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科学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12-26 16: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科学复习笔记参考
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科学以自然研究对象,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科学好象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学习科学是我们认识自然和准备进行新的探究的有效途径。
2.观察和实验是探究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观察—— ;
实验—— 。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⑴观察
(2)收集和处理事实和数据
(3)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
(4)实验调查,检验假设
(5)得出结论,作出解释,科学原理来解释
2、预言海王星的存在的是——亚当斯,勒威耶
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的是——加勒
<习题1>当你感冒后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交流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订计划 D.检验与评价
三.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㈠测量你的身高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符号___,
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转换:
2.长度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正确。根据实际的需要,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选择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量程(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2)放正确。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3)看正确。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记正确。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3.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是常用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4、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累积法——1、测单张纸的厚度;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方法二、夹长法——
方法三、替代法——化曲为直测量曲线长度
方法四、轮转法——测量曲线长度
<习题2>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值分别是:12.05米,12.04米,12.06米,12.03米,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是 ( )
A、12.04米 B、12.045米 C、12.03米 D、12.05米
<习题3>某同学测量其弟弟的身高是I.478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厘米 B、8是估计数字
C、这个数值准确程度为毫米 D、这个数值的准确值为1.47米
(二)测量你的体重
使用磅秤前的注意点:
(1)指针应该在零刻度线
(2)看清磅秤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测量你的体温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的量程范围是35℃~42℃
4、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
正确使用温度计
1、估计液体的温度,选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不超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让温度计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玻璃泡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示数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位置: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视线看齐: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平齐
4、记录数据:准确记录:数据、单位、负号要完整.读数时只读到最小刻度
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之间的构造区别:
用 途 测量范围 准确度 构 造 使用方法
温度计 测物体温度 零下几度~loo℃左右,范围大 1℃ 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下端是玻璃泡 不能离开物体读数,温度降低时,管内液体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体温计 测人的体温 35℃~42℃ 0.1℃ 下端玻璃泡比细管容积大得多;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能离开人体读数,温度降低后管内液体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要用力甩几下
<习题4>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甩下,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
A.37℃ B.36.5℃ C.38℃ D.35℃
<习题5>一支无刻度温度计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在6毫米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在206毫米处,则温度计水银柱为100毫米处的温度是 ( )
A.100℃ B.50℃ C.48.5℃ D.47℃
(四)测量你的心率
心率指的是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四.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一)物质
1.自然界有各种物质组成。
2.物质在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属性
4.质量的测量
天平的使用方法
(1)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天平.注意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
(2)调: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平衡螺母的原则是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放: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必要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选砝码的原则先大后小,轻拿轻放。
(5)看:观察指针情况,判断横梁平衡
(6)读:读出砝码总质量数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7)记:被测物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8)测量完毕,将砝码装回砝码盒,游码归零。
<习题6>在一次测量中,小明错把被测物体置于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天平的左盘,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的质量是30克,游码的读数是2.4克,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
A、32.4克 B、27.6克 C、25.2克 D、无法确定
<习题7>某同学要利用天平、砝码、烧杯、量筒来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处,指针如图所示,此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加入砝码后,指针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3)他按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表格如下,请你将表格上空余项目补充完整。
烧杯与杯中盐水质量(克) 盐水质量(克)
50.6 61.6
(二)能量:
1.周围的物体存在能量。
2.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几种常见的能及互相转化
(三)信息与信息传播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
2.我们生活在信息的环境中,无时不在用各种方法获取和交换信息。
3.信息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图象和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
4.书籍、报纸、广告是信息的载体,
广播、电视、电话和计算机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读出上面正确的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