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知识点1 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1.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了手工业合作社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富裕的农户讽刺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这里的“社”指的是 ( )
A.人民公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社会主义 D.商品供销社
知识点2 公私合营
3.如图作为实物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农业社会主义大变革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现代就业制度的变革
4.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 )
A.工商业的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
5.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 )
A.航天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7.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8.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综合点三 大改造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农民代表向党 图二工商界代表向党
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2)材料一中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拓展点 公私合营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
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1月31日,工商界
代表荣毅仁向毛泽东报喜
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三大改造的缺点是什么?
(4)从材料叙述的现象和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答案:
1 .C (点拔: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农业的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创举。故选C。)
2. B 3.A 4.A 5.A 6.A 7.A 8.C
3·(1)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达到高潮。
(2)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56年。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过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向公私合营过渡,后来出现_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后期过急过快,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4)说明民族资本家的心态经历了恐慌、疑虑、担忧、心存不安到积极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