 B.测交、自交 杂交
C.杂交、自交 测交 D.杂交、测交 自交2341√答案5解析 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了杂交(得F1)和自交(得F2)实验,经过假说后,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解析5.一头黑色母牛A与一头黑色公牛B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雌牛C(黑色与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棕色牛C的基因型是_____。23415黑色bb解析 依题意,黑色母牛A与黑色公牛B交配生出棕色雌牛C,如果棕色是显性性状,则其双亲(A和B)都是隐性纯合子,A和B的后代不可能出现棕色性状,所以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答案解析(2)要想确定某头黑牛的基因型,遗传育种上常用______法。23415测交(3)若A牛与B牛再交配繁殖,生出黑牛的概率是____。解析 遗传学上确定某个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若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被检测个体一定是杂合子。解析 A牛、B牛均为杂合子,则Bb×Bb→3黑∶1棕,即生出黑牛的概率为3/4。3/4答案解析课件41张PPT。第一节 分离定律 (Ⅲ)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课堂导入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孟德尔就是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他揭示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分离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题型内容索引当堂检测二、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遗传学的实验设计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题型 基础梳理1.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A、a为例)
(1)由亲本推断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填写下表:AA1∶1AaAA∶Aa∶aa=1∶2∶1Aa∶aa=1∶1aa全为显性显性∶隐性=3∶1显性∶隐性=1∶1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逆推型)
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都是杂合子测交类型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一般都是隐性纯合子Aa×Aa→3A_∶1aaAa×aa→1Aa∶1aaAA×AA或AA×Aa
或AA×aaaa×aa→aa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基因只能来自父母双方,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 。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基因,显性性状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即可。aaa2.遗传概率的计算
(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基因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3.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则
(1)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如: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两胎都生女孩属于两个独立事件。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 。
(2)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和。1/2×1/2=1/4问题探究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决定,现有两只白羊生了一只黑羊,据此分析:
1.三只羊的基因型依次是怎样的?答案答案 亲代白羊均为Aa、Aa,子代黑羊为aa。答案2.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分析 两只白羊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状,双亲均为杂合子,设用A、a表示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白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黑羊的基因型为aa。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Aa×Aa→AA∶Aa∶aa=1∶2∶1,
后代为白色的概率为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Aa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都是 ,则:
①后代为AA的概率=
②后代为Aa的概率=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所以,后代小羊的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 。答案3.这对白羊再连续生两只小羊,这两只小羊是一白一黑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分析 一白一黑有两种情况:先黑后白、先白后黑,两种情况是互斥事件,概率应该相加,小羊为白色的概率为 ,为黑色的概率为 ,即:拓展应用1.纯合的黄色(YY)豌豆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选取F1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授粉,则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A.1∶1 B.3∶1 C.5∶1 D.6∶1答案解析2.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A.1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灰身为显性性状,F2中灰身基因型为BB或Bb,分别占 和 。
方法一: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方法二:F2中只有Bb×Bb杂交后代才出现bb(黑身)果蝇,自交和自由交配
(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授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二、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遗传学的实验设计基础梳理1.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父本(♂)、母本(♀)间行种植→母本 →人工授粉→ 隔离→培养管理→F1杂交种→F1自交→从F2中选择需要的品种。
①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 ,便可留种推广。
②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F2中表现优良性状的个体可能是 ,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还需要继续筛选。
(2)预期后代中患病的概率:根据分离定律中概率的求解方法,可以预期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为预防该遗传病提供重要的参考。去雄套袋稳定遗传杂合子2.遗传学的实验设计(加试)
(1)遗传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为:选择亲本→确定 →统计______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交配方式的确定:①若题中给的是雌雄同株植物,可以考虑 或者与其他个体交配(如测交);②若题中给的是动物,只能考虑与___________
