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话的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能说话的动画》一课的学习内容是学习在动画中加入音频和调整动画节奏的方法。
学生分析
在动画中加入音频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的着眼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怎样调整动画的长度及节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导入音频文件和设置音频文件的属性;
2.掌握调整动画的长度及节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动画说话,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计得更加生动活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调整动画的长度及节奏的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
时间
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2分钟
现在我们来看两个动画,一个是有声音的,一个是没有声音的,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观看动画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比动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导入音频文件
8分钟
你还记得上个学期学过的导入音频文件的方法吗?
学生自己试着导入音频文件。
观看视频,看看自己的操作有什么问题。
学生练习。
学生尝试操作。
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并不 断给予他们肯定。
音频文件属性的设置
12分钟
学生尝试设置音频文件的属性。
学生跟着视频操作。
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疑难点进行操作说明。
学生自行练习。
学生跟着视频操作练习。
通过视频和老师的点拨,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调整动画的长度及节奏的方法
20分钟
了解不同动画节奏产生的不同效果。
思考:如何调整动画的长度及节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调整帧数和重复局部动画。
学生操作,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相互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的精神。
课堂小结
3分钟
学生说说本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观看《西游记》等动画片,看看这些动画片是如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用不同的节奏的。
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观看动画片后思考问题。
给学生介绍优秀的作品,开阔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