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霓裳羽衣舞》片段知识与能力: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兴训。一、速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环节。(一)安史之乱
1、 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 逐渐集军权、行政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的 局面。
2、755年,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3、持续 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 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 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 局面
(二)黄巢起义唐朝唐朝灭亡
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 的率领下,攻入 ,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 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 ,史称“ ”。
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 。二、班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订正。材料一: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教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对比分析:唐玄宗用人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后果?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极为宠爱杨贵妃,杨氏满门受到宠信。杨贵妃材料二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节度使势力膨胀,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1)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唐玄宗李隆基 想一想? 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只有充分重视百姓的利益,并使国家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才能使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兴盛。(2)叛乱过程 (阅读教材后请抢答!)叛将安禄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郭子仪(697-781)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李光弼(708年-764年),在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李光弼要胜过郭子仪。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论战功李光弼则是唐朝“中兴第一”,是“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而李光弼还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人物扫描是我惹的祸吗?“红颜祸水”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材料一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材料二: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想一想,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3)安史之乱的影响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利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表现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安史之乱是否可以避免?安史之乱是难以避免的。没有安禄山与史思明,也会有其它的节度使出现,只有改进和完善政府的统治措施,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唐朝的衰弱源于国家的兴衰系于皇帝一个人身上,是源于权力缺乏有效的保障和监督。原因: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绵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结果:黄巢带领起义军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影响:给唐王朝以致命的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怀。欣赏:黄巢的咏菊诗1、有人说,如果不爆发黄巢农民大起义,盛世唐朝就不会走向衰亡。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
1、边患不稳(如安史之乱、外有吐蕃入侵等);
2、藩镇割据(如节度使李希烈称帝);
3、宦官专权(如李辅国、仇士良)
4、党争内耗(如牛李党争);
5、农民起义(如黄巢起义)各抒己见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朝的兴亡过程。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3)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实质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小组讨论:南方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一,政治上的分裂不利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南北经济的交流必然要求和促进南北的政治统一。
第二,所以经济行为的进行,必定是要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环境中进行才行。所以经济的繁荣是以政治的和谐为前提的。1.以史为鉴: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学以致用1、材料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历史景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因。?
2、综合所学隋唐的历史知识,从这两个朝代灭亡的历史史实中有什么相同启示?
1、开元末年以后,他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黑暗腐败。
“他”就是唐朝的皇帝(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2、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是( )
A、使唐朝由盛转衰 B、使唐朝由衰转盛
C、使唐朝安定边疆 D、使唐朝土崩瓦解
3、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于( )
A、天宝危机中 B、贞观之治后
C、安史之乱后 D 、黄巢起义时
4、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3.巩固练习