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9张PPT。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学习重点
1.认识选词和炼句的妙处。
2.学会选词和炼句。探究 · 体验区 探究疑难 体验“语”“文”魅力考点 · 对练区 在演练中巩固 在运用中提升内容索引探究 · 体验区阅读引子“一字之师”,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炼字、选词非常重要,标准是真实、生动地展示生活内容,准确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和个性。选词和炼字并非一日之功,要在实践中多加揣摩,不可凭空臆想。以上郭沫若改剧本的例子,深刻地说明了哪怕是大艺术家也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加强炼字、炼句、炼意。答案阅读“语言的生命”,思考:语言的生命来源于什么?答案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遣词造句,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与琢磨。文章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名篇,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除了因为文章表达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外,还因作家在用词造句方面做到了规范、平实、简洁、优美。
(1)遣词造句要注意选用和锤炼修饰语。
写作中遣词造句,首先要选择和锤炼词语,因为它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句子中的修饰语(状语和定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感情都有重要作用。写作中词句的选用,并不需要词藻多么华丽,句式多么繁复,只要使用恰当、准确、到位,那么该修饰语就会贴切而富有表现力,甚至有“点睛”之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2)遣词造句要注重句式及动词性词语的选用。
写作中正确而又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也很重要。适当地调整句中成分的顺序,形成各种变体句式,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使情感表达更充分到位;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
选词炼句要注意其他词语尤其是动词性词语的选用。在动词的选择和锤炼上下功夫,可以使本来平淡无奇的动词,在作者的笔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人物“动”起来,让景物“活”起来,生动形象地创造出如诗般的画面,让全篇文章充满灵动之气。1.什么叫炼字?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其根本目的是“炼意”,也就是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古人炼字,包括炼实词和炼虚词两个方面。答案2.什么叫炼句?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增色不少。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就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既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谓语的中心词。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答案3.选词和炼句的要求是什么?选词要准确、生动,所谓准确就是要用词精当,最真实地表现事物的情态;所谓生动就是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但决不能滥堆词藻。
炼句要简洁、连贯。
简洁:辞达而已,但不苟简。如《醉翁亭记》中用“环滁皆山也”五字交代滁州环境,且富有形象性。
连贯:上下句衔接自然,前后照应。如鲁迅《祝福》中“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一句,与上句衔接,与下句照应。答案4.如何做到选词的“准确”?答案(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艰难程度应该很深,所以用“搜集”才准确。又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的惶恐心理。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5.如何做到语言的“生动”?答案(1)恰当选用词语。
①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如宋祈《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了通感手法,一个“闹”字使视觉和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活灵活现的景象。
②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屈原的女侍婵娟有一段痛斥宋玉投靠南后,背叛老师的话。台词本来是:“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后有人建议郭老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拍手叫好。好在哪里?原稿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是”改成了“这”,与“你”“没有骨气的文人”组句后便带上了婵娟强烈的感彩,骂得痛快淋漓,感情的抒发较原来强烈得多。(2)恰当选用句式。
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与常用句式、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等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
第三分句本可写成“写文章做演说也要看读者看听众”,但作者却换用反问句式,形成整散结合、同中见异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显得活泼多姿。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若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6.如何做到语言的“简洁”?答案(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枝不蔓,不仅如此,还要抓住核心,突出要点,做到“简明扼要”。
(2)精于概括,巧用指代。
语言表达只有将必要的叙述与概括相结合,巧妙运用指代,才能做到表达简明。
(3)删繁就简,删掉赘余。
具体方法如下:
①辨析并列短语之间是否有交叉或重复关系,有则酌情删除。
②对语段中混入的冗余语句,可用浓缩提取法加以排除。③消除歧义。消除歧义可采用如下方法:
a.变换词语法。它主要运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及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被‘双规’前好说话”,只需把“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b.标点法。如“世界杯足球预选赛,同一小组的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只需加一标点,变成“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就可以消除歧义。
c.采用合称或缩略语或用简称。如“李杜”、“王孟”、WTO、CCTV、“东盟”、“欧共体”、“教科文”、“京沪”等。d.用文言词语代替现代白话词语。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白话则以双音节为主,采用文言词语可省掉不少字。如:电报中的“不日抵沪”,用“抵”字代替“到达”就可见其效果。
e.运用数字缩略。如:“八荣八耻”、“三苏”、“唐宋八大家”等。7.如何做到语言的“连贯”?答案(1)话题要保持统一。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如:“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羊年。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中的话题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中的话题是“它”(即“羊”),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属相”,宜改成“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2)表述角度要一致。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是享受。”(柳青《创业史》)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主体,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3)语境要和谐一致。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4)保持合理的句序。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如: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这一语段是以时间顺序“日暮——夜里(有人活动)——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进行排序的。1.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
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