交配(如测交)。交配方式子代观察自交其他个体问题探究1.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但人们发现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后,Fn的比例情况如下表:(1)结合上表,如果自交次数为横坐标,子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比例为纵坐标,那么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是怎样的?答案答案 如图所示答案(2)具有一对基因的杂合子个体,至少连续自交几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才可达95%以上?答案 Aa的杂合子自交n次,其后代杂合子的比例为 ,纯合子的比例为1-( )≥95%,n≥5。2.一对夫妇的肤色均正常,且他们双亲的肤色也都正常,并且都有一患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答案分析答案  。 分析 解此类题可分三步进行:
①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均为 ,AA的概率均为 。
②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时,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 (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或有一方的基因型为AA时,后代均不可能患病)。
③最后将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与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情况下生育白化病患者的概率相乘,其乘积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
者的概率,即为答案分析分析 根据“一只”、“罕见”可以推测猴子白色是隐性性状。可让该猴与常色雌猴交配,则子代猴子中会出现杂合子,再让子代雌猴与该白色雄猴交配,即可得到白色猴。3.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想较快地让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成一群白色猴,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答案 让该猴与多只常色雌猴交配,得F1;让该猴与多只F1雌猴交配,得F2,F2中则会出现白色猴;这样就会很快繁殖成一群白色猴。答案分析拓展应用3.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Aa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第三年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5∶3 D.9∶7答案解析解析 杂合子自交两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2=1/4,纯合子为1-1/4=3/4,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所以第三年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4+1/2×3/4)∶(1/2×3/4)=5∶3。解析 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aa),则男方的基因型应为Aa;女方的弟弟是白化病(aa),则可推知女方双亲的基因型为Aa×Aa,生出女方正常的基因型为 AA或 Aa。则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4.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兔子能够生育多次,可以利用测交鉴别是否纯合;小麦自交可以自然进行,若为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很容易鉴别,若测交,需要人为操作,显然自交比测交方案更好;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利用连续自交的方式,使得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少,以提高水稻、小麦、豌豆等植物的纯合度;要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利用不同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5.(加试)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答案解析分离定律指导____________
的发生正推理
逆推理概率求解推断类题型解题规律 用 公式计算
用 的概率计算 显、隐性性状的判定
的判定实践
指导纯、杂合子经典配子育种实践预防遗传病当堂检测1.豌豆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用圆粒与皱粒杂交,得到数量相等的圆、皱粒豌豆,再将得到的全部种子播种后授以皱粒的花粉,则第二次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
A.RR×rr B.Rr×Rr
C.Rr×rr、rr×rr D.Rr×Rr、rr×rr√23451解析 圆粒与皱粒杂交,得到数量相等的圆粒与皱粒豌豆,说明双亲的基因型为Rr×rr,后代的基因型为Rr∶rr=1∶1。对这些后代全部授以皱粒花粉,即杂交组合为Rr×rr、rr×rr。答案解析2.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1/4 B.3/4 C.1/16 D.9/16√答案23415解析解析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能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性状,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这两种基因型为互斥事件,AA出现的概率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每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都为3/4,这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234153.将具有一对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据杂合子自交n代后的杂合子概率为 ,推知F3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则纯合子的概率为 。4.(加试)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且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23415√答案解析解析 化验黄粒玉米的化学成分无法判断其基因型,A错误;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可判断基因型,但不能保持纯种,B错误;
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既可以判断其基因型,又能够保持纯种,C正确;
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不能进行自花传粉,D错误。234155.(加试)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答案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填“顶生”或“腋生”)。二腋生解析23415解析 组合二中,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性状腋生是显性,且双亲均是杂合子Bb,杂交后代个体中BB占1/4,Bb占1/2,因此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1/2÷(1/4+1/2)=2/3。组合三后代中腋生∶顶生=1∶1,符合测交实验,则双亲的基因型是bb×Bb,后代中腋生豌豆全是杂合子(Bb)。23415(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23415答案Bb2/3100%Bb课件36张PPT。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Ⅰ)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课堂导入
