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百家争鸣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4 11: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8课 百家争鸣政治上:
诸侯争霸文化上:
百家争鸣经济上:
铁农具、牛耕公元前
771年一、老子
老子的资料并不清楚,一般认为他比孔子大,担任过周王室图书馆的馆长,世道混乱使他决定出关隐居,边关守卫让他留下一些文字作为出关的条件,他不得已就写了五千字,那就是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写完,他骑着青牛,背着白口袋,消失在关外灰色的山野中。司马迁说:“不知其所终。”这个背影,实在让人印象深刻。老子档案姓名:______
时代:______
国籍:______
主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著作: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春秋后期《道德经》李耳楚国 学派创始人道家②事物都有 ,
双方可以 。③政治上①应对立面相互转化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事学史“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祸福相互转化讲一讲《塞翁失马》的小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历史上被翻译成外文而流播最广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那仅仅五千字的《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与老子相比,孔子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觉得世道混乱,君子就应该担当起不断讲述、四处传播的责任。他不会出关隐居,而是创办了一所“流浪大学”,周游列国。初一看,他到处受阻,难以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实际上,在他带领学生流浪的过程中, 完成了一项系统的文化考察,为儒家思想形成做好了理论准备。他因流浪,从杰出走向伟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永远的导师。开门大吉 孔子生活在哪个时期?春秋后期 孔子是哪国人?鲁国 孔子的弟子把生前他的言论整理成了哪本书?《论语》 孔子名___字____?丘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一)、孔子身份介绍(二)、孔子思想—核心思想人人爱心、同情心和谐相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一想,图中两位女同学的做法符合孔子的“仁”吗?我们身边还有类似的例子吗?“以德治国”(三)、孔子思想—政治主张 材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他” 。材料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名词解释——“以德治国”: ①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②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你能说出学过的历史中“德治”的例子吗?正面:尧、舜、禹反面:桀、纣 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现实链接杏坛孔子讲学图(四)、孔子思想—教育主张 春秋后期,有一对平民夫妇听闻孔子开坛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议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孔子为师。但由于他们出身平民,担心孔子不会收他们的孩子为徒弟?为此他们担心不已。同学们,根据你对孔子教育主张(课本37页第三段)的了解,这对夫妇的孩子能去上学吗?情景模拟颜回闵子骞原宪子路仲弓曾参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不分出身学生为王室和贵族不平等平等官学私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总结:孔子的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②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五)、孔子相关著作提醒:《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并不是由孔子写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论语》经典诵读善于思考 根据刚才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对孔子的简单的评价吗?儒家学派创始人(六)、简评孔子核心思想政治思想创办私学学习方法有教无类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汉武帝时儒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罢黜(chù)百家,独尊儒术(七)、孔子的思想影响2015年底,全球有500所孔子学院,遍布120个国家,欧洲美洲亚洲居多。
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提醒: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兵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儒家道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道家法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及其学说(一)儒家1、创始人:孔子2、战国时期的代表人:孟子※孟子的思想:
①主张实行“_________”;
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③反对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荀子的思想:主张实行“________”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非正义战争礼治《孟子》经典语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二)墨家1、创始人:墨子(战国)2、墨子的思想:
①主张“_______”、 “_______” ;
②选贤任能,提倡节俭。兼爱非攻(三)道家1、创始人:老子2、战国时期的代表人:庄子※庄子的思想:
①治国要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生应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四)法家1、代表人物:韩非(战国)2、思想主张:
①强调____________ ;
②建立____________专制统治。中央集权以法治国问: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以德治国,仁政,礼治法家:以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墨家:兼爱,尚贤pk如果你是一位当时诸侯国的国君,你会选择那家的治国主张?古为今用 孟子“仁政”墨子的提倡节俭墨子“兼爱非攻”庄子“顺应自然” 以民为本构建节约型社会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韩非“法治” 依法治国※结合课本,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百家争鸣神奇的北纬30度,神奇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至今影响全世界的几位思想家相继出现在了北纬30度上下,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作“轴心时代”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一切都可能过去,只有思想可以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