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答案解析√一个复句或句群的表意通常按时间、空间和事理逻辑三种顺序来组织安排表达内容。该题的正确顺序应该按事理间的因果顺序来安排:“不传达上级指示”“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是“原因”,“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结果”,且两个“原因”是从思想上的不重视到行为上的无作为,相互不能颠倒;两个“结果”是程度上的加深,本身也暗含因果关系,不能颠倒。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答案解析√②“氛围”与“气氛”意义相近,但“氛围”常跟“环境”搭配。
③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根据语境,重在“得”,应选“一举两得”。
①给出的两句都是杜甫的诗,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3.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要求:
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
请自行处理。
来稿请寄:
邮编:×××
《×××》编辑部
××××年×月×日答案解析错误之处为①②④。把①改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 000字”;
把②中的“被”字删掉;把④中的“敬启”删掉或把“敬启”改为“收”。(“收”不可加括号)解析“稿约”是报刊的编辑部门向投稿人约稿时的告白,因此从对象上来说,④处的“敬启”不符合谦敬的要求。题目要求中“表达不当”的信息,明确告诉考生要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知识角度来考虑,这样①的毛病就比较容易发现,①的表述不符合逻辑,在连贯上出了问题;②的主语是“稿件”,那么作者的稿件采用自然是被采用的,因此“被”就赘余了。当然,本题还涉及常见应用文体的格式相关知识点。考点 · 对练区题型一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例题1 依照简明的原则,分析下面的一段文字应删去哪些词语。
李玫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是《游子的深情》。她在其中写道:“不把人当人,尤其是不把女人当人的种种恶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难道就会完全绝迹了吗?”这话真是尖锐。可以说,李玫是唯一一位令我带着浓浓兴致给予关注的当代作家。
应删去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一部 完全 一位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此题目要求语言简明,让考生自己寻找多余的地方,并直接将应该删去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较之以往标明序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处女作”即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在“处女作”之前再加“第一部”赘余;“绝迹”是“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的意思,在“绝迹”前再加“完全”作状语,赘余;“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唯一”后再加“一位”赘余。例题2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它们有时候是那样,有时候是这样,莫衷一是的模样
②那种石库门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
③它们倒过来倒过去最终说的还是那一桩事,千人千面,又万众一心的
④上海的弄堂是形式多样,声色各异的
⑤其实它们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的
⑥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迹,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和一堵墙上
序号: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④①⑤③②⑥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文段是说明文,介绍说明的逻辑是:④①上海的弄堂是形式多样的——⑤③它们是形变神不变的——②⑥石库门弄堂的特色。然后根据文中关键词语(如“其实”“它们”“声色各异”等)的提示,辨明主干句和解说句的关系,可进一步确定语序。(1)解答语言简明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词语。
②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多余的词语或句子。
③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于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④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2)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前后呼应。因此,解答语言连贯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前后一致,首尾相关。
②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条理清晰。③统揽全局,善抓中心句,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④注意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呼应,注意关联词语和表总括性的词语,注意对一些重要代词和名词的分析,注意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
⑤描述性文字,要特别注意语境(意境)的和谐一致。
⑥要注意上下文句式的协调。使用整句或散句、主动句或被动句、肯定句或否定句、长句或短句等等,一定要考虑整体上的协调,注意与上下文衔接。题型二 古诗词的“炼字”及“炼句”
例题1 (2016·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本题考查的是炼字。首先明确哪个字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望”是指站在高处向远处看,照应了诗题,引出下面所望之物。“空”是指诗人内心之空,有种目空一切的意思。“空”字营造了一种空旷之境,是诗人超然心态的反映。(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答案解析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闲”是全诗的诗眼。首联写诗人端居不出户,闲望云山;颔联写了日落鸟宿、秋野空阔之景;颈联写在小台上往自己的居处望去,房屋已被远林遮住了;尾联写主人多半会邀客乘月出游,告诉仆人们不要早早关门。整首诗围绕“闲”字,写了登台远望之景,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例题2 (2016·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 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答案解析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本题从赏析句子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画线句是对北宋都城汴梁荒凉破败之景的描绘:皇帝的陵园和宫殿都已遭到破坏,其中的陈列物石马已残破不堪,铜驼也见状悲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写景中抒发亡国之痛。(1)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起来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含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解题步骤: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结合该字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
③分析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蕴含的情感。
(2)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解题步骤:①理解诗句的含意。
②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或蕴含的情感。可从该诗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诗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加以考虑。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南的蟹以阳澄湖所产最为出众,其名为“大闸蟹”。 ,
。 , 。 , 。大闸蟹给人们带来口福,更给阳澄湖带来骄傲。
①其蛋白质含量远在老鳖之上 ②阳澄湖因大闸蟹而格外秀色可餐 ③大闸蟹因阳澄湖而身价倍增 ④得之于阳澄湖优越环境的恩泽 ⑤大闸蟹的三大特点是青背、白肚、黄毛竖爪 ⑥大闸蟹味道鲜美
A.②③⑥④①⑤ B.③④②⑤①⑥
C.②⑤⑥④①③ D.③②⑤④⑥①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③②承接上文话题,总说大闸蟹与阳澄湖相互依存的关系;
⑤④介绍大闸蟹的特点及其成因;
⑥①介绍大闸蟹的鲜美味道,与下文“大闸蟹给人们带来口福”相呼应。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 。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3.下列各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 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①据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
②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