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一、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内容索引当堂检测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一、孟德尔杂交实验基础梳理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Yy黄色YyRr黄色圆形F1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配子基因型F2的基因型F2的基因型原信封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9331黄色圆形问题探究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由P→F1能否推断出两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答案答案 由P→F1,结合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定义可知,黄色和圆形为显性性状,绿色和皱形为隐性性状。2.单纯看子叶颜色这对性状,结果符合分离定律吗?单纯看种子形状这对性状呢?答案 符合。黄色∶绿色=3∶1;圆形∶皱形=3∶1。3.上述结果说明,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是否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答案 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4.F2有4种性状表现中与亲本表现类型相同(亲本类型)和与亲本的表现类型不同(重组类型)的分别是哪几种?比例分别是多少?答案答案 亲本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共占10/16;重组类型为黄色皱形和绿色圆形,共占6/16。5.将两对性状一并考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 不同对的相对性状是可以相互组合的,而且组合是随机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由组合现象。黄色和圆形为显性性状,绿色和皱形为隐性性状;F2中亲本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重组类型为黄色皱形和绿色圆形;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符合分离定律;不同对的性状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知识整合拓展应用1.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答案解析2.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中所占的比例约为答案解析解析 纯种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有4种表现类型,比例为9∶3∶3∶1,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占F2的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基础梳理1.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1)等位基因分离:Y和 分开, 和r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2)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Y和R或r的组合机会是均等的,产生 和___
的配子,同样y和R或r的组合机会也是均等的,产生 和 的配子。
(3)F1最终形成的雌、雄配子有 、 、 、 4种,比例为 。yRYRYrYYRRyRyr1∶1∶1∶1yRYRYryryyrrYyRr2.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1)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
(2)F2的基因型: 种。
①纯合子有: 、 、 、 ,
各占 。
②单对基因杂合的有: 、 、
、 ,各占 。
③两对基因杂合的有: ,占 。169YYRRYYrryyRRyyrr1/16YyRRYYRrYyrryyRr2/16YyRr4/16(3)F2的表现型:4种。
①黄色圆形( Y_R_):基因型有 、 、 、 ,共占 。
②黄色皱形(Y_rr):基因型有 、 ,共占 。
③绿色圆形(yyR_):基因型有 、 ,共占 。
④绿色皱形(yyrr):占 。YYRRYyRRYYRrYyRr9/163/163/161/16YYrrYyrr yyRRyyRr问题探究根据孟德尔的解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符合概率计算的乘法原理,请结合下图用乘法原理分析F1(YyRr)自交的结果:答案4.尝试用乘法原理求YyRr和Yyrr相交后代中yyRr的比例。答案 Yy×Yy→1/4yy;Rr×rr→1/2Rr,因此后代中yyRr占1/4×1/2=1/8。2.F2的绿色圆形占的比例是多少?答案 绿色圆形占的比例:1/4绿×3/4圆=3/16。3.F2中YyRr占的比例是多少?答案 F2中YyRr占的比例:2/4Yy×2/4Rr=4/16。1.基因型为什么是9种?表现型为什么是4种?答案 每对基因自交的后代各有3种基因型和2种表现型,所以YyRr自交的基因型是3×3=9种,表现型是2×2=4种。多对基因自由组合时,先将其分解为多个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并按分离定律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组合出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种类及概率。知识整合拓展应用3.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F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相互融合
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解析 孟德尔对F2中不同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比例接近1∶1∶1∶1,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有16种雌雄配子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答案解析4.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时可自由组合。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答案解析解析 重组类型是指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类型,设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为A、a和B、b,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单显性,概率为 ;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双显性和双隐性,概率为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测交实验
(1)方法: × 。
(2)遗传图解 基础梳理F1双隐性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yyRryyrr(3)结论:F1的配子种类是 种,且数目 。
(4)作用:①测定F1产生的 及比例。
②测定 基因的组成。
③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 的行为。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的,是_________
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4相等配子种类F1基因互不干扰各自独立问题探究1.两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出现了1∶1∶1∶1的比例,能否确定两亲本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试举例说明。答案 不一定。Yyrr和yyRr相交,后代也会出现1∶1∶1∶1的比例。答案2.如果对具有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的杂合子AaBbCc进行测交,子代中aabbcc所占比例是多少?答案 1/8。拓展应用5.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 ∶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解析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答案解析6.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是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答案解析9∶3∶3∶1分离自由组合随机941∶1∶1∶1当堂检测1.对纯种黄色圆形豌豆和纯种绿色皱形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形和皱形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23451答案解析解析 纯种黄色圆形豌豆和纯种绿色皱形豌豆杂交,F1为双杂合子,其可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雄配子,A正确;
