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指挥机器人做复杂的运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指挥机器人做复杂的运动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3-13 19: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挥机器人做复杂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指挥机器人做简单的运动,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但是同学们往往并不局限在这上面,他们想进一步让机器人做更为复杂的运动。比如正五边形、六边形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会使用重复命令、带变量的过程、过程的嵌套等指挥机器人做更为复杂的运动,进一步掌握用LOGO语言编程的步骤和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分析
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能指挥机器人做简单的运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LOGO语言的组成、结构。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能够完成更复杂的设计,所以学习这一节的兴趣比较浓。21教育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LOGO语言的重复命令;
2.学习带变量过程的设计;
3. 学会过程的嵌套使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探究,明确研究任务,设计程序进行仿真操作来熟悉LOGO语言的重复命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学习带变量过程的设计。
难点:学会过程的嵌套使用。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3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指挥机器人做简单的运动,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但是同学们往往并不局限在这上面,他们想进一步让机器人做更为复杂的运动。比如正五边形、六边形呢?
这节课我们将学会使用重复命令、带变量的过程、过程的嵌套等指挥机器人做更为复杂的运动,进一步掌握用LOGO语言编程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设疑,学生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LOGO语言的重复命令
3分钟
在学生学会指挥机器人做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怎样控制走正五边形的方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总结设计步骤:
1.任务分析。
2.编写程序。
3.仿真运行。
4.下传运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
激发学生要创新,并要善于思考。
带变量的过程
5分钟
1.指导学生探究指挥机器人画边长为100cm的正N边形。
(1)任务分析。
(2)编写程序。
(3)仿真运行。
2.变量
在程序处理数据时,对于输入的数据、参加运算的数据、运行结果等临时数据,通常把它们暂时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变量就是命名的内存单元位置。在LOGO语言中,变量名必须由英文字母开头,后面由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组成。变量的名称最好用与它所表示的内容意义相同的英文单词来确定。变量名的前面要加“:”,如“:N”“:R”“:PI”等。
3.运算。
4.变量的赋值。
5.带变量的过程。
设计程序:指挥机器人画半径为R的圆。
学生学会自己画圆。
在探究中学习新知。
过程的嵌套
5分钟
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设计程序,指挥机器人画出小风车的图形。
1.任务分析
观察发现小风车是由三个正三角形组成。我们可以先画上三角形,再画下三角形,后画左三角形。
2.分析过程
3.编写程序
(1)打开TYLOGO语言教学系统。
(2)按照任务分析的步骤,在程序编辑区中编写程序。
学生在下面写正三角形程序。
学生在交流中提高。
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重复命令、嵌套后就能画出更复杂的图形。能够指挥机器人完成更多更优美的动作。那么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花瓣图形来。
明确自己课后的任务。
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新知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