③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④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⑤无论时下还是未来的竞争,都已经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A.②①⑤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④⑤③② D.⑤③④②①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⑤解说首句“不容否认的事实”;
③“这种竞争”指⑤中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④②为转折关系的复句,指出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状况;
①进一步具体说明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引出后文“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微博用户众多,用户的兴趣差异很大。 。这种情况,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不平等”在微博上的反应,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平衡”在微博上的延续。
①但一个很负责任的学者讲的很多很透彻的道理,可能也没有几个人读过
②名人容易获得粉丝,自然也就比一般的人有更强大的传播能力
③但在微博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名人,更容易受到围观,更容易赢得观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④这也是有人出钱或通过其他非正规的方式,不择手段地增加自己的粉丝的原因
⑤有些娱乐明星随便“唉”一声,可能就会吸引成千上万的粉丝嘘寒问暖
⑥而观众数量是衡量博主魅力的最主要的指标
A.⑤②④①③⑥ B.⑤①②③⑥④
C.③⑥④②⑤① D.③②⑤①⑥④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注意通过句中关联词,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湿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答案解析√本题可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解析。“营”“成”“整”“成”“症”等字押韵。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是绝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_____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答案解析√句中前面虽然说了很多关于朋友的话,但已经指出了其顺序“亲情、爱情、友情”,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7.下面一段文字有的地方重复啰唆,在不影响原意的条件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只填序号)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①,有的可以吞咽②;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③、品尝④,慢慢品味⑤;有的书只需读其中的一部分⑥,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⑦、细读⑧、反复读⑨、经常读⑩。
必须删除的是:_______答案解析“吞咽”与“浅尝”“咀嚼”不是同一个逻辑层次,应删;“品尝”与“仔细咀嚼”意思相同,应删;“经常读”与“反复读”重复,应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②④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8.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意明确、符合题意,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错误:①“其地位冉冉升起”,②“气不足”“气不顺”的主语不明。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修改下面的电报,要求表达原意,简明扼要。
事情已经办妥,准备回广州,我已购买了13号上午8点从山西太原飞往广州的机票,当天中午11点钟左右可以到达广州,请公司派一部面包车来花都新白云机场接我。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报就内容讲有两点:第一点是“事情已经办妥”,第二点是请公司来接。其中第二点是主要的。13日11时白云机场接。答案解析10.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就餐的频率也高了,这都
将给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痢疾
患者有过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的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熟食、冷荤或剩米
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为有野炊经历。
(1)必须删去的是:_____
(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⑤?②③④⑥⑦⑨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①⑧可有可无;
⑤“将”与后面“埋下了隐患”矛盾,应删去;
?“为”后有动词“有”,“为”多余,应删去。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11.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抓住考官话的表意重点,从表示转折的“可”中就可以体会考官的言外之意。应对时要注意语言简明、得体,不卑不亢,不失礼貌,同时达到巧妙化解尴尬的目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增减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15年起改为半月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示例一)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示例二)为使传播速度得以加快,时效性得以增强,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答案解析画线句由六个并列短语组成,其中“加快……”“增强……”是动宾结构,其余为主谓短语。结构的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句子的连贯,可全部改为动宾短语,或全部改为主谓式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此文段谈的是自然色彩美与艺术色彩美的关系问题。理解了这个中心,就会发现②处是文段中心之外的东西,谈的是环保问题,删掉它,文段就简明了。13.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之更简明。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压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解析删掉②。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赞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
(《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找“诗眼”要联系诗中的形象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答案16.(2014·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
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诗题“早发”,即“早晨出发”的意思。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有哪些事物可以表现出发时间之早。由此结合全诗,找出能够体现“早”的关键词语,如“灯残”“酒醒”“闻鸡唱”“独”“微”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要做到条理清晰,分点作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答案解析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本题考查炼字。首先,应该明确“背”的意思。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最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把握诗歌情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泛 舟
(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
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 (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春日闲适安逸(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答案“藏”字写出了花之多之密,写出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表明鸟鸣搅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这里的“藏”与“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我们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憩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了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喜爱之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