F2中,圆形与皱形、黄色与绿色比例均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应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且其比例为9∶3∶3∶1,C错误、D正确。234512.孟德尔认为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A.YR∶Yr=1∶1 B.YR∶yr=1∶1
C.R∶r=1∶1 D.Y∶R∶r=2∶1∶1√答案解析 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和r分离,Y与R(r)自由组合。解析234513.孟德尔豌豆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和绿色皱形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答案解析解析 通常情况,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234514.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1√答案解析 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1∶1,所以A错误。解析234515.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问:
(1)F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____。
(2)F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占____。
(3)若F2共收获8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约有____个。答案20023451课件36张PPT。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Ⅱ)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课堂导入
一位漂亮的女模特对遗传学教授说:“让我们结婚吧,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遗传学教授平静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像我一样丑陋,像你一样愚蠢,那该如何是好?” 假设他们俩真的结合了,那么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几种情况?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内容索引当堂检测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 基础梳理1.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1)原理: 定律是 定律的基础。
(2)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 分离自由组合2.基本题型分类及解题规律
(1)配子类型及概率计算
求每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概率,然后再相乘。示例1  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中ABC的概率。
①产生的配子种类
Aa  Bb  Cc
↓  ↓  ↓
× × = 种
②配子中ABC的概率
Aa   Bb   Cc
↓   ↓   ↓2228(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分别求出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然后相乘。
示例2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①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 种配子、AaBbCC→ 种配子。
②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 × = 种结合方式。843284(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计算
求出每对基因相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概率,然后根据需要相乘。
示例3  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以及产生AaBBcc子代的概率。
①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 种基因型(1/4 ∶2/4 ∶1/4 );
Bb×BB→后代有 种基因型(1/2 ∶1/2 );
Cc×Cc→后代有 种基因型(1/4CC∶2/4 ∶1/4cc)。
②后代中基因型有 种。
③后代中AaBBcc的概率:AAAaaaBBBbCc3×2×3=18332(4)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概率计算
求出每对基因相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概率,然后根据需要相乘。
示例4  AaBbCc×AabbCc杂交,求其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三个性状均为显性的概率。
①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A_∶aa= );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 );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C_∶cc= )。
②后代中表现型有 种。
③三个性状均为显性(A_B_C_)的概率:3∶11∶13∶12×2×2=83.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逆推型
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后,充分利用分离比法、填充法和隐性纯合突破法等方法逆推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示例5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形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请写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1)粒形、粒色先分开考虑,分别应用基因分离定律逆推
根据黄色∶绿色= ,可推出亲代为 × ;
根据圆形∶皱形= ,可推出亲代为 × 。
(2)然后进行组合,故亲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YyRr(黄色圆形)1∶13∶1YyyyRrRr×yyRr(绿色圆形)问题探究在自由组合定律中,当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某些关系时,会造成F2中的分离比偏离9∶3∶3∶1,而出现其他表现形式。结合下列实例分析:
1.猪的毛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控制,两种显性基因A和B是同效的,都可以控制一部分棕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棕红色,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淡棕色,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有纯合的棕红色猪和白色猪杂交,F1是棕红色,F1自交的F2有几种表现型?比例是怎样的?答案答案 F2中有三种表现型:棕红色(A_B_)、淡棕色(A_bb、aaB_)和白色(aabb),比例为9∶6∶1。答案2.香豌豆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或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花。现有紫花品系(PPCC)和白花品系(ppcc),杂交的F1都是紫花(PpCc),自交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怎样的?答案 紫花(P_C_)∶白花(P_cc、ppC_、ppcc)=9∶7。答案3.已知小鼠中,当基因型为B_C_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当基因型为B_cc时,虽不能产生黑色素,但能产生棕色的中间产物。当基因型为bbC_时,b基因抑制C基因的表达而不能合成色素,所以小鼠为白色。现有黑色小鼠(BBCC)和白色小鼠(bbcc)杂交,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的表现型是怎样的?答案 F2的表现型有三种:黑色(B_C_)、棕色(B_cc)、白色(bbC_和bbcc),比例为9∶3∶4。答案4.荠菜的果形有三角形(AABB)和卵圆形(aabb)两种,让纯合子三角形和卵圆形杂交,F1的果形都是三角形,F2只有两种表现型即三角形和卵圆形,比例为15∶1,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 基因型中有两种显性基因与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控制的表现型相同,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因此,F2中除aabb为卵圆形以外,A_B_、A_bb、aaB_的基因型都表现为三角形。答案5.若对上述四个实例中的F1进行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分别是多少?答案 如表所示自由组合中常见的异常分离比分析:知识整合拓展应用1.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有芒、高秆无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表现型,且其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DDBB×ddBb B.Ddbb×ddbb
C.DdBb×ddBb D.DdBb×ddbb 答案解析解析 杂交后代中高秆∶矮秆=1∶1,有芒∶无芒=3∶1。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题中亲本关于茎秆高度的基因型为Dd和dd,关于有芒和无芒的基因型为Bb和Bb。2.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 、B 、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9/64答案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其实就是出现A_B_C_的个体的概率,其概率为3/4×3/4×3/4=27/64。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基础梳理1.指导育种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合理选用优缺点互补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导致基因重新组合,可得到理想中的具有双亲优良性状,摒弃双亲不良性状的杂种后代,并可预测杂种后代中优良性状出现的概率,从而有计划地确定育种规模,具体分析如下:
(1)培育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如AAbb、aaBB等,应进行如下操作:(2)培育隐性纯合子:自 中筛选即可。F2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利用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同时分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问题探究1.现有提供的育种材料AAbb、aaBB,要培养出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AABB。首先要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请简述杂交和自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案 通过杂交,可以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和B集中到F1,但F1并不是纯合子,自交的目的就是在F2中选择AABB的显性纯合子。答案2.有两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病,发病情况如下图,则标号①②③部分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案 ①表示只患甲病;
②表示只患乙病;
③表示两病兼患。拓展应用3.多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自由组合,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答案解析解析 设多指相关基因用A、a表示,聋哑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可推出亲代基因型:父AaBb,母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情况如图:据此可得出答案。若患甲病的概率为m,患乙病的概率为n,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如右表:测交彼此分离自由组合1∶1∶1∶1真核有性当堂检测1.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最多有
A.6种 B.2种 C.8种 D.4种√23451解析 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只能产生aBCD和aBCd两种雌配子。答案解析2.若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答案解析解析 首先分析每对基因产生纯合子的概率。Aa×AA→1AA∶1Aa,纯合子的概率为 ;Bb×Bb→1BB∶2Bb∶1bb,纯合子的概率为 ;CC×Cc→1CC∶1Cc,纯合子的概率为 ;DD×DD→DD,纯合子的概率为1(100%);ee×Ee→1Ee∶1ee,纯合子的概率是 。再将这些概
率相乘,即得出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23451√3.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答案解析解析 F1的基因型AaBb中Aa是由父本和母本双方提供的,而父本为AA,则母本可能为Aa或aa,同理可推另一基因组成为BB或Bb或bb,结合选项知只有C项不可能。234514.一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1/8的类型是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答案解析解析 1/8应该是1/2与1/4相乘得到的。Bb×bb后代中,棕眼与蓝眼的比例各为1/2,Rr×Rr后代中,右癖与左癖的比例分别为3/4和1/4。所以所生子女中表现型概率为1/8的应该是左癖的两种眼色。234515.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答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23451解析 因为结球甘蓝的叶色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决定的,且亲本组合①中F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5∶1(9∶3∶3∶1的变式),所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3451(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理论上组合①的F2
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解析AABB、aabb23451(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解析解析 组合②中F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故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AAbb(或aaBB)紫色叶∶绿色叶=1∶1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